猎人与老和尚


戒即是规则,要防止非份的想法,不应有的观念不要产生,不应有的行动、不应说的话、不应做的事、心中不应留的想法,这些都要去除,才不会产生过错,损伤咱们的心身。所以戒可以提醒、维护咱们。

有的人却以为:何必要守戒?只要对自个有利,为了日子,有许多时分是没办法守戒的。所以,听了再多的法也依然故我,不愿奉行戒法。

早年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位和尚常常苦口婆心地在山村的树下讲经,村里的人忙的只顾去忙,而有闲暇的人,必定会去树下听和尚讲经。其中,有一位年轻人也常坐在树下听老和尚说法。他听来听去,觉得老和尚说的难道都是教人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应当要去做,所以,并不很用心听。

有一天,老和尚又说:身、口、意三业要依戒而行,守好本份。有五种主要的戒律必定要守,这五种戒即是: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喝酒、不妄语。这位年轻人听了,以为:这怎么可能?要我不去打猎,那就无法日子了。并且我打猎,他人也没说我不对啊!要我守不杀戒是不可能的。因而,他听了一半就走了。隔天早上他依然故我,背著一只枪上山去打猎了。

可是,直到近傍晚时,他都没有遇到一只山兔或山鼠,他很绝望,心想:为何今日没有遇见猎物呢?当他极度绝望时,太阳也快到下山了。俄然他听到草堆里有动态,细心一看,本来在大树下的草丛里有一只鹿!

他看到那只鹿的角很美丽,并且鹿很肥,鹿毛又有光泽。他很快乐,因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美丽的鹿,他赶忙摆好姿势,对准鹿头要开枪。可是,那只鹿也眼睁睁地看著猎人,四眼相对,猎枪对准著鹿,猎人和鹿对视好久却一向没有开枪。由于打猎的人有一个规则:不能打已死的动物。

猎人注意看著鹿,但它却一动也不动,他想:这只鹿是不是死了?为何连双眼都不眨一下?所以他就走曩昔看看,可是鹿还是丝毫没动。他很疑问,再走近用脚踢那只鹿,鹿被踢了一下,立刻拔腿就跑,躲到草堆里,又跑到树后边去了。猎人也赶快追呀!追到树周围时,俄然看到老和尚坐在树下。

猎人看到老和尚就把枪放下,坐在老和尚周围问说:天色已暗,老和尚您为何还坐在这儿?老和尚说:我想死在这儿。猎人惊奇地问:您好端端地,为何想要死?老和尚语意深远地说:我讲经是期望我们能去恶从善,可以戒杀,守好规则和本份。像你,听经这么久了,我说的话,你却不听,那我说了也没用。我说的话已然不能让人受用,那出家有什么用?已然不能达到教学的任务,那做人还有什么用呢?到不如死了算了。

这位猎人听了既羞愧又感动,双手捂住脸,眼泪不断从手缝中流下来。他哭著说:老和尚,我一向不知道您这么用心良苦,我不知道您这么关怀咱们,真实很对不住您。

他哭得很大声,很激动,拿起枪往树干用力地打,因而树皮被打落,枪也被打断了。他双手紧握住已毁的枪,乃至用手打树,打得手都流血了,然后放下枪杆,跪在老和尚面前说:我曾经过错的人生就像这支枪相同彻底断了,从今日起,我要用汗水改掉我曩昔的过错,请老和尚收我为徒弟。从此我要好守规则和戒律。

老和尚很快乐,牵起他说:做人要守本份、守规戒,才不会形成人生的过错;知过必改即是好人。所以两人就下山了。猎人果然跟著老和尚出家了,后来变成一位很成功的戒师,严守戒律,讲经时绝不离戒法。由于他以为戒才是真实修行人的方针,也是人类遍及需要接受的教学。

戒即是规则,戒即是教法,所以,学佛若不能好好守持规则,守好本份,那就谈不上修行了。而戒要用在平时日子中,戒是不时刻刻、分分秒秒不能离开的心念。我们要不时用心,心不离戒,戒不离日子。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关于因果故事

因果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因果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因果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因果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