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宗的佛法和密宗的佛法有什么不同呢?


佛教禅宗佛法密宗的佛法有什么不同呢?

禅宗有“见性成佛”之说,而密宗则有“即身成佛”之说,我想知道的是,密宗所说的“即身成佛”的“佛”,和禅宗所说的“见性成佛”的“佛”是否一样?

不管禅宗标榜的是“见自良心、识自赋性”仍是“见性成佛”,强调的都是“心佛众生三无不同”的概念。一个修行人若能当下回光返照、溯本还原,透过种种色相而见境后之心,他便可谓已深解祖师西来密意了。正所谓:“汝心是佛,佛便是心,心佛不异,故云即心即佛。若离于心,别更无佛。”所谓的“见性”也便是“明心”,那么修行者终究要悟一颗什么样的“心”呢?这种“心”又具有什么样的积德行善与特征?灵通“明心见性”的途径又是什么?禅宗的硕德黄檗断际禅师对此曾做过异常精辟的论述:

“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心法,直指全部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现在识取自心,见自赋性,更莫别求。云何识自心?即现在言语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心体如虚空类似,无有相貌,亦无方所。亦不一向是无,有而不行见故。祖师云:‘真性心肠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便利呼为智。’若应缘之时,不行言其有无。正应之时,亦无踪迹。既知如此,现在但向无中栖泊,便是行诸佛路。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全部众生轮回不息生死者,意缘走作心于六道不停,致使受种种苦。净名云:‘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然后调伏。所以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故知全部诸法皆由心造,乃至人天六道、阴间修罗,尽由心造。现在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梦想别离。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梦想,性自本来清净,便是修行菩提法佛等。若不会此意,纵你广学、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识自心,皆名邪行,尽作天魔外道、水陆诸神。如此修行,当复何益?志公云:‘本体是自心作,那得文字中求!’现在但识自心,息却思想梦想,尘劳自然不生。净名云:‘唯置一床,寝疾而卧,心不起也。’如人卧疾,攀缘都息,梦想歇灭,便是菩提……”

这些话非常清楚地表明晰禅宗所谓的“见性”指的是见自赋性,也即见到自身本具的天真佛性,而“成佛”则依托“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这些说法在密宗中都能找到一一对应之处。不过,也许是语言文字本身造成的障碍,也许是个人了解能力上的差异,也就是在这里,显密对成佛的了解,或许说是表述,或多或少表现出了必定的差异。

“密宗”又称“密教”、“隐秘教”、“真言乘”、“金刚乘”等。密宗宣称,显教是释迦牟尼对平常百姓说的法,密教是他对自己亲属说的隐秘真言,所以又叫“真言宗”。唐开元四年(716年),善无畏带来《大日经》,与弟子一行一起译出。唐开元八年(720年),金刚智及其弟子不空传入《金刚顶经》,由不空译出。这两部佛经是密宗的理论依据,跟着它们被译成汉文,密宗在中国开始构成和传达。创建密宗的三位印度和尚——善无畏、金刚智、不空,被尊称为“开元三大士”。

密宗以为,国际万物、佛和众生都是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归于“胎藏界”;“识”为“心法”,归于“金刚界”。色心不二,金胎为一。二者摄国际万有,而都又生于众生心中。佛和众生的体性是相同的。假如众生手结印契,口诵真言,心观佛尊,就能使三业清净,即身成佛。

密宗仪轨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必须由阿阇梨(导师)隐秘传授。这也在必定程度内,限制了它的传达和开展。曾在唐代盛极一时的密宗,五代今后就衰落了。现在西藏信仰的密宗和唐代所传的体系不同,一般称为“藏密”,俗称“喇嘛教”。

“禅宗”又称“佛心宗”,自称“传佛心印”。“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意译为“静虑”,即用默坐思想的方法,以期大彻大悟。相传梁武帝时,菩提达摩东来我国,住嵩山少林寺,成为中国禅宗的祖师。他把“心法”传给慧可,又下传僧灿、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北宗神秀,南宗慧能,时称“南能北秀”。

神秀一派建议渐修,“拂尘看净”,弘传禅法于北方。慧能建议彻悟,布道于岭南,徒众日益增加。经慧能的弟子神会等人发起,唐皇室开始重视南宗,使之在中唐今后成为禅宗的正宗。慧能灭度后被尊为六祖,弟子们将他平时的言论编集为《六祖坛经》,作为后世禅宗的主要经典。

慧能的门下,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南阳慧忠、菏泽神会,构成了禅宗的主流。青原一系开展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家,南岳一系开展为沩仰、临济二家——世称“五家”。临济在宋代又开黄龙、杨岐二派。合称“五家七宗”。

密宗中“即身成佛”所谓的“佛”,不只是是指一个修行人“见”到众生赋性含义上所具的佛性,也并不只是代表他单从理论含义上明晰了心、众生与佛毫无不同的道理。密法中的成佛不光是从众生心的本体视点而言,依托密法不共的特殊加持力,除了成果法性含义上的“佛”以外,还一起成果了色身含义上的佛。我相信真实的禅宗祖师,当他们“见性成佛”时,也同样成果了色身佛。只不过因汉传释教历来乏少对大光亮见的论述,而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代表的空性见又深入人心,故而一些宗门大德便在闪现上不过多地宣示有关色身成果与否的问题。假如咱们的了解没有出现误差,禅宗一向强调的“见性成佛”指的是满意了三身的佛,那禅宗的“佛”与密宗的“佛”就无甚不同。假如按现在遍及的了解,大家都觉得禅宗的“佛”要点指的是心性本体含义层次上的“佛”,是说全部众生都本具佛性,而非过多强调修行者必须真实获得相好满意的色身,那这样的“佛”就闪现而言,必定与密法的“佛”存在着必定差异。

在佛法看来,三身是不行分割的一致整体,禅宗当然也同样以为,只是未广说、明显说罢了。一个修行人若获证了法身,他要是不一起得到色身,这在逻辑推理上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藏地的宁玛派、格鲁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四大教派一致公认,一个凡夫是能够即身成果满意佛果的,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米拉日巴尊者。格鲁派的嘎丹江措格西也曾说过,若能依宗喀巴大师所传之显密圆融修法修持,最快可六个月成果佛果。而宗大师在圆寂之时,若按续部所言的成佛之相衡量,则大师本人已全部齐备了所有征相。而了解《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指月录》等禅宗典籍的读者也必定清楚,在这些典籍中同样记载了一些在临圆寂或圆寂后呈现出种种成果相的禅师生平,因此咱们说,从最终究的视点来看,禅宗与密宗在所成之佛的赋性上并无不同。但在闪现上,以及详细的成佛路径、便利及表达方式上却存在着一些区分。宁玛巴也以为“即身成佛”是指终身即获得金刚持如来之果位,且具足相好满意之佛身。在各大教派的开展历史上,均记载有很多个这样的即身成果者。

有人也许会问,既然密宗、禅宗中有这么多的“佛”,那为何不见他们也像释迦牟尼佛那样广转法轮呢?其实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解,不管显宗密宗都承认,在三千大千国际的众多时空中,有很多个获得各种果位的大菩萨,但并非所有的大菩萨都要示现为八大菩萨。同理,修学显密的汉藏修行人中,真实成果佛果的也不行胜数,他们各按缘由与自己的愿力而在不同刹土利益众生。不仅咱们所处的娑婆国际有很多佛陀,别的刹土也同样。很多佛陀就这样以各自的大悲愿力而住持各自刹土,他们不必定非要闪现在咱们娑婆国际的众生眼前。就因为释迦牟尼佛当初发愿要摄受浊时众生,咱们这才有了与他结缘的可能性。假如大家能对不行思议之华严境界有所了解,相信这个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关于禅道

禅道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禅道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禅道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禅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