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真人的三个标准,很简单,绝大多数人却做不到


公众号后台回复“问道南师

获得今天与你有缘的一段“南师嘉言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庄子说,得了道的人就是真人,到达真人这个境界“有真知”,那是真智慧...

“何谓真人?”什么叫得道的真人呢?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逆”就是迎,“寡”就是少。“不逆寡”就是顺其自然。

通常一个人的心理,从小孩开始,分糖也好,吃奶也好,都贪多的;真正得了道的人,少就少一点,就是刚才我所讲,乡下老太婆大哲学家说的“命嘛”!你怎么分得那么少?唉!我的命嘛!少就少吃嘛!无所谓,一切不贪求,这是“不逆寡”。

什么叫做“不雄成”?雄是英雄,自己觉得了不起,你看,我比你行吧!我就了不起,我就成功,这就是机心,用心打主意。

真人不打主意,一切的成功很自然,没有成功与失败的感觉,命嘛!就是这个样子,无所谓。

“不谟士”,谟同谋一样的;不谋就是不打主意。我们所有的人都打主意,想办法赚钱,想办法钻门路,想办法那样这样,乃至想办法修道,想拜佛多拜一下,罪业就少一点,都在那里打主意,都是做生意的思想。

“不谟士”就是不求;认为向上帝祷告罪就没有了,那是自己欺骗自己,这是谟士。

真人没有这三点,但这三点却是人生心理状况最严重的地方。

人会打主意,真人不会;人会自己觉得了不起,真人不会;人贪多无厌,不好的地方不愿意去,钱少了不干,或者你看不起我,我就生气,这些都是逆寡;真人不逆寡。

这三句话,现在的心理学发挥起来,就有三本大书了,古代很简单,三点而已。

“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

庄子说真人就是如此,做到了这三样,他也没有过错,纵然有过错也是无心的。

“过而弗悔”,有错过去就过去了,今天的事过去就过去了,没有后悔,没有追恋。

不像一般人为过去的事生气烦恼;当年我对他怎么样,他现在对我怎么样,那早过去了,那是去年,去年到现在三百六十五天,影子都找不到了。

人大半的烦恼都是追悔过去,梦想将来;都在那里烦恼,不能把握现在。

生命只有现在,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来,你去想那些干嘛!现在怎么样?现在就在这里看书,就是很简单,心中就没有烦恼。

“过而弗悔”是两个观念,“过”,所犯的过错,也是无心而做的;“而弗悔”,没有什么,一切过去就过去。

“当而不自得也。”为人处世也有两个观念,“当”就是现在,现在也没有觉得什么了不起,过去不追,未来不妄想。当在现在的时候,“而不自得也”,也不想把现在抓住。现在是抓不住的,马上就过去了;这样是得道的人,我们都做不到的。

我们一般人的心理状况,都在三段里头追悔,追想昨天,瞎想未来,想要把握住现在,生怕把握不住,结果愈抓得紧,愈飞得快。

所以得道的真人,他没有这样,也就是《金刚经》上讲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庄子諵譁》东方出版社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

东方出版社“南怀瑾东方读书会”微信群,

我们一起问道南师365天。


 

南怀瑾东方讲堂

东方出版社南怀瑾项目组官方公众号

南师有声书喜马拉雅主播:南怀瑾大学堂

人生难题问南师

第一时间发布东方社南师新书、有声书消息

每日更新南师文章,我们一起问道南师365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南怀瑾东方讲堂

南怀瑾东方讲堂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南怀瑾东方讲堂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南怀瑾东方讲堂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南怀瑾东方讲堂。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