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奉劝白玛奥色: 不修行啥也不“士”


“白玛奥色”吴达镕

吴达镕声明原文

沸沸扬扬的“张铁林坐床”事件以央视《新闻1+1》栏目起底其上师吴达镕(白玛奥色)的身份而尘埃落定。随着四川、青海藏区民宗局,事件所涉寺院及活佛的一份份公开声明,昔日笼罩在吴达镕先生头上的一个又一个光环层层褪去。

12月8日,吴达镕先生也发表了一份声明,称辞去“所有职务、头衔、荣誉和认证”,以后以一个“瑜伽士”的身份,“潜心修行,利乐有情”。看了这份声明,笔者不禁哑然。对吴达镕先生来说,修行或许才刚刚开始。

从“活佛”退居“瑜伽士”,媒体的层层揭批,也许倒逼吴达镕先生的自我认知回落人间,但其自居的“瑜伽士”一称对佛教造诣的要求之高,并不亚于“活佛”、“上师”等名,也并非在家人披一个红白相间的披单、留些长头发就可以自称。

在藏传佛教中,“瑜伽士”是指明心见性、证悟“诸法实相”和“轮涅无二”者。瑜伽士并非仅仅指在家人,出家人中也有很多瑜伽士。而那些显现在家相的瑜伽士,他们虽然过着在家人的生活,但是不沉溺于世间的欲乐,而致力于佛法的弘传,于身、口、意三业丝毫没有瑕疵,如古时的维摩诘居士,当代的措布多洛尊者,现在的萨迦法王等,这些人才称得上是瑜伽士。

戒律的角度说,瑜伽士要守的瑜伽士戒,甚至比佛教具足戒僧人持守的250条比丘戒还要严格。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这些戒律,只有在语言、行为上违犯戒律要求才算犯戒,而瑜伽士的戒律则对心念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念头上违犯戒律都算犯戒,所以瑜伽士的戒律也被称为“心戒”,这是最难持守的。正如多杰喇嘛在脸书上所说的:那些执著于世间法,沽名钓誉者,最好不要玷污“瑜伽士”这个词。

吴达镕与明星弟子张铁林、吕良伟

作为一名佛教徒,在这里也真诚奉劝吴达镕先生一句,千万别以为自己放下“活佛”、“法王”的头衔,换一个“瑜伽士”的高大上头衔就能体面结束此事,然后潜心佛法了。如果不断除世间八法,不彻底放下面子,要做一个入门修行者都是很难的。

何谓“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作为凡夫来说,愿获得利养,不愿遭受衰败;愿获得快乐,不愿感受痛苦;愿获得称赞,不愿被人讥讽;愿获得荣誉,不愿遭遇诋毁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修行人没有平息这世间八法,身陷重重欲望之中而求解脱,无异于希求龟毛兔角一样了不可得。

学佛的人都知道佛陀的亲戚提婆达多,他从小就跟着佛陀共习诸艺,其技优异,常与释尊竞争。佛陀成道后,他随佛陀出家,于十二年间善心修行,精勤不懈。后因未能得圣果而退转其心,渐生恶念,欲学神通而得利养,佛陀不许,遂至十力迦叶处习得神通力,受摩揭陀国阿阇世太子之供养

后来提婆达多愈加憍慢,欲替代佛陀领导僧团,且未得佛陀允许,便率五百徒众脱离僧团,自称大师,制定五法,以此为速得涅槃之道,遂破坏了僧伽之和合。其果报也很惨烈——命终之后,直接堕入地狱,在地狱中受苦一劫。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贪图名闻利养的佛陀亲属尚且果报惨烈,更况末法之中,愈加贪恋物质名利的凡夫众生?这些都需要我们好好思维,言行中谨慎对待因果。如果为了贪图名闻利养而自谓“修行”,犯下大妄语,未证言证自称导师,甚至自建团体,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出现。

佛陀说过:“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吴达镕先生从莫扎仁波切处接受过灌顶传法,因此仁波切与他至今仍有师徒关系。在个人声明的最后,莫扎仁波切殷殷劝导“吴达镕先生今后走入正途”,这不单是一位大活佛的慈悲心怀,更是佛法僧三宝的慈悲音声。

诚如释迦牟尼佛为堕入地狱的提婆达多授记未来还会成佛一样,吴达镕先生只要真正从此中警醒,从此看清世事的无常翻覆,放下栈恋名利的欲念,精勤闻思修法,日后还是会在佛法修行中有所成就的。也祝愿追随吴达镕先生的信众早日奉信正法,得遇明师,共证菩提。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一个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迅速的消业障送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是我在寺院一个法师给我的,他拜了很多遍,很管用的,地藏宝忏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一心顶礼..

编者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佛教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绝非我们的肉眼所看到的那样。这一篇嘎玛仁波切的开示,依据佛教的理论详细讲述了人死后最初阶段的生命流转历程,恐怖..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二谛是佛教关于认识和真理标准的重要学说,曾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二谛,指两种真实或实在的道理,它包括真谛和俗谛。真谛指佛教的真理,又称“胜义谛”或“第一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尊胜佛母心咒》教念及功德利益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关于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新闻资讯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新闻资讯。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