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红尘中心是最好的道场


如果有人依赖你,你就有依赖的价值存在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居士们,总觉得自己难以生起出离心。因为总归还是要处理家庭、事业、子女等方方面面的事情,似乎生活和修行之间,总感到隔着许多障碍。

真是这样吗?其实,身处于这样的生活模式中,要发出离心反而更容易,修行也有更多的机会。因为你在红尘俗世中,一定会碰到不少烦恼、挫折。有了这些烦恼的存在,就会有生起出离心的机会了。有了出离心,就会发出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就要力所能及去付出自己的心力,去尽自己的能力踏踏实实做利益众生的事情。这也是在利益自己,而这一切都是在修行。

一般人认为修行一定要找间寺宇、佛堂,有法师和坐垫,在这种环境下修修法才叫修行。的确,这种修行比较能约束自己的心。但是在没有这种条件的环境中,我们要将自己的心当成道场啊。

如果真能做到心是道场,心中就会永远有佛、有虔诚心、有菩提心存在。这样任何地方都是道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在行菩萨道了。如果对此不能理解,我们的言行永远无法与心灵结合,即使身在道场,心却在红尘,道场也无法约束你的心。

我们要学会将闻思所学到的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那么所有的生活,就变成以佛法为指引的修行方法,这时也就不必担心自己是否能进行其它修行。

密法修行中常常说,要把凡夫的身口意,转换成佛的身口意。凡夫的身体无论处于何地,要将该处转化成佛的道场、佛的净土、佛的坛城。身转了,语转了,心也能这样转,才是让自己的身口意真正转换成佛的身口意。所以,世俗舍取的转换,必须先从心做起。能够理解这一点,在世间修行就不难了。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佛法跟世间的生活没有太大关联,甚至是对立而无法兼容并存的事。好像学佛就是要背弃所有世间的生活,就只有念佛、剃度出家这一类的事情。以小乘的观念来说,的确是如此。但是以大乘或密乘来说,除非你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否则你的所作所为,都能影响到一群人。

因为人是最没办法独处,感受寂寞的众生之一。除非是真正的修行者,心中充满对佛菩萨的虔诚欢喜之心,能为众生而活。大部分人都是耐不住寂寞的,不单是耐不住寂寞,只要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的作为都与他人相互依赖。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依赖别人的情形下过着正常的生活。

世间上没有人是万能的,大家都有不同的能力范围,也都有需要别人扶持补足的短处。因此,如果有人依赖你,你就有依赖的价值存在。而你的修行,也就从别人需要你的地方开始了。

每当我们做一件事时,如果出发点是为了脱离轮回,同时具有菩提心。在能力范围内做到让自己问心无愧,再将功德回向给众生,就是行菩萨道。

佛菩萨都不能让所有一切众生感到满意,还有人会去挑剔佛菩萨,又何况是凡夫俗子呢?但要让一群众生感到满意,就不是很难。

例如,努力求学,可以让父母感到欣慰。用心做菜,可以让家人吃得健康,精神饱满。用心照顾家庭,可以让家庭幸福美满。在工作上努力付出,可以让事业有所成就等等。

若是连这样你都无法做到,那就好好吃顿饭。因为佛陀说,一个人体内有数不清的众生存在。所以,如果没有太大的能力作布施帮助别人,总可以让自己渴了喝水解渴,饿了饱餐一顿。让自己三餐吃饱,照顾好身体里的这些众生啊。它们都会因为你的付出而得到满足,得到你布施的功德。这种功德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上供诸佛菩萨,下施六道众生。自己没有能力供养所有佛菩萨,就观想所有的佛菩萨安住在喉咙,将美好的食物首先供养给他们。如此一来,自己饱了,佛菩萨也供养了,也布施给体内无量的众生了。用这种方式,人人都能做到,这也属于修行。

总之,做任何事都要学会先转换心态,要思惟自己的出离心是为了脱离轮回。因为要脱离轮回,所以要有菩提心。而菩提心就是要利益众生,因为“我”有能力利益众生,所以要脱离轮回也就不难了。

先培养这种自信心来肯定自己,再自我期许而努力付出。踏踏实实在心的道场,不断精进前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尊胜佛母心咒》教念及功德利益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