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吃石头的禅师


唐朝时,有一位懒瓒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的一个山洞中,曾写了一首诗,表达他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皇帝,岂羡王侯?存亡无虑,更复何忧?

这首诗意,已说明他的洒脱日子。后来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时,德宗很想见见这位禅师到底是怎么的一个人物,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禅师,大臣拿了圣旨寻觅到了溶洞,正巧瞧见禅师在洞里举炊,大臣便在洞口大声呼叫道:圣旨驾到,赶快下跪接旨!洞口的懒瓒禅师,却装疯卖傻的毫不答理。

大臣探头一瞧,只见禅师以牛粪升火,炉上烧的是地瓜,火愈烧愈炽,烟火嫋漫,悉数洞里洞外黑雾旋绕,燻得禅师涕泗纵横,侍卫看得忍不住叫道:喂!禅师,你的鼻涕流下来了,为何不擦一擦呢?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的答道:我才没有闲空为俗人擦洗鼻涕呢!

懒瓒禅师说后,随即夹起炙热的地瓜,就往嘴里送,并连声赞道:好吃!好吃!

大臣见状,惊奇得呆若木鸡,由于懒瓒禅师,吃的是一块一块的石头。懒瓒禅师吃时,随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并说道:请趁热吃吧!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心田识海中不要把他们分在两端。

大臣见禅师这些独特行动,和说这些难明的佛法,不敢答复,只好赶回朝廷,据实陈说皇上,皇上德宗听了十分感叹地说道:国有如此禅师,真是我们之福!

在出家人中,有人世比丘,也有茕居比丘。人世比丘弘法利生,效能社会;茕居比丘深山岩穴,清净修道。有些人世比丘是人在红尘,心在山林;有些茕居比丘人在道场,心在世俗。像懒瓒禅师,遇到皇帝的宠召,视如閰王的召魂;把瑰宝的赏赐,看作拖累背负;实在已是一个跨过人世的圣僧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二谛是佛教关于认识和真理标准的重要学说,曾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二谛,指两种真实或实在的道理,它包括真谛和俗谛。真谛指佛教的真理,又称“胜义谛”或“第一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尊胜佛母心咒》教念及功德利益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关于人生故事

人生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人生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人生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人生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