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信解行证


教有信解行证四门。

问:即心即佛,不外驰求之理。信得及,见得彻了为便。随缘消业,不造新殃,任运腾腾,以待夫识乾自得耶?为当更起疑情,穷参力究,以求妙悟耶?

答:信得即心即佛及,只是空信,须要行证。若无行证,徒信无益。岂有但以信字便为了彻耶?古人云:先悟后修,是则悟后正好修行。古德云:学人但得一念顿契自心,是为妙悟。尚有八识田中,无量劫来恶习种子,名为现业流识。既悟之后,即将悟得道理,二六时中,密密绵绵,净除现业流识,名之为修。不是舍此悟外,更有修也。净除现业,乃为随缘消旧业,全仗悟之之功,乃能有力净除恶习。若但空信,将何以消恶习乎?所云疑情参究等,正是净除现业工夫。若未悟时,须究业习流识起处。经云:静坐山林,观自心流注等。若已悟后,则恶习起处,一照便消,自然如红炉片雪耳。悟后消业,与未悟时工夫,日劫相倍,不可同日语也。

问:永明云,先以闻解信入,后以无私契同。一入信门,便登祖位。夫祖位甚深,闻解便可登乎?况云门已透法身,洞山必令尽识,是证非解也。兹解位称祖,当必有深义?

答:教有信解行证四门。其解有解悟之解,知解之解。若以闻信入,乃知解边事。若灵云睹桃华,香岩闻击竹,顿了自心。此解悟之解,一解便彻自心,即将解字吐却。所谓入此门来,不存知解,便称祖位。若闻他家屋里事,解得当为己有,岂可称为祖师耶?已透法身,若影子不忘,正堕识情,全存知解,是以古人不贵。若真实悟的,岂特解不称祖?所谓初发心时,即得菩提,岂可与知解者同耶?

问:古人云,不贵子之行履,只贵子之见地。又云,见地不明,堕落坑堑。今诸方解说有二:一说博学经论,依解名为见地;一说悟明后,方为见地。若学解为见地,何故宗门不许看教?若悟后方是见地,即今初心操履,以何法为见地,免离堕坑之患耶?

答:解为见地,有三种不同——有学解、有信解、有悟解。若从教上,或祖师公案上解得佛祖究竟处,不落枝岐。此虽是名见地,谓依地作解。其有未亲言教,但只决定信自心,了无一物,是为信解。若参究,一旦明本有,是为悟解。此三皆名见地。但依他解,多落知见障。信解如此,亦要操修以臻实证。其悟解虽一念顿悟,尚有无始微细惑障,亦要净除。是三种见地虽贵,若不行履,终难究竟。今古人所贵见地者,但就根器为本,非全不行履。古人一期之语,不可作实法会也。

问:印教曰,不向教上印证者,不得正知见,此和尚旧训也。然义路是宿习,宿习难消,如油入面。万一印处,有一丝意识,则悟者转落阴魔,资发邪见,为害匪细,幸揭关头!

答:老人寻常要修行人以教印心者,谓是为自己所知所见,一向无明眼人,指示邪正,要以佛经印正。如楞严楞伽圆觉经中,所说皆禅定工夫,悟心之要。将自心对照看,如佛所说,不如佛说。故云:以圣教为明镜,照见自心。不是将经中玄妙言句,回为己解也。如子所问者,正不知话头落处也。至若吾人种种心病,唯佛披露殆尽。如楞严七趣升沉之状,五十种阴魔之形。楞伽外道二乘之邪见,非佛细说,又何从而知惧耶?吾所谓印心者此耳。只要以教照心,不在义路、不义路。至若宿习种种,又不止义路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有一位师父在那儿参禅六年出家,是真空老和尚的徒弟,功夫很了得,比我大几岁,我就请教他:“您用功到什么程度,能否说一说?”他开始不肯讲,怕我们闹着玩,后来看我很有..

如何改变我们的命运?第一个叫“忏悔”,这不只是宗教的,你对着太太忏悔、对你的小孩子忏悔,都可以改变命运。什么叫忏悔?就是承认我们今天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的意..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结集三藏后的大约二、三十年,大迦叶忽然厌世起来,他想:“佛陀做了我的老师,像父母爱子似的,对我有如海一般深的大恩,我已为未来将大法流传,总算报答佛陀的恩惠于万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天王。四天大王。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见地,即知见、认识,见地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内在心灵及外在世界。在佛法修学中,见地是一切言行的指导。“见地”一词,较早见于《大智度论》卷七八。其中说声闻、缘觉、..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