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爱 是相互成就


我公公于2019年11月3日晚八点四十五分,在佛号声中往生。回忆他老人家往生前后的事情,深感这是一个艰难转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三宝加持不可思议的历程。

打破设定 因缘自来

两年前,一次回老家,我向公婆介绍了净土法门,劝二老念佛。原以为身为高级知识分子、性格固执而谨慎的公公婆婆会拒绝,没想到公公首先笑眯眯地答应了。此前婆婆经常浏览我的微信圈,对佛教的因果观念有些敬畏,家里已经减少了荤食,改食三净肉。

我的姑姐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身为长女,性格也比较强势。公婆怕她不高兴,隐瞒了念佛的事,只要姑姐回家,他们就把佛珠收好藏起来。有意思的是,先生有几位家住外地的表姐,她们文化素养同样很高,竟然不约而同都接触了佛法。有一位表姐千里迢迢赶来看望我公婆,期间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向我姑姐介绍了念佛的好处,姑姐觉得有些道理,也劝父母不妨念念佛。这是一次良好的助缘

不过,公公因为身体虚弱的缘故,神智时常有些迷糊,婆婆忙于照顾公公,念佛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今年夏秋,公公的身体每况愈下,不时伴有狂躁、谵妄症状。此时先生已经被我软硬兼施带入了三级修学。更为及时的是,恰逢慈善部组织了一系列生命关怀培训课程。尽管先生对助念、往生西方之事并不相信,但出于“不能证真、亦不能证伪”的心理以及对父母的爱,参加了数场培训。我们提前备好了圣像、引磬、陀罗尼被等法宝法器,婆婆亦发愿每天念千声佛号。

姑姐此前主张不过度医疗,后事从简,这些理念与我们不谋而合。今年9月初,公公因高烧住院,退烧后血压极低,指标全面超标,脏器全面衰竭,医院两次下达病危通知书。期间每日7-8瓶的静脉注射,特别让人心酸的是,因为老人家总想拔掉针头,被强行用布条束缚住四肢,他越发躁狂,强烈要求回家。

先生看着实在心中不忍,感到这是对人性自由和尊严的重大伤害,向医生提出去除这24小时的升压针。最终等公公血压稍稳,家人就办理了出院。回到家中,老人家由衷地感叹:真舒服啊,太舒服了……

十一期间,我们回老家陪伴父母,家里常现出动人的一幕幕:念佛机里佛号声声,先生或是抚摸老父额头,或是给老父剪指甲,哄小孩一样让老父唱佛号,老人家神智时而清醒、时而迷糊,口里断断续续唱诵着“弥陀佛”……

直面死亡 并非容易

为了安排好助念事宜,我曾经建群拉了几位亲友、发小,希望届时他们能有所助力。意外的是,除了我二姐,其他人几乎都对死亡心存恐惧,不敢面对遗体。这能怪他们吗?所谓边地,所谓佛法难闻,正是大多数人的处境啊!——补充一点,我一直努力给亲友创造亲近佛法的机会,多次邀请他们来小住,参加西园寺的活动。我二姐的转变最大,心力也相对强一些,其他人相对难以影响。看来助念之事,唯有我们自己一力承担了。

此时,姑姐已经做好了安排,待父亲一走,就通知殡仪馆运走遗体,然后接母亲去她家住段日子。这里面,同样包含她们对死亡的恐惧——面对没有生气的、冰冷的,或许死相还很难看的遗体,多少人有勇气直视呢?(多么庆幸,佛法的教育让我们能够正视死亡!)

姑姐的决定让我很焦急。我不断在家庭群中发相关助念的文章,却没发现姑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然退出了家庭群。先生试着与姑姐沟通,姑姐挂断了电话:“要么全由你们安排,我不管了!”

对于姑姐的态度,我们很能够理解。姑姐与父母住得近,一边要上班,一边要长期打理两位年事已高的老人,看病、住院、请护工等种种事宜,其辛苦可想而知。婆婆每天照顾卧床不起的公公,也已身心俱疲。这时候我们的助念计划,在不了解佛法的她们看来,就是不体恤和添乱。

经过几番沟通,婆婆拿出了折衷方案:“如果你们在现场,就按你们的想法办;如果你们来不及赶回来,那只能按你姐的意见办了。”

为了争取机会,我说服了婆婆:“妈,医学也证明人尽管心脏停止跳动,但脑电波还有活动。将心比心,试想今后我们三个人无论哪一个先走,马上就被亲人送进冰冷的太平间,这多残忍啊!”

先生以情动人,说服了姐姐:“你总不能连看爸爸最后一眼的机会都不给我吧……”姐弟俩最终确定了父亲后事策划方案:1、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办追悼会、暂不通知亲友;2、不送医院; 3、不去太平间。

八小时的停灵助念时间,就这样争取到了。

三宝加持 见证奇迹

 11月3日,公公突然出现呼吸紧促的症状,先生得知后即刻买票赶回。在离家还有两小时路程的时候,接到了父亲往生的消息。

赶到家中,先生立刻把家中的唱诵版佛号改为导师的引磬版佛号。并按照提前备好的助念开示词,八小时内每一小时一次,循序引导父亲接纳死亡,应对境界,发起出离心;宣讲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功德,启发愿心;引导父亲回忆生前种种善行及对社会的贡献,令其生起信心,放下万缘、安在善念,认准佛光,契入往生。整个过程先生非常镇静,不知疲倦。

与此同时,同修们专门发起了网络助念、功德回向以及普佛。更难能可贵的是,前面提到的几位亲友、发小也在家中为老人家诚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及佛菩萨圣号回向。

我婆婆此刻展现了可贵的坚强,在公公往生前后,她陪伴在身边,劝导他放下牵挂,一心跟随阿弥陀佛走。公公临终前虽已不能发声,口中依然微微颤动。往生后,念佛不辍的婆婆亲眼目睹了公公的面色从久病的苍白逐渐转为红润。我的二姐在第二天来到现场,为我公公助念,老人慈祥而又安然的面容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于第二天赶到家中,此时先生已几十个小时未合眼。婆婆一直心存顾虑,担心遗体一旦僵硬会导致更衣困难。待24小时圆满,我们合力为公公擦洗更衣。此刻,公公的四肢柔软,神情安详,面色如生。先生和婆婆大为惊喜,连连感叹。先生对婆婆说:听你儿媳妇的没错!婆婆得知同修与好友的助力,十分感动和感激。她告诉我一定要把她真诚的感谢带给所有的同修和朋友们,并表示,将来她一定要好好拜佛学佛

遗体火化后,我们在公公的骨灰中捡出玉色舍利花。盆骨上的舍利花似玉雕,似珊瑚。腿骨等多处亦有,足以打消所谓的“结石说”之怀疑。佛力加持不可思议!

爱的力量 相互成就

赞叹姑姐,无数的繁琐事务都由她一力操持,最可贵的是,她主张丧葬从简,不发讣告,不搭灵棚,不收礼金,不办丧宴,为家中保持宁静氛围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这一理念和做法很多人不能理解,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赞叹。移风易俗虽任重道远,但只要有人践行,就有改善的希望。并且,姑姐开始支持婆婆亲近佛法,愿意陪母亲去寺院拜佛,这放在从前是大家所不敢想的。

赞叹婆婆,她以八十岁的高龄,无怨无悔地照顾久病的公公,更能在公公往生前后给予至诚恳切的助念,为儿女示范了爱的榜样。我所知道的一家亲友,就因为老太太害怕,死活不愿意让老爷子在家去世。婆婆能够接受佛法,助力公公安详往生,这是何等的恩情和善缘啊!

更赞叹先生,他对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尽管他此前还不能认同佛法观念,但为了把握可能存在的机会,他选择了佛教的方法。他的镇定和全力陪伴,给了家人莫大的信心,也让公公得以在家停灵到第三天。最后的夜晚,他独自在房间里陪伴老父,心里舍不得,亲吻了好几次。

火化前的诀别时刻,他俯身最后一次亲了亲老父的额头,说:爸爸,再见了。他以实际行动助力父亲往生极乐,做到了儿女真正之大孝。“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头七”我们没有烧纸,而是放生、诵佛号回向给公公,婆婆也发愿吃素一个月,这是最好的利益亡者的方式。我告诉婆婆:我们要发愿在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里重逢。继续轮回的话,彼此都不知道流转到哪里去了。所谓修行,是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大慈悲和大智慧。去净土世界并不是去享受福报,而是到了更好的修行环境,听弥陀讲经说法,早日成就菩萨那样生死自在、悲智具足的能力,倒驾慈航,广利众生

每每忆起公公的音容笑貌,尽管还会情不自禁地流泪,但那不是悲伤。公公走得这么好,全家是释然、欢喜、安心的。回想我的学佛缘起,来自公公十一年前的突发重病,当时我独自带着孩子生活,无法回去探望,无奈之下,想到了去寺院祈福,就这样走近了佛门。他老人家不但为我们示现了病苦和无常,最终更为我们示现了念佛往生、弥陀接引的真实不虚。先生一改过去对于义工行的态度,开始积极参与了。原来,是公公成就了我们全家念佛、学佛。

我和先生对此次家庭的助念案例做了总结:1、及早渗透,种下佛法种子。2、真诚祈请三宝加持,去除违缘。3、临终者的信愿和亲人助伴的用心至关重要。4、在世间从事正命,修学、做义工就是勤种福田。5、一定要认真学习生命关怀培训课程。我们也认识到,心念是无常的,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永恒的,死亡来临时我们什么都带不走。真正的爱应来自慈悲和信仰,超越世间贪著,相互成就解脱

走在路上,看到生机勃勃的草木,看到辛勤工作生活的人们,我心里充满感慨。人生如此无常,生命随波逐流,这来之不易的暇满人身,如果不去追求觉醒和解脱,不用来做利益众生的事,那就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此生遇到许多善缘,要感恩,要珍惜,更要把这份能量传递下去,让生命更庄严,更有价值。

感恩三宝!感恩公公的示现!愿正法久住,愿众生亲近佛法,解脱生死,究竟离苦得乐!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赞稽首本然净心地无尽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涌香云香雨花云及花雨宝雨宝云无数种为祥为瑞遍庄严天人问佛是何因佛言地藏菩萨至三世如来同赞..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说一些众生不喜欢施舍,劝他施舍,舍了能得种种的福田。我们这道友在这,每天我们这道友,你怎么样行布施,你怎么样施舍?我想每天大家都读经吧,都在学律,都在听课,你把..

每天起来,建议大家都能诵一部《普门品》,比较短。十分钟左右。很多人怕没空。其实中国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诵经这个时间不会耽误你一天的工作量,甚至会让你工作更..

1、读了佛经没用上,依然还放在心上,把一切法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当凡夫,不放在心上你就是菩萨,菩萨跟凡夫差别在此地。佛怎么样?佛根本没有起心动念,这就太高明了。..

经常听到某某师兄谈论,自己的多么多么不听话,忤逆父母,着实让人头痛~!当前社会如此,不孝父母的、不养父母的,甚至于长大之后父母仅有的财产完全夺去,把父母赶走,有!这些..

若是会用,烦恼就是菩提。若是不会用,菩提就变成烦恼。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这是至理名言,万物由心生,由心导。心平气和,没有暴戾之气,灾难自然就会远离;意念坚定..

“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每一个娑婆诃,都有六种意思;所以你记得,无论在任何的咒上,有娑婆诃,就有这六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成就..

关于健康生死

健康生死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健康生死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健康生死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健康生死。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