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学习的名义堂堂正正地回归


使学习的名义堂堂正正地回归

还记得小时候,拿着书本去姑姑家,说是去学习,其实是打着学习的名义看电视,玩儿扑克。现在手机很方便,手机上什么都有,有游戏、电视、电影,看不完的新闻信息和书籍,还有很多……

线上交易的盛行,让手机成为新时代经营事业和网络学习的工具。不知不觉,我们对手机的依赖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手机可能成了现代人的分水岭,沉沦的更沉沦,精进的更精进。

那么我是属于精进还是沉沦呢?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属于前者,并因此长时间保有自我优越感,打心底里觉得别人长时间拿着手机玩游戏,迷恋电视剧和无限制浏览网页的行为是在沉沦。然而妈妈对我的担忧,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妈妈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你不要老玩那个手机。然而面对这个“玩”字,我总是拿“我是在学习,不是玩儿”这句以学习为名义的话,请她不要为我担忧,并且接着看手机。

慢慢地,我感到妈妈开始焦虑了,于是我再次审视自己的行为,到底是在玩手机还是在学习?也许我觉得自己是在利用手机这个通用工具学习,可是在妈妈眼里,长时间看手机的行为,无疑使手机成为吞噬孩子的魔障。我意识到,无论是学习还是玩儿,都不应该让手机成为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一座山、一堵墙。

另一方面,参加三级修学以来,老感觉时间不够用,时间都去哪儿了?导师曾经开示,手机占用了我们太多的碎片时间。对了,碎片时间,我的碎片时间去哪儿了?回放一下自己的行为吧!

刚开始,打开我们的公众号,是为了学习。一会儿,朋友发个微信,聊了一会。接着,又顺便刷了一下朋友圈,看一下有趣的内容。不知不觉,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再接着回来看法义,发现内容开始有些枯燥了,注意力没法儿集中,于是打开浏览器,雷打不动地欣赏一部连载的小说,又过了二十分钟。欣赏这部小说竟然成为了习惯,我问自己,我想从小说里得到什么?它竟然成为比学习法义还重要的习惯。事实上,我找不到看小说的意义所在。

我离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有多远?我离开“三种过”了吗?学了进不去,进去的一部分漏掉了,另一部分又被自己的知见加工过。而我在生活中用起来的那些法义,也只是偶尔运用一下罢了,只不过是在我的意识里被自我的优越感给放大了。

回放完后,我清楚地看到,原来我的整块儿时间都被自己内心的欲望和习性,打着学习的名义,悄悄地划成碎片给偷走了。那么怎样改变呢?首先我告诉自己,不要去责备自己的行为,不要贬低自己,坦然地面对吧!树立正确的认识很重要,认识到自己不真诚、不认真、不老实的态度,为修学和生活制造了隐患,我开始结合法义重新审视并修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和观念。

在学习《班级服务手册》时,我曾经对自己的修学行为做了深刻检讨。当我重新审视这个检讨时,发现它带着浓重的负疚感,并不是解脱道上的正确认识,而是处在轮回道上的沉重感觉。这种感觉制造了新的业力牵绊,让自己的生命小心翼翼地处于向下的轮回,并未生起向上寻求解脱的求救之心。

拥有“离三过、具六想”的学习态度,是从轮回道走向解脱道的关键,是很自然的选择过程。然而负面情绪的产生,阻止了我这种选择的进行,将自己困在轮回道里走不出来。八步骤的第七步,是认识到负面心理的过患,不肯定,不支持,不评价,不参与。看到它,只是像捡豆子一样检出来,然后放下

同样,对于学习名义掩饰下的欲望和习性,看到它们,认识到它们的过患,然后把它们检出来,放下,使学习的名义堂堂正正地回归。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见地,即知见、认识,见地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内在心灵及外在世界。在佛法修学中,见地是一切言行的指导。“见地”一词,较早见于《大智度论》卷七八。其中说声闻、缘觉、..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一颗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的平淡、平和、宁静之心。学会平淡,便会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清淡的日子活出精彩;学..

关于其他文章

其他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其他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