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学会吃亏


现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为自我的一种延伸,对子女很是溺爱。

不仅对子女与生俱来的不好习性不加以管束,甚至教育小孩去竞争,不能吃亏、上当。逐步养成了小孩从小就好乐钱财、好贪便宜的习惯。

他们以为占便宜、一切都占为己有,就可以保住家业,让他家里的富贵可以保持多少代。殊不知适得其反,正好使他现世的业障会现前,未来的果报更不美妙。

你看看现在我们中国社会的小孩,确实很贪。在对美国高中生和中国高中生的问卷调查里谈到,中国的高中生把权势和财富作为他人生追求的目标;而美国的高中生还把真理和智慧作为排在前二名的价值目标。

为什么中国社会的青少年会有“追求权力和财富”这样的价值观?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从小给他所灌输的东西,这很不美妙,这是不信三世因果的一个产物。

现在的青少年一代都很世俗化,我看到一个材料:大一的学生一报到就去请学生会的主席、副主席吃饭,想谋取学生会的一个小岗位。

他都没有想到,到了大学怎么来完善自己的学问,却搞人际关系去了。说明从中学、高中开始他就有这种心理准备。哪能一报到就做这样的事情呢?

我们念大学的时候比现在单纯得太多了,哪有这些事情。所以我们要检讨我们对小孩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好,社会教育又只是注重知识技能,我们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谈起中国的教育,实际上我们要深刻检视。现在社会上的有识人士也在思惟这些问题。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让小孩能够吃亏,吃亏是福。要帮助一切人,不能给同学解答一个数学题,都要同学的钱。五块钱解答一题,十块钱解答一题,这样会很麻烦的。

缺乏因果教育的人,就怕吃亏,处处想占便宜。这就间接地给国家社会造成了无限的负面影响,这种小孩长大了可就麻烦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若是会用,烦恼就是菩提。若是不会用,菩提就变成烦恼。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这是至理名言,万物由心生,由心导。心平气和,没有暴戾之气,灾难自然就会远离;意念坚定..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每一个娑婆诃,都有六种意思;所以你记得,无论在任何的咒上,有娑婆诃,就有这六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成就..

浅谈“禅定”初修——唐安古寺居士学修心得篇吕军涉足佛教的人,一听到“禅定”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总以为那是别人的事,自己没那个天份。今天,我们来一起揭开神秘..

问:阿弥陀佛!弟子的功课是早课《地藏经》或地藏菩萨圣号,晚课持大悲咒,在《大悲心陀罗尼经》里边说到: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访广钦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说:“你有没有在修行啊?”居士回答:“有啊!我每天早上拜佛一个钟头,晚上也拜一个钟头,每天要拜佛好几百拜,念佛好几百声..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