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手稿本——《盗戒释相概略问答》


文图 / 恭摘平湖李叔同纪念馆  王维军老师

弘一法师手稿本——《盗戒释相概略问答》

平湖李叔同纪念馆  王维军收集

       弘一大师于1939年春,移锡福建永春蓬壶蓬山之普济寺,闭门思过,依教观心,惕励自省。至1940年冬离开普济寺,此次掩关,共计573天。       

       此《盗戒戒相概略问答》手稿一卷,是弘一大师于1939年农历六月普济关内所书,其内容大多撷自南山、灵芝撰述中诠释盗戒戒相之义。稿本末页,弘一大师还抄录了唐代太贤法师和明代藕益大师偈语,自励励人。           

       弘一大师撰此问答本一卷时,正患眼疾,几不能视,书字更是困难,即便是数字行句之书写,亦需耗费多时。即便如此,弘一大师仍以工整小字,圆满成就《盗戒戒相概略问答》一卷,其利人之大慈悲心,感人至深。                       

 绪 言

  问:以何因故编辑是卷耶?
  答:昔尝发愿编辑《南山律在家备览》,以卷帙繁重,未可急就,故先撷取盗戒戒相少分,辑为《问答》一卷,别以流通。
  问:何故先辑此盗戒耶?
  答:道俗诸戒中,以盗戒戒相最为繁密。《僧抵律》释盗戒文,有五卷;《十诵律》四卷;《善见律》三卷;南山、灵芝诸撰述中,述盗戒者亦有三卷。盗戒戒相既如是繁密,若欲护持,大非易事!《南山律》中,颇多警诰之文。今略引之。
  《行事钞》云:“性重之中,盗是难护。故诸部明述,余戒约略总述而已,及论此戒,各并三卷、五卷述之。必善加披括,方能免患。”又云:“盗戒相隐,极难分了,有心怀道者,细读附事,深思乃知。”《戒本疏》云:“此戒人多潜犯,不谓重罪,但是粗心。故《善见》云:此第二戒事相难解,不得不曲碎解释。其义理分别,汝当善思。论文如此,临事可不勉那!”圣教明文,谆切若是。故先辑此戒相,亟为流通。

俾未受者应知慎重,必须预习通利乃可受持(受盗戒后,一刹那顷,若有犯者,即结重罪。不以其未及学习,而加曲谅。故须预学也)。已受者,急宜细读深思,勉力护持,未可潜犯。

  问:古德亦有专辑“盗戒”别以流通耶?
  答:有之。南山云:“有人别标此盗,用入私钞。抑亦劝诫之意。”惜此私钞久已佚失不传耳。
  问:今辑是卷,依何典籍为宗耶?
  答:专宗南山《行事钞》及灵芝《资持记》,并参用南山《戒本疏》及灵芝《行宗记》民南山《钞》与《疏》有互异者,今且专据《钞》文。
  问:今辑是卷,何以仅及概略未能详尽耶?
  答:今为初机,且举少分,粗示其概,以为著手研习之初阶。若详明戒相,广引文证,纸数当十余倍此,将来别辑《南山律在家备览》,广明其义,学者。幸进而披寻焉。
  问:下文所云,掌理三宝物等,应唯属于道众、今辑是卷,既专被在家,云何复列是等诸缘耶?
  答:近今在家居士,亦有暂管护寺院者,又有任寺中会计、庶务诸职者。故应列入,以资参考。

 问:南山律义,虽云分通大乘,然教限正属小乘。若依小教,受五八戒者,固应奉此行持。若别受菩萨戒者,或可不拘是限耶?
  答:唐代贤首《梵网戒疏》释初篇《盗戒》第六种类轻重门中,广陈犯相,与南山《行事钞》文大同。彼《疏》自设问答云:“问:凡此所引,多是小乘。云何得通菩萨性戒用?”答:“菩萨性戒共学,摄论明文。故得用也。”准是而言,若受菩萨戒中盗戒者,亦应奉此行持也。

      释 相

  问:何谓盗戒耶?
  答:盗戒本有数名,或名曰劫——强力直夺故;或名曰偷窃——畏主觉知故;或名曰不与取——谓主不舍故。今名曰盗——非理侵损于人故。
  前之二名,名则公私不同,义则两不相摄,若不与取,虽是名通,然于义中,有非盗之滥,故废前三名,唯标曰盗。既能概括劫与偷窃,复无非盗之滥也。盗是所观之境,戒者能治之行,能所通举,故曰盗戒。
  问:今释盗戒戒相,如何分门耶?
  答:南山《行事钞》分为三大科:一所犯境,二成犯相,

三开不犯今依此科,分为三门如下。

     第一门 所犯境

  问:何谓所犯境耶?
  答:凡六尘六大、有主之物、他所吝护者,皆所谓犯境。《戒本疏》中《随文别释》,至为繁广。今不详举也。

     第二门 成犯相

  问:成犯相中,依何而释相耶?
  答:南山《行事钞》先总列六缘,复随释五种。先总列六缘者:一有主物,二有主想,三有盗心,四是重物,五兴方便,六举离处。复随释五种者,依前列犯缘次第解释,唯不释第五兴方便,故仅有五种也。今依此科,分为五章如下。

     第一章 有主物
  问:有主物中,如何分判耶?
  答:南山《行事钞》分为三科:一三宝物,二人物,三非人及畜牲物。今依此科,分为三节如下。

 第一节 三宝物
  问:掌理三宝物应须如何人耶?
  答:南山《行事钞》引《宝梁大集》等经云:“僧物难掌,佛法无主。我听二种人掌三宝物:一阿罗汉;二须陀洹。所以尔者,诸余比丘戒不具足,心不平等,不令是人为知事也。更复二种:一能净持戒识知业报,二畏后世罪有诸惭愧及以悔心。如是二人,自无疮疣。护他人意,此事甚难等。”《钞》又云:“若不精识律藏,善通用与者,并师心处分,多成盗损。”
  问:盗佛物者依何结罪耶?
  答:望守护主边结重罪;无守护主者,望断施主福边结重罪。
  问:盗法物者依何结罪耶?
  答:与盗佛物同。望守护主边或望断施主福边一结重罪也。
  问:旧经残破应焚化耶?
  答:若焚化者得重罪,如烧父母。不知有罪者,犯轻。南山《戒疏》云:“有人无识,烧毁破经,我今火净,谓言得福。此妄思度。半揭舍身,著在明典;两字除惑

亦列正经,何得焚除?失事在福也。”灵芝《资持记》云:“古云:如烧故经,安于净处,先说是法因缘生偈已焚之。此乃传谬,知出何文?引误后生,陷于重逆。必有损像蠹经,净处藏之可矣。”
  问:借他人经而不还者,应犯何罪耶?
  答:若因未还令主生疑者,中罪;若心决绝不还者,重罪。
  问:盗僧物者依何结罪耶?
  答:若有守护主余人盗者,望守护主边结重;若主掌之人自盗者亦犯重;若无守护主余人盗僧物者亦犯重。
  问:盗僧物者与盗佛物法物同结重罪。然亦有所异耶?
  答:南山《行事钞》云:“盗通三宝,僧物最重,随损一毫,则望十方凡圣一一结罪。”又《方等经》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灵芝释云:我不救者,以佛威神不可加故。非舍弃也。)
  问:于三宝物若互用者,应有罪耶?
  答:律中互用有种种,结罪亦有轻重,今略举一二。如寺主互用三宝物,彼以好心,非入己故,谓言不犯,但依律应结重罪。

若当分互用者,如本造释迎,改作弥陀;本作般若,改作涅槃;本作僧房,改充车乘——应结小罪。
  问:白衣入寺应与食耶?
  答:若悠悠俗人见僧过者,应与食物;若在家二众及识达俗士有入寺者,须说福食难消,非为悭吝。

     第二节 人物
  问:盗别人物中如何分判耶?
  答:南山《行事钞》中,约二主分为七种。文义甚繁,今不具举。
  问:物主有财物,令他人守护为作护主。若此财物被贼所窃,应令护主为偿还耶?     
  答:若护主谨慎不懈,贼来私窃或强迫取,非是护主能禁之限者,物主不应令护主偿还;若强征者物主犯重;倘护主懈慢为贼窃者,护主必须偿之。若不偿者护主犯重。
  问:手执他人之物,不慎而误破者,应令其偿还耶?
  答:不应令其偿还。若强征者犯重。

       问:贼取财物已,物主应可夺还耶?
  答:此事大须审慎,若盗者已作决定得物想,无论物主于己物已作弃舍心或未作弃舍心,皆不可夺,夺者犯重,因此物已属贼故;若物主于己物已作弃舍心,无论盗者已作决定得物想或未作决定得物想,皆不可夺,夺者犯重,因先已舍,即非己物故。必须物主于己物未作弃舍心,盗者未作决定得物想,乃可夺还也。

     第三节 非人及畜牲物
  问:盗非人物者应犯何罪耶?
  答:有守护者,望守护主边结重罪;若无守护者,望非人边结中罪。
  问:盗畜牲物者应犯何罪耶?
  答:轻罪。

     第二章 有主想
  问:若欲详释此章应依何显示耶?
  答:应依境想缺缘等具如南山《钞》《疏》中诸文广明。

文繁义密,初机难解,今且从略。将来别辑《南山律在家备览》,当于此义详述之也。

     第三章 有盗心
  问:前云寺主以好心互用三宝物而结重罪。是岂有盗心耶?
  答:律列十种贼心,了曰黑暗心,愚教互用,正属此类。灵芝《资持记》云:“望为三宝,故言好心。若论愚教,还是贼心。”

     第四章 是重物
  问:何谓重物耶?
  答:依律盗五钱或值五钱物,结重罪,是为结罪之分限。
  问:何谓五钱耶?
  答:诸释不同,《南山律》谓,摄护须急,即以随国通用之五钱为准。如此土今时,应以五铜圆为准也。

     第五章 举离处
  问:何谓举离处耶?
  答:欲盗物时,若所盗之物未离本处,属己不显。故须于离处时结其正罪也。
  

       问:亦有物未离处即结犯耶?
  答:盗戒成犯,虽约离处、然其离相,不必物离,故律中明离处义,以十括示差别。今且略举。文书成明离处,约作字判断即犯;言教主明高处,约口断即犯——以言辞诳惑取者是;移标相明离处,即今丈尺度量之物;堕筹明离处,若计数筹若分物筹是;异色明离处,若破若烧若埋若坏色皆属此类;转齿明离处,以盗心移转赌具。如是等皆统名曰离处也。

    第三门 开不犯

问:何谓不犯耶?
  答:律有五种,皆谓无盗心也。一与想——意谓他与也;二己有想——谓非他物也;三粪扫想——谓无主也;——四暂取想——即持还也;五亲厚意——无彼此也。
  问:何谓亲厚耶?
  答:律有七法:一难作能作;二难与能与;三难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护藏;六遭苦不舍;七贫贱不轻。能行是七法者,是善亲友也。

                  《盗戒释相概略问答》竟

后 跋 

  发心学律以已来,忽忽二十一载。衰老日甚,学业未就。今撷取南山、灵芝撰述中诠释盗戒戒相少分之义。辑为《盗戒戒相概略问答》一卷。义多阙略,未尽持犯之旨。后此赓续,当复何日?因录太贤、藕益二师遗偈附于卷未,用自策励焉!
           岁集己卯残暑沙门一音时年六十居永春蓬峰


勇士交阵死如归 丈夫向道有何辞 初入恒难永无易 由难若退何劫成
丈夫欲取三界王 当挥智剑断众魔 吾于苦海誓无畏 庄严戒筏摄诸方

                    ——唐太贤法师偈

  
  日轮挽作镜  海水挹作盆  照我忠义胆  浴我法臣魂
  九死心不悔  尘劫愿犹存  为檄虚空界  何人共此轮                                    ——明藕益大师偈

         

         



欢迎转载  自利利他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南山律在家备览

南山律在家备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南山律在家备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南山律在家备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南山律在家备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