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前言


第○章前言 能称为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必需符合四个条件:(一)本来如此。(二)必然如此。(三)普遍如此。(四)永远如此。也就是「真理」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真理」是超越种族、国家、宗派、宗教的范围。若把「真理」抓入宗派、宗教的框框内,真理就容易被扭曲,或成为宗教信仰的产品、或成为空壳子。

佛法」是佛陀所宣说,但并不是佛陀所创造、所发明。佛陀只是将他所观察到的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如实的述说而已。再引导众生对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如实的深观--开发智慧--断诸结缚--因而远离颠倒梦想、解脱自在。这是现在、此生、此世可修、可证、可达。要解脱,本来就很单纯、不困难,之所以会变得很复杂而困难,那是后代众生「聪明反被聪明误」所致。

「阿含经」记录着佛陀向弟子们所开示的法要--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以及解答众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研读阿含经,有如时光倒流,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听闻佛陀亲临开示。很亲切、很朴实、很实用。闻法后,又可马上去求证。若是真理,一定经得起任何的考验求证。所有疑问的破除,来自于您的实修、亲证。

三法印「无常无我涅槃寂静」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不明实相,背道而驰,「苦」就产生。没有所谓「末法时期」。「法印、真理」就是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必然如此。所以真理都是现在、当下如实展现在您的身、口、意中,也如实展现在大自然中。若您能从己之身口意中见到法,从大自然界中,见到活生生的真理,那您就可以抛开一切经典。

佛陀都是强调:「现观」、「现法涅槃(现世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也就是行者只要依佛陀所开示的解脱道次第而行,今生今世就能达解脱自在的彼岸。真正的正法,一定是现在就能体证、实践的。

「阿含经」是记录佛陀的开示录、言行录。是佛陀大般涅槃后,由弟子们所结集而成,并非佛陀亲自所写、所辑。阿含法义本来就很深,加上早期未有文字经典前,都是靠背诵,所以词句都尽量力求精简。凡事有利就有弊。精简又含有深义的经文,众生不是看不懂、没兴趣,就是以为懂,但却曲解法义。加上有很多的精华都是要真修实证才能体悟到,若光从文字上去理解,极易产生误解。这就是阿含经被判为小乘经的重要原因。

若还不了解阿含经在佛法中的重要性,请先研读印度佛教史、印度佛教思想史、西域及中国佛教史。中国佛教是在整条法流的下游,中游是在一千八百年前的西域及敦煌,上游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若能看到整条法流的量变与质变,就不会在支流末节上诤辩。在您重视「袓师语录、上师语录」之前,请先仔细看看佛陀怎幺讲,不要本末颠倒了。

本书编辑的特色:

一、按照原始佛法解脱道的次第,编列出相关经文,让行者易于了解,此阶段佛陀是如何开示。

二、摘录四部阿含的精华,尤以杂阿含的修多罗为主轴。而且在重要经文旁边加上画线,以助读者容易掌握到阿含法要。

三、附上编者个人闻思及实修实证的心得供参考,以助行者深入品尝甚深法味。

如此的编辑方式与内容,是为了让阿含深义重现,是为了协助行者用最少的时间就能掌握到阿含精髓及出世间法的修证核心。

「差之亳厘,失之千里」。不要急着找修行法门、或一门深入。若没有闻思基础、若没有建立正知正见,越精进用功修行,反而容易离出世间法越远、离解脱道越远。只要能具足正见的「闻、思」基础,你就会走在正确「修、证」的解脱道上。修行要解行合一。

如果您决心要修行,决心要解脱生死轮回,空海给您由衷的建议--先发一些时间,下功夫好好深入熟读这本书,然后进行实修、实证。当你证到初果再回来看这本书,你会有更深的体悟、也会发现到更多的宝藏。这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的宝藏图,这是涅槃彼岸的宝藏图。

感恩古圣先贤的默默奉献,感恩众多因缘的默默促成。空海在历经二十多年实际寻幽探访勘察后,重新画出荒芜已久的古仙人道迹--成佛之道的宝藏图,反馈一切众生。愿此地图能协助您快速又安全的到达究竟涅槃、解脱自在的彼岸。

世界要和平、社会要安详,都要从净化我们个人身心开始。由「点」扩及到「线」--「面」,再扩大到整个「虚空法界」。所以原始佛法都是强调由个人身心开始净化起。当您能脚踏实地的老实修行,您就已经真正的走在菩萨道上。

不管过去如何辉煌或坎坷--一切归○。让我们从○出发,随时归○,从○开始。让我们打开无限的视野--如实的探讨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让我们以无量的胸襟--超越一切宗派宗教的框框--秉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真精神--了悟宇宙人生的实相--远离颠倒梦想--而解脱自在。如此,必能自利、利他--自他具利。

就从现在开始走上解脱道

 空 海合 十 于台南慈莲寺

公元二○○○年十月十日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天王。四天大王。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见地,即知见、认识,见地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内在心灵及外在世界。在佛法修学中,见地是一切言行的指导。“见地”一词,较早见于《大智度论》卷七八。其中说声闻、缘觉、..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一颗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的平淡、平和、宁静之心。学会平淡,便会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清淡的日子活出精彩;学..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