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答:觉悟的条件是什么?


问:觉悟的条件是什么?

 净空法师答:自古以来,觉悟的人不多。在净土宗,东晋庐山远公大师的时代,只有一百二十三人往生,这是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最多的一会。而在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会下开悟的,也只有四十三人。从这些地方,我们很清晰的明了,觉悟的人不多。什么样的人能觉悟?彻底牺牲自己利益的人能觉悟,如果对世间名闻利养放不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不下,恩怨的情执放不下,就不可能觉悟。真正觉悟之人,并非要特殊的天才。释迦牟尼佛会下的周利盘陀伽是愚钝之人,他在世尊会下时间不长,亦能证阿罗汉果,原因就是他能放下

我们在多生多劫之前,就曾经学过佛,遇到佛菩萨供养过佛菩萨,种植深厚的善根。为何不开悟?病根是我们的情执没有彻底放下。彻底放下情执之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常听说「为民服务」,此范围小,这只是十法界里的人法界。而为一切众生服务,此范围大,除了人之外,其它的九法界都包括了,这个心量多伟大!决定没有自己,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为众生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此理很深。

若只为自己,不肯为人、为众生,这是迷惑颠倒,迷失了自性,还害了自己,就是害自己生生世世永远不能脱离轮回;说得再明白点,永远不能脱离三恶道。应当要晓得,我们生在人、天两道很幸运,但时间很短促,佛经上的比喻说,我们是出来旅游的,三恶道是故乡,所以在三恶道的时间长。这是什么原因?自私自利造成的,贪图世间五欲六尘享受造成的。所以为自己是害自己,为众生才是真正利益自己。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迷在六道、迷在情欲之中的人不懂,也不会觉悟。

今天我们非常幸运知道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对于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才能体会到几分。也开始渐渐醒悟过来,能够学习佛菩萨,舍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以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布施供养,无条件的帮助一切众生,这样的人才会觉悟,才会开智慧。智慧与烦恼是一桩事情,迷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没有放下自私自利的时候,我们的智慧都变成烦恼。若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放下自私自利,无量无边的烦恼马上就转变成无量无边的智慧。佛经上讲:「烦恼即菩提」,菩提是智慧;「生死即涅盘」,这是一桩事情。佛菩萨何以有智慧?佛菩萨没有自己,只有众生,念念为一切众生,这就是佛菩萨;念念想到自己的利益,这种人就是凡夫,佛菩萨与凡夫的差别就在此地。我们真正清楚、明白了,在学佛过程当中,才能做到「转恶为善」,这是第一个阶段。

我们从第一个阶段,提升到第二个阶段「转迷成悟」;希望再提升到第三个阶段「转凡成圣」。何谓凡圣?虽然转迷成悟了,但是还无法脱离六道轮回,那还是凡,脱离六道轮回才称作圣。六道以外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此四种人是小圣,这还在十法界。佛法有小乘、大乘,这是小乘的圣者。超越十法界才是真正的大圣,即《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大圣的观念跟小圣不一样,小圣慈悲、爱护、服务的对象,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所以他的心量是三千大千世界。大圣的心量更大,是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剎土里的一切众生,为他慈悲、爱护、服务的对象,这就是佛法讲的大乘。超凡入圣是世尊、诸佛如来教导我们真正的目的,是希望我们作大圣,而非作小圣。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大圣的心量。这两句话,虽然读的人、念的人很多,但心量还是放不开,还是不能脱离自私自利,只是用这两句话来赞美释迦牟尼佛及诸佛如来,这两句话永远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这是我们的过失。这两句是真实话,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的心量,都是包虚空法界的。由此可知,遍虚空法界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本有的心量。佛说我们迷惑了,把这么大的心量迷失了,现在变成很小的心量,连两个人都容纳不下。听人家造谣、毁谤,就几天都睡不着觉,这个心量多小!

我们学佛学的是什么,自己要知道。上根人拓开心量,中下根人改过迁善,从事相上逐步改正自己错误的行为、想法、看法。上根利智之人从根本修,根本是观念,即现在学术里讲的人生观、宇宙观;观就是看法,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从根本修是将过去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立刻扭转过来,与诸佛菩萨同一知见,《法华经》上讲的「入佛知见」。只要观念转过来,思想、见解、言语、行为全部就转过来了,这是佛家讲的上根利智。

上根利智之人毕竟是少数,我们能否做到上根利智,佛明白的告诉我们,这个没有难处,总在遇缘不同。实在讲,虽然说没有难处,但还是有条件的。第一是名利心要看得淡,日常生活容易满足,粗茶淡饭的生活能过得很自在、很快乐,这是好条件。第二是要遇到善知识,或者没有遇到善知识,能遇到佛法,喜欢读经。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长时熏修,钝根也会变成利根,愚痴也会变成智慧,周利盘陀伽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我们要想在一生当中,熏习成上根利智,只要依照佛的教诲去做,向古大德学习,他们在一生当中能成就,我们在一生当中也能成就。所以,只要愿意过最低水平的生活,再加上一个「好学」就行了。好学一定是向佛学习,向菩萨学习,向祖师大德学习,这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烦恼少,智慧开;烦恼断了,智慧就圆满。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爱心,圆满的服务,佛家称作大圆满。这样的人是少,正是善导大师所说的遇缘不同。我们今天很幸运,因缘具足,所以希望同修们要认真努力,我们一切为法界苦难众生,我们不成就,他们就多受一天苦;我们早日成就,早日为他们服务,他们就早日脱离苦难。要常存此心,勉励自己,勇猛精进,才能圆满菩提。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一颗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的平淡、平和、宁静之心。学会平淡,便会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清淡的日子活出精彩;学..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一个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迅速的消业障送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是我在寺院一个法师给我的,他拜了很多遍,很管用的,地藏宝忏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一心顶礼..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