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五)~E 第373经(子肉经):本经重点阐述观察四食的过患。


第373经(子肉经):本经重点阐述观察四食的过患。

对四食的观察以及其功德大体上是这样的:

1、观粗抟食,如食子之肉,则断五欲功德的贪爱;

2、观触食,如生剥牛皮,则断三受;

3、观意思食,如求脱火灭,则能断三爱;

4、观识食如受矛刺,则能断名色。

此处佛运用譬喻的形式,对四食的过患进入深入的观察——

1、粗抟食

譬喻:夫妇二人,唯有一子,爱念将养,欲度旷野险道难处,粮食乏尽,饥饿困极,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议言:正有一子,若食其肉,可得度难,莫令在此三人俱死。作是计已,即杀其子,含悲垂泪,强食其肉,得度旷野。

关于“食子”的典故,在中国古代典籍里倒是可以找到。一般而言,直接吃儿子的肉,恐怕为数极少,因此春秋时期的宋国人发明了“易子而食”:“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为何“易子”?我想再残忍的动物,面对其子之肉,恐怕也难以下咽。而食人之子则不同了,可以不必那么悲伤,无论结局是否相同。在本经中,粗抟食一般就是指我们食物方法。佛陀用此譬喻教导我们,粗抟食无异于食己子之肉一般,完全没有必要去贪嗜其美味。

观察:凡食抟食,当如是观。如是观者,抟食断知:抟食断知己,于五欲功德贪爱则断,五欲功德结使亦断。

2、触食

譬喻:譬如有牛,生剥其皮,在在处处,诸虫唼食,沙土坌法,草木针刺。若依于地,地虫所食;若依于水,水虫所食;若依空中,飞虫所食,卧起常有苦毒此身。

观察:何为触食?触对于六识顺情之境而资益心身,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感官享受,所谓“秀色可餐”、“大饱眼福”之类的,便是一种异相的触食。而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并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则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一般人望尘莫及。对于佛家而言,即便是如此高级的精神享受,也同样是要不得的。“于彼触食,当如是观”。观察以后,效果也就出来:“如是观者,触食断知;触食断知者,三受则断;三受断者,多闻圣弟子于上无所复作,所作已作故。”

3、意思食

譬喻:“譬如聚落城邑边有火起,无烟无火,时有士夫聪明黠慧,背苦向乐,厌死乐生,作如是念:彼有大火,无烟无炎,行来当避,莫令堕中,必死无疑。作是思惟,常生思愿,舍远而去。”

观察: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意思是说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往往会心存警惕,有所提防;而对于无形无状、躲在暗处的危害,我们往往却疏于防范,吃了大亏。比如说有烈焰正向我们袭来,而此烈焰却毫无表象特征,“无烟无火”,无法感知。怎么办呢?此时只有那些“聪明黠慧”之人才有此“烈焰”的体察。而所谓意思识,是第六识相应的思心所,于可爱意境而生希望,意思资润,诸根增长。这种“食”有点像生物心理学上的“条件反射”,比如说狗见到骨头,有时会流涎;而“望梅止渴”的典故,却是意思识的绝佳注脚。“意思识断者,三爱则断;三爱断者,彼多闻圣弟子于上更无所作,所作已作故。”此处的三爱,是指欲爱(欲界的渴爱)、有爱(生存的渴爱)、无有爱(不想存在的渴爱)。

4、识食

譬喻:“譬如国王,有防逻者,捉捕劫盗,缚送王所。以彼因缘,受三百矛苦觉,昼夜苦痛。”

观察:识食比较高级,其以精神为主体而保持生存状态,“梵天为首,乃至有想无想天,以识为食”(增一阿含·苦乐品),人类很难做到以识为食。识食却并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它如同盗贼受到百矛穿身般的痛楚,即使其再高级,再不可思议,其本质仍无法脱离一个“苦”字。因此佛陀说“识食断知者,名色断知;名为断知者,多闻圣弟子于上更无所作,所作已作故。”此处的“名色”,我们按照阿含经的观点,五阴中的“受想行”三支为“名”,而“色”支则为色。五阴中的前四阴,称作名色(识支除外)。(8月11日)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个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迅速的消业障送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是我在寺院一个法师给我的,他拜了很多遍,很管用的,地藏宝忏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一心顶礼..

编者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佛教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绝非我们的肉眼所看到的那样。这一篇嘎玛仁波切的开示,依据佛教的理论详细讲述了人死后最初阶段的生命流转历程,恐怖..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二谛是佛教关于认识和真理标准的重要学说,曾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二谛,指两种真实或实在的道理,它包括真谛和俗谛。真谛指佛教的真理,又称“胜义谛”或“第一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尊胜佛母心咒》教念及功德利益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