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的现世感应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性,含虚空世界,故无所不在。是以一切众生举意动步,皆在佛之性中。至心恳切,无不应验。故此卷叙现世感应

一、见杀生念佛得福

《观音感应记》云:饶州军典郑邻,死至阴府,以误追来,放还。阎罗王告云:汝还人间,勉力为善。汝见人杀生,但念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彼得受生,汝亦得福。由此推之,足以见念阿弥陀佛,诚可荐拔亡者,可增延福寿,不特身后生西方而已。

二、陈企念佛却鬼

予同郡望江陈企,尝妄杀人。后见鬼现,企畏惧,急念阿弥陀佛,鬼不敢近。企念佛不已,鬼遂不现。后常念佛,临终坐化。后半年,附本家孙女名妙光,云:我因念阿弥陀佛,已生极乐世界。举动言语,一如平生,亲戚相知皆来看,至两三日,家人云:惜乎你在生时,不曾传得喜神供养。企遂现,俨然如平生,唯面带少颜,盖西方长生不老。其头如佛之螺髻,盖成佛之渐也。望江士人周宪叔为予言之。

三、邹宾王念佛梦觉

予尝劝镇江士人邹宾王以西方说,且言若无闲暇,但早晨合掌向西,念南谟阿弥陀佛十遍,亦得。宾王信之,其夜遂梦与一士人同赴法,正恐惧间,遂念阿弥陀佛至十声乃觉,岂非佛以此坚其信心乎?

四、张继祖念佛荐亡

予尝与镇江士人张继祖言西方事,继祖信之。其乳母死,多为念阿弥陀佛追荐。一夜梦其乳母,借背子衣之,来谢继祖而别去。此念佛追荐之效也。

五、刘慧仲念佛安寝

予旧相识刘慧仲,湖州长兴人,以夜梦多恐惧,予劝以念阿弥陀佛。慧仲至诚高声,念一百八遍,当夜遂安寝。次日如前念诵,自此皆得安寝。以此见佛力广大,无所不可。此予序所谓安静形神者也。

六、阮嫂念佛眼明

予同郡怀宁县营田庄,有阮念三嫂,患两目,将盲。常念阿弥陀佛,遂得开明。此予亲见之。

七、阎罗王劝蒋婆念佛

镇江金坛县株林村蒋婆,年七十许,死至阴府,命未尽当还。阎罗王问云:汝能念经否?对云:不能。王云:汝不能念经,但念阿弥陀佛。既放还。蒋婆谓阎罗王教我念佛,更无可疑,故常念此佛名,近百二十岁方终。其生净土,定可必矣。岂非以其念佛而又延寿乎?何其寿之多也!金坛士人张延芝为予言之。

八、邵安抚念佛脱难

晋江邵彪,字希文。为士人时,梦至一官府,人皆称安抚。彪自喜曰:岂非予及第后作安抚乎?行至前,见一官员,问云:汝知汝未及第因否?对云:不知。令引彪去看,见一大镬煮蛤蜊,见彪乃作人声,呼彪姓名。彪遂念阿弥陀佛,方念一声,蛤蜊皆变作黄雀飞去。彪后果及第,至安抚使。以此见杀生阻人前程,不可不戒。又见佛力广大,不可不敬。官职自有定分,不可苟求。

九、念佛风疾不作

予近附舟至镇江,闸中阙水不能行,乃于金山借四经,即《阿弥陀经》也。欲校勘刊板广传,举笔之时,右手有风,其指自掉,写字不便。予乃举指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数声,祷告乞除风疾,以成就写此经。祷毕,指遂不掉,以至终帙无恙。以此见佛与菩萨,只在目前,但人信心不至耳。

十、梦中念佛脱恐惧

予于梦寐中有恐惧时,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未尝不即安稳,或即觉醒。足以见佛与菩萨,威神之速如此,但办信心,效无不应。

十一、念佛屋不压死

有一老妇双瞽,令小儿牵行,常念阿弥陀佛。一日,息于旧屋之下,屋忽倾倒,小儿走去,老妇在下,乃有二木相拄,护于老妇之上,得不压死。此念佛之效也。妙定居士为予言之。

十二、念佛痁疾遂愈

有官员李子清,寄居秀州,颇好道家,尝从学于予。前年久苦痁疾。予告云:但恐子清不信,若信之必效。予乃授以一方,令临发时,专念阿弥陀佛,而服此药。子清从之,其日遂愈八分,次日复如是,遂全愈。子清由是笃信佛理,常以《净土文》置于袖中。

十三、念佛痼疾皆愈

梁氏女两目俱盲,念阿弥陀佛三年,系念不绝,双目开明。又冯氏夫人亦念佛,久病遂愈。见第五卷。

十四、绣佛舍利迸出

赣州廉中大夫恭人,绣丈六身阿弥陀佛。绣方及半,舍利迸出。其亲戚郑逢原为予言之。

十五、佛像常有舍利

真州钟离少师宅,自任氏夫人修西方,雕阿弥陀佛像,长四寸八分,龛饰甚严,常顶戴行道。其像眉间常迸出舍利,大如黍米,光彩照人。出《宝珠集》。

十六、梦佛遂得聪辩

隋慧思禅师,因梦阿弥陀佛与之说法,其后聪辩过人,祥瑞不一。出《往生传》。

十七、念佛治病得愈

近年秀州一僧,常念阿弥陀佛,为人治病。有病者请往,常得痊愈。秀州人皆能言之。

十八、念佛孙儿免难

予乡村落间有一老人,每有事,必合掌至额,念阿弥陀佛。其孙儿方二三岁,因随母至田野,忽失之。老人寻访不见。后数日,人告云:在溪外。果寻得之。见足迹遍于滩上,其溪甚深,不知此儿何缘过彼,又久而无恙。人以为其祖至诚念阿弥陀佛所感也。

龙舒净土文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关于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