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圆教和准提密法的融合:《准提三昧行法》研究


宋金银书画《妙法莲华经》(资料图)

【摘 要】中国天台宗历来有教观并重、显密圆融的传统,甚至中国天台宗传承到日本之后,其创立者最澄更加突出了密教的特色,形成了天台密教——台密。

本文以《准提三昧行法》为对象,从天台宗圆教的角度对准提密法进行了特殊的诠释。《准提三昧行法》在诸多准提密法的传承中,形成了一个独具一格的修法流派,值得我们去探究、实践。

【关键词】天台宗 圆教 准提密法 融合

【作者简介】智广,一乘显密佛教中心(新加坡、澳洲)指导上师,日本真言宗、天台宗传法灌顶阿阇梨。

正文目次

一、天台宗与密法的渊源关系

二、天台密法的特点

三、天台圆教和准提密法融合的典范——《准提三昧行法》

四、《准提三昧行法》与《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修法之比较[]

五、结论

参考文献

一、天台宗与密法的渊源关系

天台宗的优良传统就是教观并重、显密圆融。教与观都非常齐全完备。而且,天台宗高祖龙树菩萨、慧思大师、智者大师、性澄大师、四明知礼大师、灵峰蕅益大师、天溪受登大师等很多高僧大德都是显密融合一体而修持的。以最澄大师为创教祖师的日本天台宗更是以“台密”为名,充分体现了天台宗与密教融合的特点。

首先,天台宗最主要的所依经典是《妙法莲华经》。此经特点就是一乘了义、纯圆独妙、显密具足。

《妙法莲华经》是否具足金刚乘密法的内容呢?

法华经述要中记载:

此法华经,为释尊七十二岁以来八年间之说法,故此经之原本,因之亦颇浩繁,如《法华传》云:“八载结集之文,尚充一由旬城,若广结集,无所容受。”……

同传又云:“西方相传,佛说法华,有不可说品,品有多偈。”

又法华经之异译本《萨昙芬陀利经》中云:“佛在四辈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中,说萨昙芬陀利(此云法华),无央数偈。”

由此以观,《法华经》之原本,也是汪洋浩瀚,绝非如中土传译之七卷本(罗什译之《妙法莲华经》,法护译之《正法华经》),或十卷本(阇那崛多,达磨笈多共译之《添品法华经》)之数也。在如来最初成道三七日中所说之《华严经》,其略本译出,尚为六十卷或八十卷,四十卷等,又最后双林一日一夜中所说之《涅槃经》,尚译出为四十卷或三十六卷,今此历八年之久以说之本经,故绝非仅七卷或十卷可知。

然而译此经者,不能以一己之私意,而节略“一由旬城”之梵本也。盖当日所流行于印度者,即已为全部《法华》之略本,而非其广本,至传来中土,实亦此经之略本,故仅有七卷或十卷耳。

……又本经之广本中,多真言陀罗尼印契仪轨等,如不空译之《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卷一,及《法华十罗刹法》卷一等者,即其一部分也。

夫《华严经》,有恒本、大本、上本、中本、下本等之十类,又如《大日经》,亦有常恒本、分流本之二种,而此《法华经》之原本,则亦有常恒本、大本、广本、略本之四本焉。

常恒本,即十方三世不断常说之《法华经》是也。如《法华经·如来寿量品》云:“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

又同品偈云:“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入于佛道,尔来无量劫,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

大本,谓往昔大通智佛之《法华经》,有恒河沙偈(化城喻品),威音王佛之《法华经》,有二十千万亿偈(常不轻品);宿王智佛之《法华经》,有八百千万亿那由他甄迦罗频婆罗阿閦婆等偈(药王品),今释尊有无央数偈(《萨昙芬陀利经》),此皆大本之《法华经》也。

广本,谓即佛弟子结集所成之一由旬城之梵本是也。此广本之全部,今何处,尚不可知,然有谓与诸大乘经共藏龙宫去。

略本,即于前一由旬城之广本中,节略而成者,即今流行世间之《正法华》《妙法华》等经之原本也。

所以,广义《法华经》,包含《妙法莲华曼荼罗经》《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等,在这些经轨中完全具足曼荼罗(坛城)、灌顶以及修法仪轨,故当属密法。

此笔者曾专门请教过喇荣五明佛学院慈诚罗珠大堪布,堪布云:具足灌顶,即属密法。

天台宗的历代传承祖师、高僧大德中有许多都是显密圆融的成就者。

天台宗高祖龙树菩萨本身就是唐密之初祖,同时又是印度金刚乘无上密法大手印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其具体事迹可以参看唐密之祖师传记与《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龙树菩萨 (资料图)

而且,在准提密法的传承中,龙树菩萨也有很重要的地位。

准提密法中不可或缺的著名祈请文:“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我今称赞大准提,唯愿慈悲垂加护。”就是龙树菩萨亲自撰写的,用来祈请准提佛母降临坛场,加持行者。诚心念诵此首偈语,准提佛母及其各部护法圣众,就会立刻受请降临。

又龙树《持准提明藏偈》云:

常以大慈悲,调伏诸众生,成福功德海,是故我赞礼。

真如纯一理,离欲坏诸趣,利生住寂静,是故我赞礼。

坚固持净戒,证入解脱门,住最功德刹,是故我赞礼。

准提功德聚,寂静心常持,一切诸大难,无能侵害者,

天上及人间,受福如佛等,遇此如意宝,定获大菩提。

这也是准提密法中非常著名的赞叹偈颂。

当时法身大日如来把所传承下来的密法藏在南天竺一个隐秘的铁塔中交付给金刚萨埵;后龙树菩萨就用法力以芥子打开南天竺铁塔拜见金刚萨埵,金刚萨埵就将所有密法传承给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密藏的传持者。龙树菩萨深通准提大法,后来示现证初地欢喜地菩萨果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实龙树菩萨本身早已成佛,佛号是“妙云相如来”,亦名“妙云自在王如来”。

天台宗三祖慧思大师则修习方等忏法达七年之久,智者大师也久修方等忏法。智者大师门人灌顶所撰的《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中记载:

“年十有八……仍摄以北度诣慧旷律师,兼通《方等》,故北面事焉。后诣大贤山,诵《法华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历涉二旬,三部究竟。进修方等忏,心净行勤,胜相现前……时有慧思禅师,武津人也,名高嵩岭,行深伊洛。十年常诵,七载方等,九旬常坐,一时圆证。”

智者大师曾系统整理编撰了慧旷、慧思等大师所传承的许多修法,《法华三昧忏仪》《请观音经忏法》《金光明忏法》《方等三昧行法》(《方等忏法》)等。其中,《请观音经忏法》《方等三昧行法》(《方等忏法》)都属于密咒的修法。

《方等忏法》即《方等三昧忏法》,是依《大方等陀罗尼经》所制立之三昧行法。智顗曾作《方等三昧行法》(简称《方等行法》,《大正藏》册46,页943-948),后亦纳入《摩诃止观》“四种三昧”的“半行半坐三昧”修法中。具体的修行方法是:于闲静之处严治道场,奉请二十四尊像,延请娴熟毗尼之戒师,受持二十四戒及陀罗尼咒。每日洁净衣衫,三时沐浴,长斋七日。

日日三请三宝供养礼拜,以虔敬心,陈悔罪咎,诵持咒语,旋绕一百二十匝,一旋一咒;旋绕持咒毕,却坐思惟,观实相中道之正空。观讫,又起而旋咒;旋咒竟,复却坐思惟,如是反复修持。(智顗,《摩诃止观》卷2上,《大正藏》册46,页13中。北凉&法众译,《大方等陀罗尼经》,《大正藏》册21,页641上-661 上。)

所以,慧思大师与智者大师,除了读诵《妙法莲华经》等经典以外,最主要修持的就是密法——方等忏法,而且都是因此而“胜相现前”“一时圆证”,获得一定的成就。

智者大师还将天台宗止观修持的方法总结为四种三昧,即: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包括了汉传佛教中般若空观、法华一乘实相观、坐禅、念佛忏悔等各种修行法门,因而被认作是天台宗的精髓。从藏传佛教金刚乘的角度来看,天台圆教的见地、《摩诃止观》四种三昧的修法也包含了甚深密咒的修持以及部分无上密法大手印、大圆满的修法内容。

智者大师和四明知礼大师(又称四明法智尊者)(资料图)

到了北宋初年,佛教得到朝廷的重视,天台教典也从高丽回传本国。有知礼大师和遵式大师等复兴本宗,遂使天台宗修持方法,在实践操作方面有了不少改观。

四明知礼大师一生精进弘法,非讲即禅。除了研讲天台教观和持戒修观之外,其主要的修行方法,如《佛祖统纪》卷八说:

“修法华忏,三七期五遍;光明忏,七日期二十遍;弥陀忏,七日期五十遍;请观音忏,七七期八遍;大悲忏,三七期十遍。结十僧修法华忏,长期三年;十僧修大悲忏,三年。然三指供佛。造弥陀、观音、势至、普贤、大悲天台祖师像,二十躯。印写教乘,满一万卷……”

其中“请观音忏、大悲忏”等忏法都属于密法。而且,在修持当中与“实相”相应,每一种忏法的中心都是以“观心”为关键所在。

此外,知礼大师撰《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更加明白地告诉世人,这是他从少年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口诵了,及至修学天台教观之后,方知可以作成专门“观慧、事仪”,所以就建立这种忏仪,并且指出这是属于四种三昧之一“随自意三昧”的行法。如他说:

“此大陀罗尼,忝自髫年便能口诵,且罔谙持法。后习天台教观,寻其经文,观慧事仪足可行用,故略出之,诚堪自轨。……若据此经,不制专坐,唯行及以相半,亦非纵任三性,于中觉察,而令三七日依法诵持。盖随自意中,依经行法也。”

这就把“随自意三昧”的操作更加具体化了,但他并不是说随自意三昧必须这样修习,而是说明了这种“大悲忏”可以判属于随自意的范围之内,这就应了湛然大师的“四种三昧摄一切行”的指导思想。

这个大悲忏法的修习方法,分为十个部分:一严道场、二净三业、三结界、四修供养、五请三宝诸天、六赞叹申诚、七作礼、八发愿持咒、九忏悔、十修观行,并以“法华三昧补助观想,注于事仪之下”。由此可知,本忏仪还融摄了法华三昧的内容在里面。

遵式大师作为知礼大师的同门法兄弟,并为宋朝复兴天台的两位主要高僧。知礼大师主要是在对天台思想义理方面的巨大贡献,而遵式大师则着重于实践方法上的卓越成就,成为北宋初年对于天台教学重新整合的完美体现,使“教观双美”的特色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佛教社会当中。故有“慈云忏主”之尊称。

遵式大师还撰有《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炽盛光道场念诵仪》等密法仪轨,把唐宋之际传译到我国的密教修法,与天台教法融合,其念诵仪轨充满了密教的特色。但是,其观心的实质性内容,又都是属于天台的观法内容,这对丰富天台宗的修持方法,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意义。

遵式大师根据《国清百录》卷一所载的《请观世音忏法》和《金光明最胜忏仪》而整理出《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一卷,详细讨论了“观法”的重要性,遵式大师在叙缘起第一中说:

“应知大乘三种忏悔,必以理观为主。止观云,观慧之本,不可阙也。辅行释云,若无观慧,乃成无益苦行故也。禅波罗蜜云,一切大乘经中明忏悔法,悉以此观为主,若离此观,则不得名大乘方等忏也。”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缘起;第二部分是明正意(正修忏悔之法),分为十科:一庄严道场、二作礼法、三烧香散华、四系念数息、五召请、六具杨枝净水、七诵三咒、八披陈忏悔、九礼拜、十诵经;第三部分是劝修。

主体部分就是第二部分的正修十科,大师说:

“然此十意。各具事理皆通感应。俱遍三业。悉净三障咸会三德。解脱要道一何坦然。故约事即今十科事行。约理惟二。一顺陀罗尼中道正观。二历事修观。”

凡是行法之中,操作、观想、寓意、表法等等,都依《国清百录》《摩诃止观》《辅行》等祖师之著述,详加说明,回归“……即实相正观为体。非空非有遮二边恶业。持中道正善具足三德。不纵不横诸佛秘要不可思议” 此忏法经遵式大师亲自实践,为期四十九日,得到莫大利益,所以大师特别关注,极力提倡。

不纵不横诸佛秘要不可思议(资料图)

遵式大师还根据密宗经典《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撰《炽盛光道场念诵仪》一卷。此《念诵仪》共分为七科:

第一设坛场供养,详细地介绍了如何选择净处、设立坛场、道具供养。

第二示方法,讲述了念诵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的遍数和表法等情况。

第三拣众清净,讲了旧行清净和入道场清净的两种身仪和修道人的情况。

第四诵咒法,介绍了念诵陀罗尼的方法。

第五三业供养,讲述了“礼请陈意”等七个方面的行仪中心内容:一者三业供养,二者奉请三宝,三者赞叹三宝,四者作法持咒,五者礼佛,六者忏悔,七者行道,这是整个忏仪的具体操作部分,也同样融入了“顺逆十心”等天台观法的精要在内。

第六释疑,解释了用梵文之读音念诵密咒的必要。

第七诫劝檀越,指出檀越信众应具五事,方能具备福慧胜因。所谓五事就是:第一,欲陈法会,家中长幼,尽须同心,去其酒肉,五辛等物。施主每日,随僧礼佛,陈吐忏悔。第二,当斋僧次,躬须给侍,不得坐于僧上,称是主人,放纵谈笑。第三,佛前供养,须倍于僧,凡圣等心,事事精细。第四,尽其所惜,施佛及僧,勿得隐细用粗,世世招失意果报。第五,道场缓急,不得使僧,此是福田,翻为僮仆,岂得然乎。

元代中国由蒙古族统治,以敬奉藏传佛教为主,汉传佛教也遭到不小的挫折,整个汉传佛教的理论和修持方法都处于低谷的状态。在统治者的护持下,藏传密教在汉地流传开来,而且比汉传佛教更具优势。相比之下,整个汉传佛教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惨状,只余净土宗简约的持名念佛一法,维系着汉传佛教的一丝命脉。天台宗的修持法门方面,除了在宋朝就已经与净土合流的念佛之外,自身也是处于惨淡经营之中。

在这样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天台祖师有感于“以一实相为依据的融摄性”之原则,接纳新的修学方法。于是当时著名的性澄大师怀着复兴天台祖业的热情,积极配合新时代的潮流,专志于藏传密教的研习,师随当时的国师胆巴上师(1230~1303)禀受密戒,并入其室。不久又从哈尊上师学藏传密法,穷究其宗旨。遂将密法摄入于台宗教学之内,开辟了天台宗史上天台教法与藏传密法融合的新途径,这是元代出现的天台宗新趋势。

但是,性澄大师到底作了怎样的融合?其摄入到天台教法之后,形成了什么样的修持方法呢?并无足够史料可资查考。似乎性澄大师的天台密教修法并未得到弘传,非常遗憾!然而,此一史实,足资我们开阔佛法弘扬的视野,尤其是在修持方法上,应该秉持佛法的根本立场,坚守天台圆教的“诸法实相论”,建立乃至吸收的其它宗派的有效行法,契合时机的需要,为当时当处的佛法行人、社会大众提供相应的修持方法,这已经成为天台历史上不争的事实。

蕅益大师(资料图)

到了明清时期,明末四大高僧之一,天台宗灵峰派的开创者蕅益大师,虽然以念佛求生净土为归,却也广修各种法门,特别是对于天台宗的学修以及密咒的修持尤为用力,此可以于大师《年谱》中看到。而且,大师广阅《大藏》,著有《阅藏知津》,对密宗经典有深入的了解与研究。

大师在《教观纲宗》化仪四教的秘密教中,区分了秘密教与秘密咒,将一切密咒陀罗尼章句收于秘密咒下,这也是对台宗旧有教判的发展。

大师对密法有非常深入的学修和认识。在《祖堂幽栖禅寺大悲坛记》中曾云:

“如来显密二教,并具四种悉檀,而密教尤重坛仪。盖全理成事,全事摄理,直以事境为谛观,本非仅托事表法而已。观世音菩萨,慈遍刹海,于娑婆世界更有大因缘,其所说咒,藏中最多,唯大悲心咒,流通独盛。有宋四明尊者,法智大师,佛子罗睺再来,专修密行,依天台教观,创立大悲三昧行法,十科行道,十乘观心,并是佛祖秘要,万法总持。”

这是大师对密法以及四明尊者大悲心咒仪轨的赞叹。

又大师于《示念日》中开示了显密之关系以及要点:

“显密圆通,皆以解行双进为要。解者,达我现前一念心性,全体三德秘藏,与诸佛所证,众生所具,毫无差别。十方三世,显密契经,惟为发明此一念心性。达此一念心性,即显密二诠之体,从此起于显密二行。显行依经修观,广如二十五圆通法门,略则惟心识观,真如实观,二种收尽。二十五境,各具二观,且约耳根言之,先从征心处破妄,惟心识观也。圆解既开,即于闻中入圆通常流,真如实观也。密行亦具二观,达字字句句无非法界者,真如实观也。心无异缘,专持此咒,悟知音声如响,能持之心如幻者,惟心识观也。由惟心识,进真如实。密行成,显行亦圆满矣。”

又于《法海观澜自序》云:

“密宗唯大乘法,身入坛结密印,口诵密言,意专密观,名三密法门。若论初修之者,必先持净戒,发菩提心,解法界理,方许入坛,克期取证……今约诸佛所说神咒,不许翻译,唯令持者,立地证入,又令闻者,乃至遇影蒙尘,皆成究竟解脱种子。”

大师曾经发十二大愿,在身上燃香十二炷,持准提咒一百二十万,并撰写《持准提咒愿文》云:

“智旭向以十二愿,然香十二炷,散持准提咒一百二十万。今束为三愿,然香三炷,结坛持三十万。一愿毗尼实义,昭揭中天,教观禅那,尽除流弊,灵山共睹俨然,净土同期托质。二愿修治大藏,昭佛祖之慧命,救赎众生,普法界之慈缘。三愿学无边法门,穷正觉心源,竟法海涯底,折举一废余之魔见,导万有不齐之群机。赞戒赞闻,无人不秉真说。巨集禅巨集净,无处不转正轮。如此三愿,不为自图名利安乐,出生死,证菩提,普为法界众生,同具如来十号,证涅槃四德,至究竟安隐处,超二种生死苦,圆四智菩提果,居上上寂光土。仰唯法界三宝,大准提王,速如所愿,尽未来际,行普贤妙行,披地藏誓铠,众生不度尽,不取般涅槃。”

可见大师对于准提密法的信心与修持都是非常深入的。而且,大师还专门写过一个准提密法的修持仪轨——《准提持法》,但好像已经失传了,非常可惜。

大约明末清初时期,灵峰蕅益大师之后,天台宗有《准提三昧行法》一卷(卍续藏2乙.2.1、嘉兴藏续374),题“天溪比丘受登集”。此行法乃天台忏法系统之准提密法,成书于康熙四年(1665)以前,作者受登又名天溪景惇。受登又著有《药师三昧行法》一卷(卍续藏2乙.2.1、嘉兴藏续373)。关于天溪受登大师与《准提三昧行法》在后面会专门探讨。

行归净土(资料图)

民国时期被誉为“道德第一”的天台宗高僧兴慈法师,教弘天台,行归净土,学通教观,行解并进。对于密法尤其有深入研究,他编著的《二课合解》一书,内容涉及显密、禅净、大小乘各种经典奥义,以及天文、地理知识。其中对于二课中的密法内容有详尽的解释。除此以外,尚著有专门阐述瑜伽密法的《蒙山施食仪轨》。

兴慈法师的重要弟子慧梅上人,则传承了天台宗与密法圆融无别修持的传统,于密法尤其有很高深的证悟,乃至在三昧净相中得到不少密法的传授,为天台密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笔者就是在慧梅上人处得到了许多显密教法的传承。

笔者的另一位天台宗恩师——新昌大佛寺方丈悟道法师,亦非常重视密咒的修持,除了曾大力弘扬念佛法门、传授天台止观心要之外,还广泛传授大悲心陀罗尼神咒、准提神咒六字大明咒、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等密咒,并且常常亲书梵文六字大明咒、弥陀佛往生咒等赠送有缘。

由此可见,天台宗历来就有显密圆融的优良传统。

二、天台密法的特点

天台宗不但是佛法理论发展到了极致的宗派,而且修持方法也臻至圆熟的顶巅。其“教观双美”——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显密圆融”——修持方法包容一切的特点,可以说是佛教其他各宗难以企及的。

那么,从天台宗的角度看待密咒的修持,如果以治病、发财、求官、求神通等世间发心而修持密咒,只是世间法而已,并非解脱道。

以求解脱之心摄持,以析空观而修持,此为天台宗藏教之密法;以菩提心摄持,以体空观而修持,此为天台宗通教之密法;以菩提心摄持,以次第三观而修持,此为天台宗别教之密法;以菩提心摄持,以一心三观而修持,此为天台宗圆教之密法。所以,天台宗藏通别圆四教判摄一切教法,罄无不尽,包含一切显密教法。

而天台宗本身所主张的密法修持的特点则是:

比较注重忏悔业障,以及守持清净戒律。《准提三昧行法》行纯范骧之序言中云:“经说念诵观行供养次第。先须受持禁戒。坚固不退。心不散乱。方许入此法门。”

仪轨形式上类似密宗金刚乘事部的修法,比较注重外在坛城的庄严,供养的丰富,以及身心的清洁。这样能够迅速地累积福德资粮,并且比较容易引发行者的虔敬心。

以上两点也比较容易让广大信众产生信心,不容易产生邪见。广大信众对密法产生邪见最主要的原因,是修持密法的僧人往往戒律不清净,饮酒、吃肉、有女人,等等。

天台密法的核心精髓则是,以天台圆教的究竟见地——佛之知见来修行殊胜的密法,故可得事半功倍之效。众所周知,唐密为主的汉传密教内容非常广博,也比较复杂,其见解在日本东台二密各有不同说法。日本天台密教就有“圆密一致”之说。天台密法在见地上,与金刚乘之巅峰大手印、大圆满比较类似,故而是比较殊胜的。

关于天台圆教见修之殊胜,灵峰蕅益大师在三十二岁时,“拟注《梵网》,作四阄问佛:一曰贤首宗,二曰天台宗,三曰慈恩宗,四曰自立宗。频拈得天台阄,于是究心台部”。了知天台一宗“教观双举,信法两被,故能超贤首、慈恩诸教之观道寥寥;亦胜曹洞、临济等宗之教法贸贸”之殊胜之处,认识到“我禅门之病,非台宗不能救耳”。而且在研修台宗后,由衷地感叹“古云:台教存则佛法存,台教亡则佛法亡,非欺我也!”是故,天台圆教的见修确实是无与伦比。

天台秘法(资料图)

关于天台圆教与大手印、大圆满见地的比较,另文再述。

综上所述,天台密法是一种比较注重净障积资、守持清净戒律、形式庄严、见地究竟——以圆教佛之知见摄持的殊胜修法。是故天台祖师云:“依之修证,得道如林。”历代成就者是非常多的,文首已经举例,这里不再赘述。

三、天台圆教和准提密法融合的典范——《准提三昧行法》

《准提三昧行法》之作者天溪受登大师(1607—1675)字景淳,号幻依。秀水(浙江嘉兴)郁氏。薙落于硖石广惠寺。受沙弥戒于天童密云。圆具于曲水古德。得法于龙树桐溪。年三十四,住仁和天溪大觉庵。专心讲忏,寒暑不辍。有《摩诃止观贯义科》《准提三昧行法》《药师三昧行法》《大悲忏科》。(详见灵曜《随缘集·天溪和尚传》)

从灵曜《随缘集·天溪和尚传》中可见,天溪受登大师是当时一位了不起的天台宗高僧,对天台教观有很深的学修,为弘扬天台宗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且,大师弘法的重点是“讲示显密教部隐深宗旨”,并且所著大多有关密法,“著有药师行法、准提行法、大悲忏科、瑜伽诠次并注”。

天溪受登大师所造的《准提三昧行法》是天台宗准提修法仪轨,是天台圆教和准提密法融合的典范,以天台圆教的见地——佛之知见来修持准提密法,非常殊胜。

此《准提三昧行法》忏法仪轨,是用以净除罪障、证悟实相的。准提密法本身是非常强有力的净除罪障的法门,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名著《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四力忏悔,说到净罪之相时,也专门引用了《准提经》的原文。

《准提三昧行法》仪轨具体分成以下五大部分内容:

【述劝修第一】

讲述无论出家在家行者,如果能够修持准提密法,就可以获得世出世间的一切成就。

【明受戒发心第二】

首先要守持清净的戒律。“是知欲入道场。必又重严戒法。所谓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此先佛明诲。极宜奉重也。”

其次要发起无上菩提心。菩提心者,为四弘誓愿,及空性胜义菩提心。

【定行人及日期时数第三】

须请教授阿阇梨(上师善知识),确定同修人数,以及修多长时间,都需要事先确定。“今约法审机。定三七日。为一期精进修法。一七二七。增至七七。皆随人力。然是初修之程限耳。”一般二十一天为期,闭关修行。进入闭关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方便修行,制定共修的规则。

【出正修法第四】

这部分是真正的正行修法。

天溪受登大师并不取下三部密法之有相修法为主导思想,而是以“无生理观,实为前导。诸法性空,万行无作。圆因据为标准,大果取以指归”。“俾正修时。一以无生理观而融即之……自不同于专缘坛印为指归。偏守字声为究竟尔矣。”这与《大日经》卷七所说“甚深无相法,劣慧所不堪,为应彼等故,兼存有相说”之说法相契。

正行修法(资料图)

其中又分成十个次第:

一、严治道场

“先明治坛严像,次明结界。”布置庄严坛城,结界防魔也。

二、清净三业

“念诵仪云:于所在处,清净澡浴,着新净衣。于四威仪,发四弘誓。于一切事,心不散乱……大要身论开遮。口论说默。意论止观也。”

此清净身口意三业也。

三、三业供养

“严持香华,如法供养。”此累积福德资粮也。

四、请三宝诸天

迎请本尊以及眷属莅临。“念诵仪云:准提佛母,并八大菩萨,及诸圣众,眷属围绕。不离本土。来至道场。空中而住。受我供养。”

五、赞叹申诚

“今取龙树持准提明藏偈,用以赞之。”

六、作礼

于“能礼所礼性空寂”中而对本尊、诸佛菩萨作顶礼。

七、持咒

于了义究竟之见地中三密相应而持诵真言大准提陀罗尼。

其见地者,“此真言道,广大圆融。实相无相,离诸分别。性同虚空,具足三德。不纵不横,平等遮持,为功德聚。诸佛于此,不动如如。百六十心,善超无碍。而诸众生,不自证得,无明随顺,三有沦胥,犹持火烬,旋转不停,揆厥所由,见闻为咎。故我准提如来,悲生无际,从本垂迹,三密顿化,迹从本垂,九字齐彰。契理地之智色,发教门之声缘。称体宣流,结成梵字。欲令众生,开妙觉之知见,成本然之智身。即此见闻,而非见闻。法界色声,同一究竟。夫第一义理,本无声字。而声字能事,为一理门。缘声入智,因字尽性。离乎声字,亦无解脱。今之行者,标心立行,破障显理。若不布字缘声,入三摩地,无由就路还家,从因证果。故此修法,随立二门。即缘声布字持,与入三摩地持。龙树名此为有相持,无相持也。无相持,至第十章明。有相持者,详此声字,并是色法,通为教体。马鸣云,色性即智,说名智身。天台谓之念法门身也。”

八、修行五悔

即忏悔、劝请(请转法轮)、随喜回向、发愿。

九、行道旋绕

“举足下足,不住行相。”于空性之中旋绕,念诵佛菩萨本尊圣号。

十、入三摩地

“行者礼忏讫。应出道场。别于一处。身就绳床。入三摩地。”安住于禅定之中,“即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即画一〇相。随而思惟字母种性相义。

唵是一切法本不生义。亦是三身义(此是不空译。据果义也)又流注不生灭义。亦是最胜义(流注。即微细烦恼。此金刚智译。据因义也)。

折是无行义(金译)。又一切法不生不灭义(不译。此以寂止为行)。

戾是无相义。

主是无起住义。

戾是无垢义。

准是无等觉义。

提是无取舍义。

莎婆(二合)是平等无言说义。

诃是无因寂静。无住涅槃义。

此〇明相。”

在这部分的修法中,天溪受登大师提出把准提心咒的九个字,即“嗡折戾主戾准提莎婆(二合)诃”和天台圆教十乘观法相结合而修持。

“此九梵字,与今家十乘,更无差忒。言十乘者,初观不思议境,二真正发菩提心,三善巧安心止观,四破法遍,五识通塞,六调适道品,七对治助开,八知位次,九能安忍,十离法爱。今辄释其意。真言九字,即依不思议观境,发菩提心等九法乘也。以初〇相,是其理境,圆明绝待,本不生灭,无行,无相,无起,无垢,无等,无取,无言,无住。然九字真诠,相由以进。由本不生,即得无行。以至由无言说,即得双忘因果,般若相应。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入胜义实,则证真如。无断无续,圆转无端,是为初旋陀罗尼门。〇相如车体,方便如具度。若能如是修行,定慧现前,证地波罗蜜,疾至无上正等菩提。故知〇相与九梵字,十乘意备。”

又“今之观法,显密圆修,仍有二种,谓有相无相。有相显法门身,前已略明。无相观实相身者,初〇相是不思议境。秪就一念,炳现圆明。虽具十界百界千如,不生不灭,亦非因果。法界一实,平等如如。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秘密示,及显了诠,皆不可以识识,乌得以言言,是为不思议〇相也。

字(唵)是发菩提心者,既深识圆明不思议境,复思一切众生念念皆尔,知一苦一切苦,自悲昔苦,悲他亦然。即起大悲,兴两誓愿。一切法本不生故,度本不生之众生。流注不生不灭故,断不生不灭之烦恼。知一乐一切乐,我及众生昔虽求乐,不知乐因,今始方解,故起大慈兴两誓愿,学最胜无量法门,成三身无上佛道。如此慈悲誓愿,与上圆明境智,非前非后,同时俱起。故曰唵字布中,是为一切流注法本不生,及最胜三身义。

字(折)止观巧安者,上深达圆明境智,博运广大慈悲。今行行填愿,行即止观。须用不二止观,安于法性,使寂照不二。是行即无行义。又以寂止法安心者,诸法生灭,今体其实,生唯法性生,灭唯法性灭,常是法性,无不法性时。是一切法不生不灭义。

字(戾)是破遍者,理若未显,由三惑覆。当观此惑本空,观智亦绝。是无相义。

字(主)识通塞者,若着此能观,则于通起塞。识此通塞,则无起住义。

字(戾)是道品者,观虽无相,证由道品。品未调适,未离染垢。品次相生,是无垢义。

字(准)是对治助开者,蔽资理惑,不显真如。事度助开,见齐妙觉,是无等觉义。

字(提)是知位次者,乍息粗心,谓为深诣。若知圆位,免增上慢,不推圣境,是无取舍义。

字(莎婆二合)是能安忍者,名利眷属,三术离之。于违顺境,安然不动,是平等无言说义。

字(诃)是离法爱者,行上九事,过内外障。若起法爱,着静似因,无住风息,若离此爱,发真中道,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是为无因寂静无住涅槃义。

上根观境,即入初住,或内外凡。中根二至七,下根尽用。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统唯一实,故名真实相也。

此无相行,与上有相行,相须而进。若行立诵持,若却坐思惟,不思议〇观,未始暂离,是名依教修行。故前立布字法门,今示十乘实相,此十乘相,即所布法。既令依教修行。即名字修相。专注观行。成一切悉地。即观行修相。以方便慧。入胜义实。即相似修相。定慧现前。证地波罗蜜。乃至无上菩提。即分满证相。

又复行者未能修上二法。但当深信。断诸疑心。诵此陀罗尼数十万遍。先见种种罪灭清净之相。尔乃进此二法。自然任运流入。而无阻滞矣。故知初心习行。入门多种。妙悟之时。理应两舍。”

证悟境界(资料图)

通过这些方法来修行三摩地,就可以获得真正的证悟境界。

【分持明验相第五】

就是修行以后会出现什么效果,什么是灭罪的相,什么是获得成就的相,等等。

“持验之相,有乎二种。一者先行,二依法诵持。”

“先行者……若得种种诸灵异好梦。是下品戒根净相也。”

“次依法诵持有二种,一缘声布字持,二入三摩地持。是二求世间出世间悉地,无不成就。”

“初缘声布字持者,行者用陀罗尼九字,布安于身,即成以如来印八大菩萨所加持身。其身即是准提佛母,金刚不坏,灭除一切业障,积集无量福德。故诵满三十万遍者,即得金刚手菩萨摄往自宫。诵满六十万遍者,得见观自在菩萨,金刚手菩萨,多罗菩萨,随心满愿。若满百万遍者,诸佛菩萨为其说法,常得随从,亦得往诣十方净土,历事诸佛,亲闻妙法。又诵一俱胝遍者,不转肉身,往兜率宫。随弥勒菩萨,听闻正法,得不退转。或得无能胜菩萨,愿为说法。诃利底母,授与法药等。是皆行立诵持,不入三昧。”

“入三摩地持者,专注观行,入三摩地。端身闭目,澄心凈意。当于胸臆,炳现圆明,犹如满月。于圆明中,思惟唵等九字种性,入旋陀罗尼门。必当得见本源清净之心,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定慧现前,证入十地也。”

以上是《准提三昧行法》的大概次第,里面包括皈依、发心、顶礼、祈祷、供养、忏悔、持咒、观想、进入正定等内容。藏传密法中之前行、正行的内容都有所体现,具足解脱道次第所有的内容,是汉传佛教非常殊胜、非常有加持力的一个仪轨。

四、《准提三昧行法》与《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修法之比较

《准提三昧行法》在忏悔净除罪障、守持清净戒律、积累福慧资粮等方便上,以及结合观心而证悟解脱等方面是比较具有优势的。所以,天台宗历来有“得道如林”之说。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仪轨太过繁杂,修持操作比较困难,故后人少有学修的。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 出自:《大正藏》第46册No. 1955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 五台山金河寺沙门道[厄*殳]集]]的修法相对而言戒律比较宽松,要求不高,修法仪轨非常简单,这是为何这种修法后来被广泛传播,成为主流修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在世间感应上效果比较明显,以《了凡四训》中的袁了凡为典型的成功案例,对广大信众很是激励,所以受到信众普遍的欢迎。但是,它在出世间的证悟解脱方面的效果不是那么迅速、明显。是故,直至今日,《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的修法还是汉传佛教地区准提密法的主流修法。许多文献与网络上的信息都报导了大量准提法的感应事迹,不过,还是以世间感应为多。

关于《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灵峰蕅益大师在“答准提持法三问”[[[] 引自:《嘉兴藏》第36册No. B348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 古歙门人成时编辑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三]]中说:

问:显密圆通,不持斋戒,不忌腪酒,往往获应。何必别述此法,反令畏难?

答:大凡持咒,各有攸宗。五部既别,三类亦殊。圆通一书,附会夹杂,非金刚正印也。依持灵应,由人笃信力行所感。设以此而如法奉持,灵应岂止功名男女已哉。况近时持者多,而获应者少,不惟信弗笃行弗力,亦由法未善故也。然今依经所立结坛,持八关斋等法,不过为久积方便,尅期取效者设耳。非谓平日持咒,皆须如此也。

《准提三昧行法》行纯范骧之序言中亦云:

“经说念诵观行供养次第,先须受持禁戒,坚固不退,心不散乱,方许入此法门。今俗流带妻挟子,饮酒噉肉,缁素不分,混滥坛席,则严持戒律之难也。”

所以,不禁酒肉妻子,乃是佛陀对在家行者的慈悲方便开许,并非了义之说。如执此为究竟,则被彼所病矣。如能守持清净戒律,则成就更快、更大。

另外,准提修法中是否具备观心要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区别。《准提三昧行法》宝轮沙门明源的序言中亦云:

“至心诵持无不获益。如准提神咒,梵字无多,功效最胜。金刚智译本载之详矣。然咒属总持,即称秘密。要知总莫总于真性,密莫密于惟心。若见此心,融归性地,则罪无可灭,福不足生矣。受持者可不识观心之要,乃以缘坛印守字声为专务欤?”

《准提三昧行法》中以天台圆教十乘观法融入准提密法的修持,是极为殊胜的,这是天台密法不共的核心精髓所在。所以,灵峰蕅益大师等天台诸祖皆强调云:“观心为要。”

灵峰蕅益大师与天溪受登大师在准提修法的观点上基本是一致的。虽然蕅益大师的《准提持法》并未传世,可能会与《准提三昧行法》比较接近吧。

五、结论

灵峰蕅益大师《示巨方》云:

“盖台宗发源法华,法华开权显实,则无所不简,无所不收。今之弘台宗者,既不能遍收禅律法相,又何以成绝待之妙。既独负一台宗为胜,又岂不成对待之粗。”

可知天台妙宗,无所不简,无所不收。

“圆人受法,无法不圆”“举手低头,皆成佛道”。以天台圆教究竟之见地摄持,可以接纳金刚乘密法等秘密大乘的一切行持;也可接纳棒喝直指,乃至参公案、看话头等禅宗修行方式;亦可修习适合于社会大众的经忏佛事,自忏忏他,普及佛法,利乐有情;更可以修持净土宗观想、持名等四种念佛,乃至大众共结莲社求生西方净土。

所以,从历史上看,凡是不能与时俱进、契理契机、灵活地弘扬佛法的年代,都是佛教之日黯淡无光的时代。在诸法实相之融摄下,天台宗的修持方法却能够随着各个时代的不同机宜之需要,而产生沿袭和革新并进的修行弘法方式,这在历代大成就的祖师大德那里表现得尤其突出。特别是本文所列举的诸位显密圆融的天台祖师,更是其中杰出的典范,而天溪受登大师的《准提三昧行法》等天台密法仪轨则是其中的经典著作。从中可以看出,这些祖师对天台圆教见修方法的如实透彻的领悟和实修实证的功夫,了义圆融的见地以及开放的心胸胆识,都是很了不起的。这为今天弘扬天台宗为主的佛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故而,以天溪受登大师《准提三昧行法》为代表的天台密法具有许多不共的优点,是快速证悟成就的捷径道。

但是,因为后来天台宗的衰微,许多修法也少人继承、实修。而且,因为天台宗的仪轨都非常严谨而繁复,只有在寺院道场中才能进行修持。天台圆教之知见也非平常人能理解与悟入的,所以天台宗一些正规的修法都曲高和寡,普及性比较差。

所以,如何继承天台密法的优良传统,又能做到仪轨简单容易修持,见地阐述清晰明了,做到“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这样就能将天台宗的精髓发扬光大,并且利益无量众生了。不过这个重任可能需要当代天台宗以及金刚乘的龙象们来荷担了!

参考文献

【1】《准提三昧行法》

【2】《灵峰宗论》

【3】《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

【4】《了凡四训》

【5】《大日经》

【6】《菩提道次第广论》

【7】《随缘集·天溪和尚传》

【8】《二课合解》

【9】《蒙山施食仪轨》

【10】《阅藏知津》

【11】《教观纲宗》

【12】《蕅益大师年谱》

【13】《摩诃止观》

【14】《天台大师略传》

【15】《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16】《炽盛光道场念诵仪》

【17】《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

【18】《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

【19】《佛祖统纪》

【20】《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

【21】《妙法莲华曼荼罗经》

【22】《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

【23】《方等三昧行法》

【24】《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25】《法华经述要》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一颗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的平淡、平和、宁静之心。学会平淡,便会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清淡的日子活出精彩;学..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一个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迅速的消业障送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是我在寺院一个法师给我的,他拜了很多遍,很管用的,地藏宝忏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一心顶礼..

编者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佛教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绝非我们的肉眼所看到的那样。这一篇嘎玛仁波切的开示,依据佛教的理论详细讲述了人死后最初阶段的生命流转历程,恐怖..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