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观念,与疾病和平相处


虽然我加入三级修学只有短短10个月,但我的家庭、生活和工作等方面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我主要从自己如何走进三级修学、如何运用佛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两个方面来分享。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曾在日本留学5年。大学老师、海归,和佛法有什么关系呢?我为什么会接触佛法并走进三级修学呢?

我患有一种罕见的病,平时要靠吃激素来控制。由于这种病很容易复发,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会尽量避免感冒、劳累、过渡情绪起伏和感染等一切可能导致复发的因素。在人多的场合,我也会戴口罩并随身携带免洗消毒液。接触佛法前,我对身体十分在乎,一旦出现不适,就会非常紧张,每天都活在恐惧和焦虑中。而且,我还时常仗着自己有病对家人发脾气。那段日子,对我和家人来说都很难熬。

一年前,我有幸和三级修学相遇,人生才出现了转机。第一次参加读书会,义工师兄们阳光般的笑容,温暖了我焦虑、无助的心。参加读书会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由僵硬变得放松了,脸上也绽放出久违的笑容。读书会结束后,师兄们继续和我保持交流、关心我的生活。正是由于师兄们的关爱和不放弃,我才得以走进了三级修学。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自己的修学收获。在《心灵创造幸福》这一课,佛法把生活中遭遇的挫折比作第一支毒箭,把因这件事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情绪称为第二支毒箭,而第二支毒箭对我们的伤害远远大于第一支毒箭。

运用佛法智慧来观察自己,我生病这件事就像第一支毒箭,给我造成了身体上的痛苦。以前,我想不通:中国十几亿人,为什么这个罕见的病偏偏挑中我这个倒霉鬼呢?寒窗十年,好不容易有机会留学,为什么偏偏要在刚考上研究生的时候生病?同龄人或是埋头工作,或是进入一段稳定的感情中,而我却要三天两头地跑医院,这些都是为什么?每天都在这些问题里打转,我变得焦虑、易怒,苦不堪言。

其实,生病本身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而我却一直不愿意接受,并抵触它,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情绪,还以此来折磨自己和身边的人。我的负面情绪不就是佛法讲的第二支让我痛不欲生的毒箭吗?

修学前,我想不通自己为何年纪轻轻就会生病;修学之后,我明白了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有前因后果。于是,我开始从自身寻找原因,发现自己看问题的态度很消极,平时爱抱怨。也许,正是平日累集的大量负面情绪导致身体负荷过重,最终出现了重大故障。观念转变之后,我开始慢慢接纳生病这件事,之前的一系列负面情绪也随之慢慢减少了。我认识到,如果不修学佛法,不听闻导师的开示,我还会深陷第二支毒箭的伤害中无法自拔。明白了这一切之后,我决定不再和负面情绪纠缠,主动走出来,拥抱正面情绪。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时常遭遇不顺,比如家人的不理解、同事的挑拨离间、朋友的疏远等。如果我们不能用因果观念正确看待这些问题,而是一味地抵触、不接纳,就会很容易陷入对立和嗔恨的情绪中。导师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我们每次想起那个我们讨厌的人自己都会不舒服。相当于每想一次,就给自己射一支毒箭,这样实在太不划算了。

修学上的受益,让我越发认识到佛法智慧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但佛法深奥,修行更是如一人与万人敌,仅靠个人力量困难重重。所幸,我接触到了三级修学这个有引导、有方法、有次第、有氛围的修学平台,走在了菩提大道上。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赞稽首本然净心地无尽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涌香云香雨花云及花雨宝雨宝云无数种为祥为瑞遍庄严天人问佛是何因佛言地藏菩萨至三世如来同赞..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说一些众生不喜欢施舍,劝他施舍,舍了能得种种的福田。我们这道友在这,每天我们这道友,你怎么样行布施,你怎么样施舍?我想每天大家都读经吧,都在学律,都在听课,你把..

每天起来,建议大家都能诵一部《普门品》,比较短。十分钟左右。很多人怕没空。其实中国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诵经这个时间不会耽误你一天的工作量,甚至会让你工作更..

1、读了佛经没用上,依然还放在心上,把一切法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当凡夫,不放在心上你就是菩萨,菩萨跟凡夫差别在此地。佛怎么样?佛根本没有起心动念,这就太高明了。..

经常听到某某师兄谈论,自己的多么多么不听话,忤逆父母,着实让人头痛~!当前社会如此,不孝父母的、不养父母的,甚至于长大之后父母仅有的财产完全夺去,把父母赶走,有!这些..

若是会用,烦恼就是菩提。若是不会用,菩提就变成烦恼。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这是至理名言,万物由心生,由心导。心平气和,没有暴戾之气,灾难自然就会远离;意念坚定..

“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每一个娑婆诃,都有六种意思;所以你记得,无论在任何的咒上,有娑婆诃,就有这六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成就..

关于沙龙分享

沙龙分享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沙龙分享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沙龙分享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沙龙分享。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