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讲戒淫的果报和福报


古代名人讲戒淫的果报福报

人生于天地间,禀承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秀,具有刚正的气质。配偶之道,乃人之伦常。越礼乱伦,则同等禽兽。所以淫邪的行径,是全部有志趣、有品德的人尽力改掉的。全国最愚笨的莫如动物,可是鸠鸟一经相配成侣,则终生不渝;失去配偶的孤雁,独自哀鸣而不再择偶。

如此看来,邪淫者不光有负于“人”这个敬称,而且有逊于动物之灵性

无法人间利诱颠倒之众,不知色欲本空,如同空中阁楼,却被红颜绿鬓所迷,爱欲纠缠,难以自拔。其实人心都是相同的,若能反过来看,就能够醒悟。当你想淫乱别人的妻女时,应该想想,假如我的妻室被别人所淫,枕畔调笑,男欢女爱,而此时自己就在周围,见到这种情景,必定心如刀刺,眼起烈火,悍然不管地痛打追杀,一刻也不能忍受。假如能将心比心,何至于淫乱别人的妻女还自鸣得意呢? 要知道,冥冥之中,天地鬼神鉴临在上,责问在旁,他们对邪淫这种无廉耻、极丑陋的秽行,也相同怒不可遏,相同想要立即砍你的头,割你的肉。哪有不咬牙切齿、怒目而视,想方设法惩戒无耻之徒的呢?

于是,全部灾祸,转眼之间就会连续不断地发生。想到此处,能不令人寒心吗?

更何况奸必近杀,邪淫者往往丧身刀剑之下,抛尸于街市之上,不一而足。阳人间的荒淫美梦尚未做完,而鬼门关的铁门已在死后关上。死后化为碧血鬼火,都是邪淫所造成的。怎么还不相信美人原本是抹了胭脂的吃人山君呢?即便暂时不至于被杀,但被侵害者的家人,强者会告到官府,弱者也对之怀恨终身,其宗族因而而遭受无法解脱的侮辱,夫妻也隔绝了一世的恩情。死生无常,变化多端,受到侮辱的一方,或暗中伺机报复,或背地里伤心苦楚。其祖辈父辈,本来没有大的过失,牵强附会的人就会猜测他们或许造了极大的恶,才会有这样的后代来玷污其代代的清名。其妇若是怀了别人的孩子,就更乱了自己的宗嗣。

这个孩子长大后,纵然身登仕途,名声很大,但终必是遗臭无穷。由于其出身来历不清不白,既不齿于人伦,亦永传为口实。所以说杀人的惨毒,仅仅触及一人一世,而淫乱别人妻女,则如杀人不见血的无形钢刀,不亚于杀人家的几代呢!

总而言之,邪念来自于好色,要想隔绝淫根,首先严持色戒。只需一好色,必定就好淫,则身已不正,一旦面临柔姿媚骨,便不能自我控制,必定为其所制服。由此不吝徇私枉法,重色轻友,乃至弃自己的爸爸妈妈兄弟于一旁不管,除了淫欲之外,对其他全都模糊无知了。对自己的妻妾子女,也失去了管教防范,任其秽乱闺房闺阁,暗为报应。而好淫者自己,却懵然无知。

好淫之人,后代必定夭折,后裔也必不昌盛。为什么呢? 由于后代,是精气神的产物。

如今以我有限的精气,供给无穷的花柳,这比如用斧子砍树木,树的脂液既已干涸,树的果实也必定会枯干乃至掉落。本身的精气姑且消散不能积存,又怎能希望集中于子女之身呢? 因而,所生的儿女单薄孱弱,也是在所必定的。受胎既已单弱,而爸爸妈妈的淫欲在孕期内又不能隔绝,禀其气受其形,所以儿女大多都瘦弱。再往下传,则薄之又薄,弱之又弱,最终导致断子绝孙,这是自作自受。淫祸的惨烈,怎能说得完呀!

呜呼,人终身寿命能有多长?百年也是瞬间罢了。纵然不管及自己的名节,不爱惜本身性命,莫非也不保护后代、不虑及宗祀?假如认真考虑这些,一定会追悔莫及,还有什么心思去放纵妄为呢?

至于尼姑寡妇、仆妇女仆、娼家倡寮,这些都关系到一个人的名节声誉、身家性命,尤其要明察,这里不再多说。

所以有志趣的人,应当以清净为本,以诚敬存心,坚忍操行,决烈立志,心存坚贞不动摇,用清净无染的德行来培养自己。遇到引诱人堕落放纵的全部图书,都应当付之烈火,为全国苍生造福。凡行为轻佻、邪淫不严肃的恶友,都应当远离,不与其往来。将好色的心思和精神,用之于正道。若能如此,还有什么声誉不能树立? 什么利益不能得到? 享受不尽的五福,全都会降临家门,汇聚本身。这便是我的劝诫。

楞严经卷六佛告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故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所以修行若淫根不断,如蒸砂成饭。这个根是什么根?曩昔杭州有一个和尚,是个很有名的法师,人家说他的淫根断了的,看到在家女或尼姑,就和她们抱在一起,我们也不在乎。由于他为了修道,自己硬拿剪刀把生殖器剪了。这怎么是淫根断了呢?淫根不是指这个,淫根是心理,这和尚比谁都犯戒,这很严重,他由于自己生理部分一剪,就这样糊弄,一天到晚在犯淫戒——意淫。

所谓淫根这个根,是指认识。认识上有性的欲念今后,就有各种漏丹的结果。一般这个漏,仅仅指身漏。实际上,六根都在漏。要把这个欲念完全净化了,才干得定。限制不是断,像那个和尚也不是断,那个根依然存在。但真要断淫根,一定要到四禅定才干够断。

《楞严经》原文: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议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佛说:“你不是经常听我讲说修行所依持的戒律吗?我常说修行的入门基本要点,有三个决议不易的程序:首先要守戒。因戒能够生定。因定能够发慧。这是达到无漏果位的三无漏学。何故称摄伏妄心为戒呢?

【若诸国际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假如这个国际上的六道众生(天、人、魔、畜生、饿鬼、阴间),他们的心里底子没有淫根,自然就不跟着生死之流去连续不断地轮转。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你要修习定慧等持的正三昧,本来是要求出离尘劳人间。假如淫心不除,底子就不能出离尘劳之累。即便有很渊博的人间知识,或者得到少量的禅定地步,假如不断淫根,必定堕落在魔道之中,与群魔为伍。他们也有许多信徒,也都自称已经成果了无上大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人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我逝世今后,末法时期之中,将有许多魔民,盛行在人间,广作贪淫的行为。而且还自任善知识去教化别人,使许多众生,堕落在爱欲榜首的片面深坑里,丧失正觉的路途。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榜首决议清净明诲。】

你将来教训世人修学定慧等持的正三昧,必须要先断心里的淫根,这便是曩昔诸佛世尊所树立的榜首个具有的决议性清净教化。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故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假如不除淫欲而修习禅定,犹如蒸煮砂石,想把它变成香饭,即便通过百千劫的时刻,也只能成为热砂。由于砂石底子永远做不成米饭。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底子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

假如以淫欲之身来求证佛果,即便稍有所悟,也都是淫根。底子基于淫欲所发拙,始终还在三涂(畜生、饿鬼、阴间)中轮转不休,必定不能超越。

【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要求满意达到佛果的寂灭地步,必定要使身心淫机之根完全断除,最终连限制断除的心念也荡然无存。然后关于佛的正觉大道,才有望证得。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和我这样说法相同的,便是真正的佛说。不是这样说的,便是魔的说法。

所以人和物理国际中的全部众生相同,这个生命来源最大的反复根源,便是情和欲。换言之,它所杰出的行为,除了饮食之外,便是淫欲,也便是现在人们总称的男女两性之间的“性欲”。欲和爱,欲和情,看来是本有生命中最往常、最自然的作用。但无论在宗教、哲学、科学,乃至是任何学术上,假如深入探讨,始终是无法完全了解它的究竟。至少到现在这个时代停止,确是如此。由绝欲,了欲,转化欲乐到达升华超逸的地步,那是多么的难题,也是最难竣工交卷的答案。

但世尊在树立规定出家比丘比丘尼的戒律上,榜首条便是“戒淫”。它的原理,在佛说《楞严经》中有很扼要显着的结论,如上所说:“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这很显着地说,要修戒、定、慧而求证出离物欲人间的榜首功课,即须先离“淫欲”。至于它和人间道德行为的善恶问题上,则是第二义中的事,在其他经论上,都有提到,不用具论。但佛说的淫根,在于心认识,并非指人生理上的器官,生殖器官仅仅身根之一罢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戒淫

戒淫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戒淫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戒淫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戒淫。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