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润心 温暖助力成长


福建·漳州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这些回收来的

五颜六色的小纸片上

写上自己喜欢的一句好话

微不足道的东西经过自己的努力

也会变得这么精致,这么实用

“一公分”的感悟 

 志工为同学们准备素粽点心(摄影:陈建华)

3月21日,漳州慈济志工为南靖一中、四中、一职校的67位同学,举办新一学期的助学金发放。

一直以来风和日丽的天气,却在同学们快到时,又降温又下雨。担心同学们在路上淋雨着凉,志工赶忙烧了满满的一大锅姜茶备用。

一公分的铅笔

  垃圾山上的学校  

(视频截图)

影片《一公分的铅笔》和《垃圾山上的学校》,描写了甘肃省董岭乡小朋友如何珍惜文具用品,以及垃圾山上的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希望同学们了解幸福的含义,引导同学们珍惜自己学习的机会和资源。

 摄影 | 陈建华

小聪(上图)同学看到影片中董岭乡小朋友用一公分的铅笔写字很感动,她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董岭乡小朋友幸福多了,先不说要做什么大事,我们可以从保护环境,收集回收物做环保这些小事做起。”

“绿色”小书签 

 志工教同学们制作书签(摄影:吴德清)

志工魏玉珠(上图左)平常回收的一些物品,纸片、塑料片、装饰品,今天派上大用场。她教同学们用这些东西制作书签,变废为宝。

 志工把回收的纸卡发给同学们(摄影:吴德清)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这些回收来的五颜六色的小纸片上,写上自己喜欢的一句好话。“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同学们兴致勃勃制作书签(摄影:陈建华)

写好后又在纸卡边上贴上纸花或其它装饰,然后让志工用塑封机塑封上,再用红丝绳套上漂亮的小珠子,最后穿过书签上的小孔,一个精致的书签完成了。

 摄影 | 陈建华

同学们欣赏自己制作的书签都觉得不可思议,微不足道的东西经过自己的努力也会变得这么精致,这么实用,原来人们丢弃的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让爱滋养心灵 

林同学居住在离县城二十多公里的农村,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因病离她们而去,靠妈妈一人把她和姐姐拉扯大,生活不容易,但妈妈始终坚强乐观。四年前,她的姐姐成为慈济助学生,现在姐姐已是大一学生。

 林同学心存善念,每天奉献爱心(摄影:陈建华)

今天林同学用一个红色塑料袋包着自己每天节省下来的五毛钱交给志工,希望慈济能帮助更多的人。她说,每次颁发助学金感受很深,也想尽自已一份力去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不分你是否钱多钱少,哪怕自己有困难都可以去帮助别人,心存善念就可以去帮助别人。”

朱同学的妈妈这次也来参加助学金发放活动,三年来,慈济的帮助让她减轻了许多压力。她哽咽道:“慈济给我们资助很多,非常感谢!”她又提高了嗓音,挥动手臂,铿锵有力地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和在座的同学一样,能够把这份爱心用在学习上,以后也要把这份爱心奉献出去。”

 杨老师为同学颁发助学金(摄影:陈建华)

南靖四中杨荫菊老师带领同学们参加了好几次助学金发放活动,她用“专心、精心、诚心”三心,赞叹志工为发放助学金所做的准备工作。她深有体会地说:“慈济不仅做慈善帮助我们,更重要的是教导我们付出实际行动把善传递下去。”杨老师这样说,自己也是这样做,她坚持每日一善献爱心。

 志工恭敬地送上助学金(摄影:陈建华)

志工把助学金恭敬地呈上,这一份真诚的爱,缓解了助学生家庭的压力。志工温暖的陪伴,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看着他们一天天地成长,志工的心倍感欣慰,善的循环与传播,明天会更美好!

(文:陈建华 陈红卫 图:吴德清 陈建华 2021年4月福建南靖报道)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人心净化

社会祥和

天下无灾难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慈济资讯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