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法师:杂譬喻之二


杂譬喻之二

[原文]菩萨布施不惜身命,如昔尸毗王以身施鸽。天帝释故往试之,知有菩萨志不。释语毗首羯摩天:“汝作鸽身,我当作鹰逐汝。汝便佯怖入王腋下。” 俄,毗首自返身作鸽,释返身作鹰,急飞逐鸽,鸽直入王腋下,举身战怖。 是时鹰住树上,语王言:“汝还我鸽,此是我食,非是汝有。” 王言:“我初发意,欲救一切众生,欲令度苦。” 鹰言:“王度一切众生,我是一切众生数。何以独不见悯,而夺我食耶?” 王答言:“汝须何食?” 鹰言:“我作誓,食新杀血肉。” 菩萨言:“我作誓,一切众生来归我者,一心救护令不遭难。汝须何食,当相给与。” 鹰言:“我所食者,新杀血肉。” 王即念言:此亦难得,自非杀生,则无由得。云何杀一与一?思惟心定,即呼人来,持刀自割股肉与鹰。 鹰语王言:“唯以肉与我,当以道理--令肉与鸽轻重正等,勿见欺也。” 王言:“持秤来,以肉对鸽。” 鸽身转重,王肉转轻。王令割二股肉尽,亦轻不足。次割两髋、两乳、胸背,举身肉尽,鸽身犹重。是时王举身欲上,乃与鸽等。 鹰语王言:“大王,此事难办,何用如此?以鸽还我!” 王言:“鸽来归我,终不与汝。我前后丧身不少,初不为法,而有爱惜,今欲求佛。”便扳秤上,心定无悔。 诸天龙神、一切人民皆共赞言:“为一小鸽,乃尔,是事希有。”地为大动。 毗首赞善:“大士真实不虚,始是一切众生福田。”释及毗首还复天身,即令王身还复如故。 求道如此,乃可得佛。[讲解]这个“尸毗王舍身救鸽”的典故是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也就是释尊成佛之前的事迹。 这里有三个人物:一个是尸毗王(释尊因地),一个是帝释天(也叫释提桓因,三十三天之主),一个是毗首羯摩天(又叫毗湿奴,三十三天主之一,司建立维护)。讲述的是两位天神以神通变化,试探尸毗王修行布施定力的故事。 如来以金刚不坏为身,以历劫不灭为身,那才是如来之真身。四大假合,幻聚幻散,聚则成形,散则为尘;若不布施,哪来的真身? 布施幻躯尽无余,方见真身不可坏。 世间之中,凡所有相,皆归坏灭,只有空不可坏。世间之中,空者为王,所以如来被称为“空王”,只有空才是世间之尊。“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可见,若要成佛,一定要舍身布施才行。若留得纤尘挂碍,万难成就。 布施有相身,方见无相身。 尸毗王舍身时,先舍股肉(大腿),次两髋(两胯),次胸腹,先舍肉,最后才是舍骨。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先从无关生命的之处舍,从软处(肉)到硬处(骨)。如是之舍,初修之时,似乎可舍可不舍,是软舍(智中含情之舍),是谓“肉舍”;最后不舍不行,是硬舍(无情纯智之舍),是谓“骨舍”。舍得这具骨,方是真布施。 以观心释之,舍身布施,无舍相可得,念念离相,即清净施义。不落五尘,无我相人相众生寿者,是为如来清净施义。若为色相所囿,性佛虽“大”,入于“囗”中,但成“因”字。果觉入于因地,虽大亦成三界之囚儿,通天彻地之能,灵光独耀之明,荡然不存矣! 以果地觉,处因地心,众生莫不如是。以佛眼观之,凡夫幻躯,原是四大,非关生死;死时为尸,生时为人,名虽不同,其体无二。禅宗观幻躯为“机关木人”、又曰“行尸走肉”,其中布施之义,与尸毗王无二无别。 既是机关木人,便是性海一沤,幻生幻灭,不出圆觉;虽生虽灭,不碍性天湛寂。布施到头目脑髓的地步,才能有幸睹佛一面。但见一面,万疑顿消。此佛是你本尊,释迦是你本师,本师千经万卷,不及本尊眉间白毫。大家努力吧! 这是“观心释”的应用,摄事入理。四阿含的修行目的是断见思惑,“见惑”是认识上惑障,因此也叫智障;“思惑”是情感上惑障,因此也叫情障。断见思,先从见惑下手,然后才是思惑。 四果罗汉中,初果可以完全断见惑,二果和三果是在断尽见惑的基础上部分断思惑,四果是断尽思惑。这是修行阿含的规律。可见,以破除认识上的错误为目的的断见惑是修小乘的基础。 居见惑之首的就是“身见”,其次才是边见、邪见、戒取见和见取见。如果不能破身见的话,那后面所有的一大串都是问题了。佛法是清净法,不是屠宰场,因此不要以相来看这种舍身的行为,因为布施也是清净法。 换句话说,破除身见就是舍身布施。因为你我之相、男女之相、少长之相、美丑之相,都是从这个“身见”滋生出来的。不以色见色,不以身见身,就是“大布施”。这是把“因”中之“大”跳出“囗”的桎梏,返本还原。也是以本来面目(本觉)示人。 佛法之中,布施为首,以天下还于天下,是之谓“大安隐”,这也就是归宿之处、涅槃之地。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