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安住处


我是一个皈依多年的佛弟子,这几年学佛,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

平日定课的礼佛诵经,大约一半的时间在打妄想,也很想减少妄念,然而不得其法,徒劳无功,能保持原样就不错了。稍一遇事,妄念便有增无减。更可怕的是,做完功课之后,面对种种的人、事,便心随境转,嬉笑怒骂,所学的佛理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过后又惭愧、忏悔,就是这样忏了又犯,犯了再忏。

有时候一个人静下来,总是反复问自己,我学佛的目的是了生脱死、离苦得乐,而每天这十几个小时的贪嗔痴慢和一个小时的佛堂功课,会把我的生命带向何方?了生死看似遥不可及。

或许就是这么一点点善根,召感了我加入三级修学的因缘

一次听一位朋友说,读书会那些人,一年没见,变化挺大的,言谈举止、佛学修养都和以前大不相同。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毕竟我没有进步已经很久了。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在读书会做义工,于是我主动联系了她。这位朋友一鼓作气,给我讲了好多关于三级修学的事,听得我满心欢喜,于是顺理成章地,我成了三级修学的学员。

进入三级修学后,从每一课的座上修到座下修,从修学模式到服务大众模式,我深深地体验到了人生佛教的魅力和风采。深奥的佛理,导师总能用浅显优美的语言,阐述得清清楚楚。学会了“八步三禅”,使我每天或多或少都在于法受益。对观察修和安住修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了生命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每日定课对《慈经》的观修,更是激发了我久已忘失的慈心。

赞一下我们的辅导员、辅助员学长们,他们从来都是那么贴心、那么智慧,使我们班的氛围特别祥和。每次交流完,同学们都有身心愉悦、智慧增长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当今社会太难得了,我们也倍加珍惜在三级修学的学习因缘。

现在我已经学习九个月了,进步自然是有的,比较大的改观,来自对《佛教徒的人生态度》的学习。导师讲到成就佛菩萨生命品质的关键是“以大悲水饶益众生”,我豁然开朗,三级修学为什么有两套模式?学了经典就得用,而且是以服务大众的方式去用,去饶益众生,自利利他,这才是修学的正道。

我以前学佛不得利益,主要原因是功夫用在嘴上的时候多。其实也想走心,也想落实于生活中,但是不得要领,把学佛当作打卡,每天念上一个小时就完事了,贪嗔痴的串习没有得到真实对治。没有反复闻思法义,更谈不上安住正念,提起观照了。那么一点浅显的修持,在现实中当然不堪一击。可见三级修学的有次第、有方法、有引导是何其重要。

一开始我爱人是反对我学习的,因为每周需要两个半天去现场交流,他认为我在浪费时间。我也没过多解释,因为我们俩之间,如果意见相左时,往往是三两句就怼上了,谁也说服不了谁,还生一肚子的气。现在他由反对变成了默认,再由默认变成了支持。因为以前那个沾火就着的我,那个得理不饶人的我,那个爱找别人的问题、讲大道理的我,变得安静了许多,说话越来越柔声细语。而且在两个人意见严重不同,我会选择沉默,内战也就基本停止了,家庭氛围出现了久违的祥和。

我的佛法修学不再是死水微澜,而是进入了快车道。每一课的学习,都有新的收获。我自身还存在好多问题,我会珍惜每一个提升的因缘,真正践行“人成即佛成”的真理。我庆幸今生不会再空过,这颗一度躁动不安的心,在三级修学中,找到了安住之处。在今后的修学中,愿我把这份安住,逐渐扩大,直至无限。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问:法师您好!《印光法师文钞》中印祖说: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念弥陀经、念佛者,便不能灭定业乎?可是,有的书上说定业不可转。请您慈悲为弟子..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六(大日经卷六)说无相三昧品第二十九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此品说明无相三昧的修行法。◎复次薄伽梵毘卢遮那告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与佛教之地、水、火、风四大种,能造说有相通之处。此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从前在舍卫国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的仓库裡堆满了无量的珍宝。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可以继承他的家业,于是他每天向天地诸神祈祷。不久,因为他的至诚,长者的夫人终..

关于信心道念

信心道念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信心道念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信心道念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信心道念。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