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法师:一佛乘杂谈


一佛乘杂谈“十二因缘”即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灭。佛法教我们用四运推简:“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 十二因缘法是惑业苦三道流转的细化,有顺观、逆观之分。顺观则是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逆观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顺观是观其转回之相,是明理;逆观是灭其轮回之相,是修道。四运推简是指自、他、共(因缘相合)、无因四种作为能观,万法流转作为所观。以能观之不生,观所观之妄相,达到真空之智慧。 《楞严经》教导行者观照“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与此修法相似。佛法之觉悟,在于正念正思惟。一切轮回流转之法,如同一串念珠,首尾相接,互为因果。若断其一环,转回即破,生死即了。

简单地说,就是惑、业、苦三道流转。行者应于当下转三道为三德,惑道转为般若德(即智德)、业道转为解脱德(即断德)、苦道转为法身德。另外,般若德即是自性报身,以观照为性;解脱德即是自性化身,以缘起为性;法身德即是自性法身,以实相为性。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个人自性清净,便是自性法身佛。贪、嗔、痴、慢、疑等恶心所,是理毒性恶之法身大士;悲、智、愿、行等善心所,是以善法接引之法身大士;若善若恶,不离自性,都是诸佛海会云集众。能于此处会得,往生个个有分。心生种种法生,所生诸法无我,以净心生一切净法,是为诸佛海会,是为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以染心生一切秽法,是为魔王魔子魔民诸恶聚会一处。佛法常谓“一时”“一处”,一时者当下是;一处者当处是。若有自性如来住世的话,贪嗔痴等魔王魔民悉为佛子,尽遵佛化。若如来灭度之时,虽有悲智愿行,也是无眼的菩萨,断手的罗汉。所以说,如来出世之时,佛光普照之下,虽有贪嗔痴等魔众,也是理毒性恶之法身之士。为佛法所摄故。佛法就是我法,若不成佛,便是无我,一切诸法,将无所依。如来灭度,即是人天眼灭。 如来出世之时,可令盲者得目,一切众生即时成就。于一念间得成佛道。换言之,你的心是觉悟,你的世界就都是觉悟的。你的心是迷茫的,你的世界就是迷茫的,走到哪里都一样。觉悟就是成佛 ,你是佛时,你的世界就是佛的世界,触目所及都是如来。地狱化为莲池,饿鬼成为菩萨。如此变化,于一时一处具足。 这是如来神通,十八不共之法。

一切即一,这个一指的是谁?对你而言,你就是一;对我而言,我就是一。 一即一切,也是一样。一人成佛,大地众生一时成佛,时间无有前后。这就是《金刚经》里面所说的“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而且“虽如是灭度无量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当你把阿狗阿猫度成佛的时候,可阿狗阿猫却不知道,它依然在作它的阿狗阿猫,这就是如来神通。释迦成佛了,我们没变过,却还在当牛作马。不是一样的道理吗?而在释迦眼中,我们却是佛,只是没有得到佛的受用 。佛法是精神救度法,是自我与主观世界的乾坤大挪移,哪怕是处在一个肮脏的世界里,也可以反复施为,得大自在。释迦做到的事情,我们个个都可以做到。释迦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也同样做不到。 释迦做得到是成佛,带着自己的世界成佛,实现乾坤大挪移的神通。释迦做不到的事情是强迫任何一个心甘情愿的众生去成佛。所以,释迦度得了世界,而度不了你我。就象我一样,度得了世界,可度不了你们,所以,还是不要打妄想吧。

念佛好,莫念我。我在有佛处等你,不在无佛处徘徊。 身归四大,各有所安,聚如泡沫散如风,四大之性宛然。心属寂静,无心是还家,诸佛菩萨于家中相候。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一颗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的平淡、平和、宁静之心。学会平淡,便会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清淡的日子活出精彩;学..

一个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迅速的消业障送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是我在寺院一个法师给我的,他拜了很多遍,很管用的,地藏宝忏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一心顶礼..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