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行为背后的动机,决定了一切言行的结果



对修行者个人而言,区分三乘的关键,并不是法门的深浅高下,而是修法的发心。佛教说的发心,就是行为背后的动机。虽然表面做的是一样的行为,但发心不同,就会决定不同的结果。


所以,无论做了多少善事,修了多少年,所修的是多高深的法,就算是无上密法,如果没有出离心,动机只是为了得到健康、财富、地位、生活顺利等人天福报,都是人天佛教,都无法从轮回中解脱。


而声缘乘,是有了出离心,自己想要从轮回彻底解脱,所做的任何善事和修行,都会是脱离轮回之因,但因为没有菩提心,无法成佛。


大乘,是具备了出离心和菩提心,在这个基础上,不管做了多微小的善事,都会是成佛的因。


并不是念诵大乘经典或修行大乘法门,就是大乘佛教徒。是不是大乘佛教徒,所修的是不是大乘佛法,都是看自己有没有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就算修的是小乘法门,对自己来说也成了大乘法门,也就是得到修大乘法门的效果了。


一般来说,如果是和杀、盗、淫、妄等十不善有关,就会有伤害,佛教是禁止去做的。但是在大乘观点里,如果内心完全清净无私,对众生也有大利益时,那么,杀生、偷窃等身体和语言方面的恶业,是可以允许的。不过内心方面的贪心、嗔害心、邪见,就不允许了,一生起就是恶业了,完全没有利益,只有伤害。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嘎_玛

嘎_玛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嘎_玛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嘎_玛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嘎_玛。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