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有七种人在水中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孑立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七事水喻,人亦如是。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

有一天,佛祖在给孑立园给比丘说法:我如今打七个比如,我们仔细听,仔细考虑啊。

诸比丘说:好的。

世尊告曰:彼云何七事水喻而似人?犹如有人没在水底,如复有人暂出水还没,如复有人出水观看,如复有人出头而住,如复有人于水中行,如复有人出水而欲到彼岸,如复有人已到彼岸。是谓,比丘,七事水喻出现于世。

佛祖说:哪七种呢?

1 沉在水底的人

2 在水面冒了一下头,又沉没在水中的人

3 有人双眼显露水面,能够看到水面的状况

4 有人整个头都显露水面了

5 有人在水中显露头,而且正在游水

6 有人期望游到彼岸

7 有人现已抵达彼岸了

彼云何人没在水底而不得出?所以,或有一人不善之法,遍满其体,当履历劫数,不可疗治,是谓此人没在水底。

啥人沉在水底啊?

比如有一个人恶贯满盈,如今没有一点点善根,往后要累劫受罪,如今无法救治,这种人相当于沉在水底的。

彼多么人出水还没?或有一人信根渐薄,虽有善法而不健旺。彼身、口、意行善,后复身、口、意行不善法,身坏命终,生地狱中,是谓此人出水还没。

啥人冒了一下泡泡又沉下去了?

比如有人有一点信根,但是很少,尽管做了一些善,但是不健旺,学佛往后做了一些善业,后来又退让了,又去做那些坏事,所以死后下地狱,这种人叫做出水冒了泡泡往后又沉底了。

彼多么人出水观看?所以,或有人有信善根,身、口、意行,更不增益其法,自守而住,彼身坏命终,生阿须伦中,是谓此人出水而观。

啥人双眼显露水面呢?

有些人有信根,能够做一些善,但是呢,不精进,不想办法行进自己,安于现状,所以死后生到阿修罗中。

彼多么人出水住者?所以,或有人有信精进,断三结使,更不退转,必至究竟成无上道,是谓此人出水而住。

啥人现已在水里游水了?

有人决计安定,精进修行,现已断了三结,再也不会退转,往后究竟会证果的。

早年说过,这个即是现已证了初果了,初果即是须陀洹,意思是入流,入四种河流,现已开端在河里游水了。

断三结就能证初果,有人说,看上去很轻松啊。

那可真不轻松,这三结,绑得可紧了,最惨的是,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被这三结绑住了。

1 我见

2 戒取见

3 疑

执着有我,那就会环绕这个虚幻的我,生出各种贪嗔痴;执着于戒取见,就会去做各种苦行,包含那些无益苦行;被疑结绑住了,你老是对处死发生怀疑,没有办法深信。很多人修了一辈子,也还放不下我执,所以没有办法证初果。这个初果可不是那么简单证的啊。

我们不要去把这个做为我们修行的首要方针,你宽厚修行,去了极乐世界弥陀佛确保你证初果。

当然了,假定你能证到初果,那我们都随喜赏识。只不过呢,你即便证了初果,也不要处处说,证了的不会说,至于说自己现已证果的那些人,你自己看着办。

彼多么人欲渡水者?所以,或有人信根精进,恒怀惭愧,断三结使,淫、怒、痴薄,来至此世而断苦际,是谓此人欲渡水者。

啥人想度过河流呢?

假定有人信根安定,精进修行,恒怀惭愧之心,不光断了三结使,而且贪嗔痴这三毒也比照冷酷了,再来一次人世间就能够了脱存亡了。

这个是说二果,斯陀含,意思是一来。

初果都证不到,就更加不用说二果了,这儿我们就不去研讨证果的条件了。

彼多么人欲至彼岸?或有人信根精进,断下五结,成阿那含,即彼般涅槃,更不来此世,是谓此人欲至彼岸者也。

啥人期望抵达彼岸呢?

这个是说证三果,阿那含,这辈子死后,不来人世了,去天上修行,所以叫做不还果。

多么人已至彼岸者?所以,或有一人,信根精进而怀惭愧,尽有漏,成无漏,于现法中而自文娱:存亡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照实知之。于此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是谓此人已渡彼岸者也。

啥人现已抵达彼岸呢?

这个是说证四果,阿罗汉,相当于现已到了彼岸了。

关于自力修行来说,你要靠自己修行,断掉各种结使,断掉悉数见思二惑,证得漏尽通,才华证得阿罗汉。

阿罗汉是音译,意译有多个意思,比如杀贼,应供,不生。

阿罗汉杀啥贼呢?杀掉自己心中的烦恼贼,断尽悉数见思二惑。

阿罗汉为啥应供呢?应供即是应当遭到供养。由于阿罗汉是大福田,应当承受人天供养。

阿罗汉为啥不生呢?人家现已了脱存亡了,悉数因果债款这辈子都现已还清了,往后都不生了,不生所以就不会死了,即是涅槃了。

是谓,比丘,有此七人水喻向汝等说。诸佛世尊所应修行接度公民,今已施行。当在闲居静处,若在树下,当念坐禅,勿起松懈,此是我之经历!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欣奉行。

佛祖说:这即是七种人在水中的比如,我们应当在闲静处,或许在树下,坐禅修行,不要松懈啊。

我们听了,都欢欣奉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二谛是佛教关于认识和真理标准的重要学说,曾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二谛,指两种真实或实在的道理,它包括真谛和俗谛。真谛指佛教的真理,又称“胜义谛”或“第一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尊胜佛母心咒》教念及功德利益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关于人生故事

人生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人生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人生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人生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