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佛的密意


《宗境录略讲》

五方佛的冤情

一般世间的见,乃至佛法的见,很明显地就是一个有见取、有所境界、有所得的此心未了,所以说“故知诸见从有心而生”。比如诸佛的国土,像五方佛土,我们大家学佛的把它的名词参研一下,也可以彻悟。西方的叫极乐世界,是无量光;东方是琉璃世界,北方是不空如来,南方是宝生如来,中央则是含盖一切的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的佛土是一个大世界,一切具足在其中,哪有方位的分别?五方佛就是一个毗卢遮那佛,十方三世佛土就是一个。

像《华严经》最后就把这个八万四千法门带到回向西方。西方什么?极乐净土涅槃就是极乐,极乐就是涅槃。涅槃不是死亡,不是枯槁,不是那个地方没有汽水卖,也没有饼干吃,什么都没有的,那个不是涅槃。这个涅槃是“常乐我净”,之所以不翻译它的意义,只翻译它的音,是因为它离一切分别,无有诸见,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所以极乐世界也就涅槃境界,涅槃境界也就是极乐世界。此外是不空的,此处是透明的琉璃光生生不已的,长寿而不生不灭的;此处是俱备一切万法,所以是宝生的;此处是含盖一切,所以是毗卢遮那的。这些在佛土的名称中都给你说明白了,是我们自己没有去用心,硬将五方 佛作差别心解,好像你们替那诸佛菩萨做主,把他们分家,每个公寓给他们分盖一间,这一间是南方佛,这一间是北方佛,好在佛是不动心的,否则一寂静气死了,你们究竟把我摆在哪里去?

佛土是清净的,清净是无心,无心之心是名佛土。真到了净土境界,干干净净的,一念不生,所以“佛土无心,故不见天子”,无心的净土是不见天子,什么人也看不见,鬼也看不见,神也看不见,无一境界可见。“天子有心而不生念,故言不见佛土”,他说这一位天神,虽然也是一位普通人,不过他善果成就了,所以成天神,他同我们人一样有心,可是他悟了道,本有心而不再生念,到达无心地,因此他说我没有见过一个佛土。十方三世的佛土,我一个都没有看见,这是真佛土。这样,这个境界成就了,达到不疑,不疑就是不分别,不二法门,没有两样,“便成不异”,“故知有心无心俱空”,无心是空,有心也本来空,二者都是空境界。这一段又说明“生无生”的道理,同时这个问题也还与前面所说的那个知与无知有关。

南师《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或者是算命、看风水的阴阳家,中国人用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就是相当于佛学的五蕴,这其实也是个比喻。东方属木,为什么呢?因为生命力最强的是草木,生生不已,就像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所描述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木具有很强的生发力量,我们地球最初形成的时候,首先出现的就是草木,就连从一千多年前的坟墓里挖出来的种子,经过培养,还能重新发芽成长。木属于行蕴,代表那股生生不已的力量。

南方属火,火属于想蕴;北方水属于受蕴;西方金属于色蕴;而中央戊已土属于识蕴。

中国阴阳家有两句话:“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五行皆藉土,九宫八卦不离壬。”这是地球文化,土能生长万物,含藏万物,识蕴也有这个功能,所以识蕴属土,这是听到他们的比喻而联想起来的。

居士:五蕴也叫五阴,老师刚才说行蕴代表了那股生生不息的力量,似乎代表的是“阳”的那一面,而不是“阴”的那一面,那为什么不叫“五阳”呢?

怀师:在佛学里,修持没有成就以前叫阿赖耶识,叫作众生的妄心,那是阴的一面;而修行成佛以后,就不叫阿赖耶识了,叫如来藏识,那就是阳的一面了。

修行并不是断了什么,而是回到本来。五蕴是对凡夫众生讲的,成佛以后就不叫五蕴了,叫五方佛,这是密宗所用的秘密,现在都给你们讲透彻了。

空本身就是有,空就包含了一切,能生一切万法。密宗自己认为比显教高,其实密宗是佛涅槃后,佛弟子们中的一派,他的修法属于“一切有”部。不管是显教还是密宗,都认为空、般若第一。这里要特别提出来的是,本性是不生不灭的,唯心的那个作用是不生不灭的,唯物的也是不生不灭的。这个秘密《楞严经》里有讲,以后我们作总结论的时候还会提出来讲。

你转识成智成佛以后,色蕴(金)就变成了西方极乐世界,弥陀佛就在西方极乐。行蕴(木)则转成东方琉璃世界,东方药师佛和阿閦佛在东方琉璃世界。想蕴(火)变成了南方宝生佛。受蕴(水)变成了北方不空佛。而识蕴(中央)则变成了毗卢遮那佛。

古今中外,古往今来的一切佛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所以释迦牟尼佛,乃至阿弥陀佛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而已。真正的佛,总体的佛,就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是色界天成佛的,是报身佛。所以说唯心可以成佛,唯物也可以成佛,不过要真正转物就需要真功夫真本事了,所以说学佛是一个大科学。

这些都是大秘密,是佛学的内幕,现在都替你们揭穿了。大毗卢遮那佛的密宗修法是最大的一部,包括了日本的东密和西藏的藏密,中国翻译成大日如来,日本人就拿大日来炫耀自己。

李居士:如果这样分的话,那不是说,在西方极乐世界,只是转化了色蕴而已,其他四蕴都没转呢?

怀师:不是,由于各人业力不同,所以转的方面不同,但最后还是唯心的。这里他只是用这个来说明唯物与唯心是一个根根,物与心都是不生不灭的,不过他用宗教的言语一讲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药师经的济世观》

药师佛,我们都知道在那一个方向啊?东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在西方,现代人家会觉得我们都生在东方,还要往生东方?往生到那里去啊?

由这许许多多的观念,尽管‘药师经’十分流行,一般人却始终搞不清楚它的真正意义在那里。

法华经了解药师经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药师经’和‘法华经’一样,属于大乘佛法中最上乘的秘密,是一切佛的秘密之教,不是普通密宗,是一切佛的最高秘密。经典文字上看起来很容易懂,实际是你真不懂。

我们要了解,大乘佛法告诉我们,这个宇宙无论哪一方位,所谓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等等,十方三世都有佛,处处有佛,每个人都随因缘、业力、性情的不同,而产生各种学佛、念佛因缘的差别。

譬如我们对五方佛的观念。我们看到法师们放焰口,或修密宗时头上戴的帽子,或绣或绘着五方佛,也就是中央毗卢遮那佛、东方阿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佛。注意啊!别的地方都讲空,只有北方讲不空,不空是什么?不空就是有嘛!根据‘华严经’的道理,一切佛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换句话说,十方三世诸佛就是一位佛,乃至一切众生,也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

以道理来讲,宇宙万有自性本体的功能就是一个,它起用而变化成万相。因此,以‘华严经’的密教道理而言,释迦牟尼佛等等,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包括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五蕴、五行、五方佛

包卓立:前面讲了如何利用五蕴的知识去理解那讲过的案例。现在我手头上有一份英文资料,它说色是物质的,就好像是啤酒上那些细的泡沫;受则像是肥皂水吹的大泡泡;想就像海市蜃楼;行就像芭蕉树;而识就好像人的幻觉。

怀师:这种说法是西藏一般学佛的人,根据佛说的五蕴,再加上密宗的一些道理而来的,佛并没有完全这样讲。我们现在还没有对五蕴做总结论,也还没有把佛学经典与西藏佛学作比较。

你们刚才讲的这些比喻与做功夫都是有关系的。把色蕴比喻为聚沫,受蕴比喻为大泡沫,想比喻为海市蜃楼,这样比喻不是很恰当。其实整个学佛本身就可以被比喻为海市蜃楼,例如释迦牟尼佛当时说法的时候就说过,一切如梦如幻,这就是海市蜃楼的意思了。

行蕴讲的是一个动能,按道家来说,就是宇宙万物那个生生不已的功能。刚才他说识蕴是虚幻的,从佛学的理论来讲,这个说法有问题,识蕴是非空非有,不能完全认为是虚幻的。他的这五个比喻犯了一个错误,引用诸葛亮的话来说,叫作“引喻失义”。讲逻辑(也叫因明)是可以用比喻的,但这里这种比喻不当。

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或者是算命、看风水的阴阳家,中国人用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就是相当于佛学的五蕴,这其实也是个比喻。东方属木,为什么呢?因为生命力最强的是草木,生生不已,就像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所描述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木具有很强的生发力量,我们地球最初形成的时候,首先出现的就是草木,就连从一千多年前的坟墓里挖出来的种子,经过培养,还能重新发芽成长。木属于行蕴,代表那股生生不已的力量。

南方属火,火属于想蕴;北方水属于受蕴;西方金属于色蕴;而中央戊已土属于识蕴。

中国阴阳家有两句话:“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五行皆藉土,九宫八卦不离壬。”这是地球文化,土能生长万物,含藏万物,识蕴也有这个功能,所以识蕴属土,这是听到他们的比喻而联想起来的。

李居士:五蕴也叫五阴,老师。。。。

怀师:在佛学里,修持没有成就以前叫阿赖耶识,叫作众生的妄心,那是阴的一面;而修行成佛以后,就不叫阿赖耶识了,叫如来藏识,那就是阳的一面了。

修行并不是断了什么,而是回到本来。五蕴是对凡夫众生讲的,成佛以后就不叫五蕴了,叫五方佛,这是密宗所用的秘密,现在都给你们讲透彻了。

空本身就是有,空就包含了一切,能生一切万法。密宗自己认为比显教高,其实密宗是佛涅槃后,佛弟子们中的一派,他的修法属于“一切有”部。不管是显教还是密宗,都认为空、般若第一。这里要特别提出来的是,本性是不生不灭的,唯心的那个作用是不生不灭的,唯物的也是不生不灭的。这个秘密《楞严经》里有讲,以后我们作总结论的时候还会提出来讲。

你转识成智成佛以后,色蕴(金)就变成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在西方极乐。行蕴(木)则转成东方琉璃世界,东方药师佛和阿閦佛在东方琉璃世界。想蕴(火)变成了南方宝生佛。受蕴(水)变成了北方不空佛。而识蕴(中央)则变成了毗卢遮那佛。

古今中外,古往今来的一切佛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所以释迦牟尼佛,乃至阿弥陀佛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而已。真正的佛,总体的佛,就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是色界天成佛的,是报身佛。所以说唯心可以成佛,唯物也可以成佛,不过要真正转物就需要真功夫真本事了,所以说学佛是一个大科学。

这些都是大秘密,是佛学的内幕,现在都替你们揭穿了。大毗卢遮那佛的密宗修法是最大的一部,包括了日本的东密和西藏的藏密,中国翻译成大日如来,日本人就拿大日来炫耀自己。

李居士:如果这样分的话,那不是说,在西方极乐世界,只是转化了色蕴而已,其他四蕴都没转呢?

怀师:不是,由于各人业力不同,所以转的方面不同,但最后还是唯心的。这里他只是用这个来说明唯物与唯心是一个根根,物与心都是不生不灭的,不过他用宗教的言语一讲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胡松年整理汇编:显密圆通「大准提」(南公怀瑾上师审核修正后定稿)

2009年11月2日

显教某些法门,往往是抓住一面,舍恶而取善,舍有而取空,或舍空而取有,都是易偏。密法同华严宗一样,是合一的、圆满的,不取不舍,不增不减,众生本来是佛,要你自己信得过。显教之理,是去贪嗔痴慢疑,密教之理,是非增非舍,自他不二。转识成智,是由凡夫转成圣人,密宗转都不要转,凡夫即是圣人。知道五毒本身就是佛性,看透了,修证到了,贪嗔痴慢疑就不再是五毒,转都不要转,而立即成就五方佛了。 所以佛法中有了这门密宗,密就在这种地方。然如信不过,转不过来,理证不到,修持不到,那就很差异了。懂得了一点密法这些空洞之理论,没有去修证到,以为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便去乱用贪嗔痴慢疑,自己反而落因果地狱而不能自救了,非常严重。如果误己之外,尚且误人,则更罪过矣!

 而「准提法」是独特密法,由「有」起修,直接走「五八果上圆」的路子,修得如法,则可将阿赖耶识(第八识)的种子在现行中转化了,第八识转了,所以前五识也跟着转。经由绵密的身、口、意三密的修持,并藉由上师与佛菩萨的感应力量,咒语 ??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一切思想 ??行为,随时随地都要在有形相的规矩中,也要达到在自己没有形相的心行中,转变了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种子,而成为佛种性,其是立即转业成就,恶业也转成善业,善业转成大智慧成就。不仅能悟到不生不灭的空性,就连此一业报之身亦得转化。虔修此法就有这样的殊胜。如真能证到了,一切连转都不用转,因为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烦恼即菩提,凡夫本是如来。故密法号称「即身成就」,不无其理,这也是「准提法」之所以极为殊胜之处。

无上甚深妙密法(南公怀瑾上师 讲授)

准提法修持代表密宗修持方法,社会上有一最大误解,一提到密宗就把双修联在一起,完全搞错。密宗所谓密是最明显的道理,然而最显易之理自己不懂,这才是真正的秘密。显教修法大半走“去恶为善”的路线,舍妄念、烦恼而求证菩提的空性,然后用空性菩提去转习气。密宗之秘,在于“烦恼即是菩提”。学佛与成佛,没有舍弃哪一点,每一点都没丢掉,关心到每一位众生,每个人。当下我就是佛,没有舍弃了哪一点,不增也不减,本来就不增不减,不需要你舍弃哪一点,空掉哪一点,所以显教讲空,在密法看起来,也只是一个方便而已。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切众生的自性,本来具足一切法,因此学佛修法乃至成佛,决不是舍弃了任何一点,更不需要舍弃妄念而证菩提,因为妄念本身就是菩提。何以故?妄念、烦恼的自性本身就是非空非有,因其不能真实存在,所以它非有;因其能生生不已,所以它非空。

显教某些法门是抓住一面,舍恶而取善,舍有而取空,或舍空而取有,都是救偏。密法同华严宗一样,是合一的,圆满的,不取不舍,不增不减,众生本来是佛,要你自己信得过。

就显教的理来说,要去除贪嗔痴慢疑,断惑才能证真;就密教之理来说,非增非减,非取非舍,自他不二,知五毒本身就是佛性,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转都不要转。转识成智,是由凡夫转成圣人。密宗转都不要转,凡夫即是圣人。

知道嗔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成就为东方不动如来。 (大圆镜智)

知道贪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成就为西方阿弥陀如来。(妙观察智)

知道痴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成就为中央毗卢遮那佛。(法界体性智)

知道慢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成就为南方宝生如来。 (平等性智)

知道疑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成就为北方不空如来。 (成所作智)

所以,佛法中有这门密宗,密就在这种地方,转不过来,理证不到,修持不到,信不过,那就很糟糕。懂了一点密法,把这些看作空洞理论,没有去修证到,以为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便去乱用贪嗔痴慢疑,自己反而落因果下地狱不能自救了,很严重。

因此,密法真的说便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切凡夫人心的根本就是佛性,证得到、见得透、信得切,当下就转。所以密宗人说禅宗是大密宗,其理由在此。

这个法门秘密的重点就在这个地方,并不是说方法上有秘密,方法上有秘密,那是花样,只能算是方便而已,身上的气脉、发光动地等都是方便,不是真正的秘密。

我几十年来,素来不肯传这个法,因为世上真正的密宗大法,没有几个人有资格学,一般人一提到密宗,神秘观念就来了,这已经没资格学密宗。

问:密宗的修法不像显教需要断惑证真,而是即烦恼是菩提,贪嗔痴慢疑即是五方佛。那么五方佛与五蕴又有什么关系呢?

师示:《心经》告诉我们,“照见五蕴皆空”,一般人总认为空掉了五蕴才能成佛,密宗则不然,密宗从果地修,认为五蕴就是佛,五蕴就是五方佛,同贪嗔痴慢疑一样。

由此,大家需要了解,《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有个秘密在此,你们般若不够,所以不能见道,不能成佛,是你“照”见五蕴皆空,哪个“照”在照?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不空了,五蕴就即身成就,都随你那个“照”而转的。把这个道理弄懂,五蕴即成五方佛,就好修法。换句话,身心的本身就是佛。

为什么说五蕴同五毒立刻就是五方佛?这个理要去参,不是听懂了就是,你们根本还不懂。为什么显教说想蕴一切都要空?为什么密宗要用观想?为什么想蕴与无量光配合在一起呢?这些参透了,白骨流光道理也都融会了,一点贯通了,参透了一层,你的见地就跃进一大步,足见理不参透不行的。

任何法门,任何宗派都是这样,任何修法都重见地!见地就是理!见地不透不行。你说我们净土讲信就够,信才难呢!不穷其理,统统变成迷信了。真正的净土岂止三经一论!华严境界全部都要参透,所以全部八十卷《华严》,开始由信转入,最后才归于净土。为什么把净土放在最后?足见此信之难。换句话,一切佛法成就都是真净土。要把这个理搞清楚。

五种根本烦恼为什么立刻会转成五方佛?比如想蕴,妄想最厉害了,妄想也是想,三十七道品也是想,般若境界也是想,五遍行中的想与思都是想。想转成佛怎么转?不需要转,想就是他,是嘛!念佛本来他在念,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众生想的业力所造成,所以观想成就是会造一个国土,但是怎么叫观想成就,这同妄想不同,这就要参了!你们不参,但信得过吗?信不过,对外尽管吹,对内自问:唉!我毫无成就。这信都靠不住。

为什么大慢可以成就南方宝生如来?南方琉璃国一片光明又代表什么?都没有参究!如果把这些话头参通了,或参通了一点,所有密法修持的成就就不同了,你以为密宗不要穷教理?开玩笑!

密宗传到中国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没落下去了,你看唐代至今的密宗堕落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会搞成这样呢?好奇!迷信!喜说梦话!谈功夫!越来越神经了!密宗是个大法,但越来越没落至此程度,因为大家不肯穷理。所以今天我很沉重、很严重的告诉你们。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关于常识

常识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常识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常识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常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