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憎会」与「爱别离」


现代社会的人际网络愈来愈复杂,关系也愈来愈疏离淡泊,于是很多人都想远离尘嚣过隐居生活。但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单独生存并不太可能,因为我们一出生至少就与父母、家庭和家族产生了关系,长大以后在社会上求生存,同样也离不开人群。而人与人之间,彼此互相需要,也互相提供服务。所以,在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之中,总是和别人在一起,无法完全脱离社会关系而离群索居。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人间」,释迦牟尼佛就是体会了人间的各种痛苦、烦恼,才悟道成佛。事实上,佛法所说的「八苦」中的「怨憎会」与「爱别离」,就是两种来自人际关系的痛苦,这也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

「怨憎会」,是指互相憎恨的人老是冤家路窄,常常见面。例如搬了新家之后,却发现隔壁邻居正好就是你昔日的冤家;或是出差开会的时候,心中才在想着,在这里应该不会遇到多年不见的冤家,没想到在会场里,第一个接待你的人就是他。

这是很奇妙的事,通常我们总是希望避免遇到讨厌的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是如此。其实,人与人之间就因为有缘,才会变成冤家。在还没有把彼此的恩怨化解以前,就会常常遇在一起,彼此互相折磨。因此,在面对怨憎会之苦时,我们应该要主动向对方道歉、认错,并且好好地与他沟通。唯有面对误会,才能真的化解。

至于「爱别离」,就是指彼此相亲相爱的人,却相隔千里而不能相聚,甚至天人永隔。每个人都有亲人以及所爱的人,当情感互相依恃的双方分离时,都会让人感到相当不习惯和痛苦。特别是当其中一人先过世时,另一个人就像是失去伴侣的孤雁一样,那种情况是非常凄惨、悲哀、痛苦的。

然而,这种凄惨悲哀究竟是谁造成的呢?曾经有一位太太因为先生过世而痛哭流涕,我问她:「妳哭得这样伤心,究竟是为了谁呢?」她回答:「当然是为了我先生!他抛下我就走了,剩下我一个人孤伶伶的在世界上,实在太残忍了。」自己的先生都已经死了,还说他残忍,可见她并不是真的为了往生者而哭,而是为了自己失去丈夫而伤心,这就是以自我为出发点而产生的痛苦和哀伤。

所以,当我们面对亲人的死亡,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感到悲伤的原因,究竟是不是自私心在作祟?如果真的是为对方设想,就该明白人死不能复生,哭泣不但帮不上忙,倘若亡者有灵,反而徒惹对方伤心。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多为他念佛回向,并且诚心祈愿他能够往生西方。

另外,如果亲人是为了读书、求职或发展前途而远离家门,那就更不应该感到悲伤,而是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来支持他。

无论是「怨憎会」或「爱别离」,都不要因为自私的想法而让自己受更多的苦。唯有承受得住与亲爱的人分离、勇于面对做人的难处,放下层层的自我执着,才能使我们在人生及修行的道路上走得更洒脱自在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若是会用,烦恼就是菩提。若是不会用,菩提就变成烦恼。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这是至理名言,万物由心生,由心导。心平气和,没有暴戾之气,灾难自然就会远离;意念坚定..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每一个娑婆诃,都有六种意思;所以你记得,无论在任何的咒上,有娑婆诃,就有这六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成就..

浅谈“禅定”初修——唐安古寺居士学修心得篇吕军涉足佛教的人,一听到“禅定”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总以为那是别人的事,自己没那个天份。今天,我们来一起揭开神秘..

问:阿弥陀佛!弟子的功课是早课《地藏经》或地藏菩萨圣号,晚课持大悲咒,在《大悲心陀罗尼经》里边说到: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访广钦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说:“你有没有在修行啊?”居士回答:“有啊!我每天早上拜佛一个钟头,晚上也拜一个钟头,每天要拜佛好几百拜,念佛好几百声..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