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们本来面目


我们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说起来很流畅、很顺口,其实往往在这简单易懂的道理上,却无法完全体会其内涵。

我们所知道的平等、天真、自由的本性,只是文字、名相上的解说而已,极少有人能了解到真我的心和佛心很接近。因为很多人虽具有「人形」,却不能发挥人身的功能,只是空有人形而已;若能发挥身体的良能,即与佛心相近。可是,凡夫总是做不到,所以称之为「众生」;而众生与佛的距离就很遥远了。

鸡会啼、狗会叫,但是它们却都无法体会真理的存在,因为畜生道境界暗钝、愚痴。虽然它们也有天真的本性,却没有被启发和接近真理的因缘,所以离佛的境界非常遥远;而人类的领悟力较强,周围的环境无不是让我们体会、学习和及时反省的因缘境界,这是人接近佛性的最佳机缘。

可惜,很多人却让机会白白流失,放弃领悟本性的机缘,反而学习无实、虚幻的玄理。例如偏向追求神通感应福报,这些并非学佛的本意和目的。

学佛,是要把佛法活用,如甘露般洗涤我们的身心,洗去无明和污染心,这就是学佛的本意;把我们平时疏忽的功能再修练,进而发挥净爱的功能于日常生活中,这就是学佛的真正目的。如果只求神通、求感应,这都是错误的观念。

我们所要求的是,现前此刻的心念不要散失、不后悔的那一念心;若能如此,学习佛法才能定心。如果我们常常后悔昨天的错误或刚才讲错的话、做错的事,心老是停留在前念后念中,就无法专注于现前此时的人事物了。

现前的心已不能专,而想求他心通,即易入邪道,那就离佛道愈来愈远了!我们自己的心无法「通」,如何能通他人的心呢?正确的学佛,应该要面对现前的人生。我们要常常反观自己有多少功能?是否已付出这分功能?

我曾说过一个小故事:

某间古寺的前面有一个水池,池里住了很多蟾蜍。这些蟾蜍经常忽而跳入水池,忽而跳上池塘边。有一天,蟾蜍群跳到池塘边时,看到身穿海青的修行人,踏着庄严的脚步,嘴里念着响亮的佛号,心里很羡慕;其中一只蟾蜍,当人家在大殿开始拜佛时,立刻跳到大殿门外非常虔诚祈祷,希望佛陀能赐给它两足站立的能力,像人类一样可以双脚走路。

由于它很虔诚,感动了一位天神,于是天神就满了它的心愿。它感到既高兴又骄傲,因为所有的蟾蜍都须四脚跳跃而行,只有它能两足站立而行。

有一天,草地上忽然来了一条蛇,很多蟾蜍看到凶恶的大蛇时,都赶紧跳到水池里躲起来。那只两足立行的蟾蜍心里也很害怕,但是两足走路总比不上四足跳跃快;最后,它还是被蛇追到且被一口咬住。当它痛苦地挣扎时,心里非常后悔!它想:「我何苦放弃原本具有的功能?只为了追求两足立行,竟落得亡命于蛇口,真是后悔莫及!」

这虽是一则童话故事,但也可以作为我们最好的警惕。学佛,就是要恢复原本的功能本性;若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仍不择手段去追求,终究会失败。有些人到寺院说要学道,却迷于追求神通,因而常会走火入魔,不但乱了精神且断了慧命,这样就太可惜了!

希望大家都能清明照见自己的本性功能,若是无法透彻了悟,则即使面对至道,也很难体会真理。所以,佛陀才有「见性学道难」之叹。其实,纯净的真如慧性和自己最近,然而人们却往往舍近求远;就像我们的眼睛能看清别人,却看不见自己的脸一样。所以,距离最近的事物,反而看不到或被疏忽了。

学佛无非是要我们从最近的地方做起,而最贴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发挥自己与生俱来的功能」,切莫舍近求远啊!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月灯三昧经第一卷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菩萨八十那由他皆一生补处。阿氏多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四天王释天..

问:法师您好!《印光法师文钞》中印祖说: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念弥陀经、念佛者,便不能灭定业乎?可是,有的书上说定业不可转。请您慈悲为弟子..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六(大日经卷六)说无相三昧品第二十九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此品说明无相三昧的修行法。◎复次薄伽梵毘卢遮那告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与佛教之地、水、火、风四大种,能造说有相通之处。此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