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一)


印光大师净土思想(一)

——以《印光大师文钞》为中心

能 利

内容提要:印光大师是净土宗之第十三祖,距今最近,其思想也最契当今修行人,本文以《印光大师文钞》为原始资料,分别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印光大师净土思想及过程,阐明印光大师对净土之特别法门、净土宗往生原理、三辈九品之关系问题、净土与禅宗之关系以及独倡净宗的道理,最后印光大师对净宗生起信心过程作了一个纵向的追索。

关键词:印光大师、净宗原理、三辈九品、独倡净宗、

前 言

印光大师,世所公认的莲宗第十三祖,又有传为大势至菩萨再来[1]。大师生活在清末民国年间。

自佛教东来,始庐山莲社,净土宗一法一倡百和,弘遍天下,故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之美传。净宗诸祖之形成,非同禅门须以心印心或衣钵传承。祖师之名,皆得世之公认许可即以。所以,莲宗各祖之位,有时生活的时代相差较远而不是连续的。印光大师,学修皆专于净土,继红螺山彻悟禅师后力弘净土。实际上大师却是明教通禅而兼儒的。所以弘一律师尝赞云:“弘扬净土,密护诸宗,明昌佛法,潜换世风。折伏皆具慈悲,语默无非教化。二百年来一人而已,诚不刊之定论也”[2]。

大师弘法的特点是多以书信等文字方式应机设教,同时倡印适合时代的法宝而传道。大师的书信等各种文字,由徐尉如编《印光法师信稿》始,后经大师从众多的信函及各种作文中选编成《印光法师文钞》。大师住世时即刊有正编(即增广文钞)与续编。到大师圆寂后,由罗鸿涛收集正续二编中未录的信函信其它稿件,至1950年结集成册,而因缘不凑并未刊行于世。1980年,灵岩山方丈明学法师在修复寺院时,发现此稿,遂于1984年刊于福建莆田广化寺,名为《印光法师文钞三编》[3]。本篇即是以此文钞之正、续、三编为主而讨论大师的禅净思想。此外还有,对文钞进行摘录的《嘉言录》等,大师圆寂后,又出版了纪念大师的《永思集》、《永思集续编》及《纪念文集》等。目前,台湾佛教出版社所印行的《印光大师全集》[4]收录了以上各书及其它关于大师的资料,精装成七巨册。这是关于大师最全的一套书[5]。

关于大师的文钞,梁启超先生曾评价曰:“古德弘法,皆觑破时节因缘,应机调伏众生。印光大师,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6]。这短短几句话正是对大师文钞的鲜明写照。大师之为文,皆针对时与机,且文字流兼有口语,阅读流畅,辩证明晰。其文字与内容、说理等,既符合知识阶层,又适于一般老百姓,那怕是村中的阿公阿婆也能理解,读之者无不受益。所以谛闲法师亦云:“阅是编而能循文悟旨,慕果修因者,何可胜计”[7]。尽管大师已圆寂六十余年了,大师当时弘法的效果在今天许多地方甚至偏远之地仍存有遗痕。大师的影响之大,取决于文钞流传之广泛;而文钞流传之广泛,取决于大师本身的修证工夫及开示之文符合当时一般大众学佛需求。这是不可否认的,大师一生的活动范围除了上海周围外,没有到处讲经说法,且大师经常劝其弟子们不必亲自朝拜,所以弘法的力度之大就是一部文钞的作用,由此可见文钞的重要性。

本篇讨论大师净土思想,主要以文钞之正、续、三编为来源,采用大师的语言体现大师的思想,其目的是尽量原本地反映大师的思想。基于此,本篇极少采用其他的资料。

本篇分六个部分,分别阐明印光大师对净土之特别法门、净土宗往生原理、三辈九品之关系问题、净土与禅宗之关系以及独倡净宗的道理,最后以印光大师对净宗生起信心过程作为结语,本篇尽可能地从主要角度凸现大师的净土思想,同时也使大家对大师何以独倡净宗有一个较清晰的瞭解。

第一节 特别法门

印光大师对净土法门一句总的评价是“乃如来一代时教中特别法门”。大师把佛陀的教法分为通途教理与特别法门。大师认为,佛陀一代时教、一切法门,皆是令众生修戒定慧贪嗔痴、了幻妄之生死,到业尽情空方可了生脱死、证真常之性,然此皆为通途教理,是仗自力,其难也——难如上青天!而佛陀慈悯一切众生,特开一信愿念佛法门,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不论根之利钝、惑之厚薄,皆可于现生临命终时蒙佛慈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速证不退位,一生而成佛

净土法门既是特别法门,就不可以用通途教理断惑证真而论,净土事者是大因缘,净土理者是秘密藏[8]。

如来称此净土法门为难信之法者,以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其圆顿直捷广大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非宿有善根,决难信受奉行也。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盖纪实也。”[9]

正因为净土法门之特别,不须断惑即可带业往生,一生成办佛道,所以“每见愚人,卑劣自居;亦有学者,大乘自命,不屑修习”。实际上净土法门在如来一代时教中是成始成终的法门: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原自肇起华严,但以二乘不预此会,莫由禀承,故于方等会上,普为一切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宣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令其悉知弥陀因行果德,净土殊胜庄严,行人修因证果,俾一切具缚凡夫与断见思惑之二乘及破无明之法身大士,同于现生出此五浊,登彼九莲,以渐进修,直至圆满菩提而已[10]。

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对证法身的果位菩萨们所宣讲的,末后善财童子遍参知识,最后于普贤座下,蒙其威神加被,所证者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普贤乃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及华藏海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而为华严一经归宗结顶之法。则华严明一生成佛之法,而归宗于求生净土[11]。此乃大机所见,华严一经王于三藏,亦以净土为归!

对于根劣之众生,在《观无量寿佛经》中,以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善友教以念佛,未满十声,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因之大师总结为:上上根不能踰其阃,故已证等觉者,尚须十愿导归;下下根亦可臻其域,故将堕阿鼻者,犹能九品立预[12]。所以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法身大士不能超出其外,下至将堕阿鼻众生亦可预入其中。而其它通途法门则不同,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

一般人之观点,认为净土法门简便易行,无甚奇特,是愚夫愚妇之所为,是接根劣众生的。大师则不同于这个看法,他说:“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正接上上根,旁引中下流”[13]。尽管此法是旁引中下流,但于末法时代,大师认为唯此法是众生了生死的依估。而大集经中如来也授记曰,末法中,非此莫度。龙树菩萨则简示于娑婆谓为易行道。因此“净土一法,始则为凡夫入道之方便,实则是诸宗究竟之归宿[14]”这句话实在有道理,可以说是对净土法门之不思议之义总的概括。

大师还认为此法门是“极畅如来出世之本怀”,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乃即浅即深、即权即实之法门,一切法门,河沙妙义,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15]。大师甚至还说“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也”[16]。由此可见大师是对净土法门是极力推崇,同时也可知大师对净土法门悟证之透彻。

对于净土法门成就之直截了当,大师曾以诸多比喻说明。例如,通途教理,如世之士人,由资格而为官;特别教理,如世之王子,一堕即为一切臣宰所恭敬[17]。又如:

通途如画山水,必一笔一画而渐成;特别如照山照水,虽十重蓊蔚峰峦,一照具了。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强者日不过百十里;特别如乘转轮王轮宝,一日即可遍达四大部洲。[18]

总之,净土法门其殊胜,有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兼自他二力、带业往生、往生后得不退转达且能即生成佛、下手易且成功高、非通途教理所能比拟的特别法门等优点,也是特别适宜末法时代众生修持了生死的法门。

由于净土法门殊胜,故历代祖师大德皆弘此门,或专弘、或兼弘、或暗弘。大师曾在《青莲寺念佛宣言书》中历数古圣先贤对净土力弘之事实,也是说明净土一法其功德利益不可思义,方流传不绝:远公东林结社念佛;昙鸾著《往生论注》,妙绝古今;智者作《十疑论》,极陈得失,著《观经疏》,深明谛观;道绰讲净土三经,近二百遍;善导疏净土三经,力劝专修;清凉疏行愿品,发挥究竟成佛之道;永明说四料简,直指即生了脱之法。自昔诸宗高人,无人归心净土,唯禅宗诸师专务密修,珠少阐明,自永明倡导后,悉皆显垂言教,切劝修持矣。死心新禅师作《劝修净土文》;真歇了禅师净土说云,洞下一宗,皆务密修;长芦赜禅师结莲花胜会,普劝道俗;省常、净严皆结净社,入社之人不胜计数;元明之际则有中峰、天如、楚石、妙叶,或为诗歌,或为论辨;莲池、幽溪、蕅益,尤为挚诚恳切;清则梵天思齐《劝发菩提心文》、红螺彻悟《示众法语》,皆可继往圣、开来学、惊天地、动鬼神。[19]

-------------------------------------------------

本文发表于:觉群佛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2006年

--------------------------------------------------------------------------------

注释:

[1] 《印光大师言行录》p107,《印光大师全集》第五册p2461,杨信芳《纪梦悼大师》;又《印光大师言行录》p241,《印光大师全集》第五册p2595,杨信芳《致施戒园居士书》中有详情。其大意为,杨信芳女士在未闻印光大师之名前,于民国廿五年(1936年)冬梦见观音菩萨告女士言,现有大势至菩萨在上海教化众生,印光和尚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四年后化缘即毕等语。后经女士证实有此有此事(时大师正在上海主持护国息灾法会)。杨女士曾对大师讲过此事,但被大师呵斥,不许外传。四年后,大师果真圆寂,杨女士遂为文以记。

[2] 《印光大师永思集》p263,《印光大师全集》第五册p2617,弘一大师《复王心湛居士书》。

[3]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下P1125,《跋一》。

[4] 《印光大师全集》,释广定编,台湾佛教出版社,增订本,1991年4月再版。

[5] 为简明扼要,对所引各书,不再使用全名,对照如下,均不用书名号

《印光法师文钞》(增广正编)——文钞正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文钞续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文钞三

[6] 文钞正卷一《题词并序》,p1。

[7] 文钞正卷一《题词并序》,p1。

[8] 文钞正卷二论p7,《净土决疑论》。

[9] 文钞正卷三序p53,《与徐福贤书》。

[10] 文钞三卷下p758,《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流通序》。

[11] 文钞续卷下p5,《净土五经重刊序》。

[12] 文钞续卷下p137,《敦伦莲社缘起序》。

[13] 文钞正卷四杂著p43,《示净土法门及对治嗔恚等义》。

[14] 文钞正卷四杂著p29,《佛学编辑社缘起》。

[15] 文钞续卷下p20,《念佛三昧宝王论疏序》。

[16] 文钞正卷一书p4,《与悟开大师书》。

[17] 文钞正卷一书p85,《复周智茂居士书》。

[18] 文钞正卷三序p72,《近代往生传序》。

[19] 文钞正卷二书p56,《青莲寺念佛宣言书》。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关于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印光大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印光大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印光大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