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上最美的女子


拘留国中有位婆罗门,名叫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智慧无双,财富无数,为拘留国国王、大臣所敬重礼遇,座下常有五百弟子跟随他学习。摩诃蜜有七个女儿,个个花容月貌,庄严端正,辩才无碍,天天穿金戴银,和五百女人聚会,并以自己姣好的容貌,自负贡高,憍慢大众。

当时有一位信仰佛法的长者,名叫分儒达,听说七女以美貌傲视大众,摩诃蜜也以此沾沾自喜,常于人前炫耀。有一天,分儒达长者来找摩诃蜜,“听说你的七位千金长得端正无双,如果你能带他们到全国各地展示,而没有人说他们不漂亮,我就输你五百两黄金,如果有任何一个人批评他们不好看,你就输给我五百两黄金。”悭贪好财的摩诃蜜听了以后,信心十足地说:“没问题,你就准备五百两黄金吧!”

摩诃蜜于是带着女儿到全国各地展示,经过九十天,所到之处,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没有人说他们丑陋。于是摩诃蜜获得了五百两黄金。

分儒达长者又告诉婆罗门:“佛陀就在附近的只园精舍,他能够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事,而且所说的话至诚不虚妄。你应当带着七个女儿去见佛陀,请佛陀做最后的裁决。”

摩诃蜜充满自信地说:“太好了!”即刻带着女儿和五百弟子、五百女人浩浩荡荡地到精舍拜访佛陀。

当时,佛陀正在为大众说法,摩诃蜜向前禀告佛陀:“佛陀!您经常游化各国,您见过这么端正的女子吗?”

佛陀看了七女,呵斥道:“这些女人丑陋无比,一点好处也没有。”

摩诃蜜一听,犹如晴天霹雳,焦急地问:“佛陀!全国上下凡是见过他们的人,没有不称叹的,为什么只有佛陀说他们丑?”

摩诃蜜又问佛陀:“那么世间上的人美的标准是什么呢?”

佛陀回答:“目不贪色,耳不听恶声,鼻不嗅香,口不贪味,身不贪细滑,意不念恶,手不偷盗,口不出恶言,不贡高绮语,待人谦虚,懂得布施,信仰佛、法、僧三宝,这才是世间上真正的美。外表的好不能称为好,身体的好也不是好,衣服漂亮也不是好,心念端正才是真正的好。”

摩诃蜜听了佛陀的开示,终于了解美的真义,因此将五百两黄金退还给分儒达长者。

美的极致

有一次,佛陀来到瓦拉那西。当他到达那儿时,他停留在城外的一棵榕树下。那是一棵很大的榕树。

当时,日已偏西,阳光斜照着云朵和大地,染红了云朵也染红了大地。佛陀坐在树下,很安静很放松地坐着。夕阳透过浓密的树叶照射在他身上。

瓦拉那西的国王正坐着马车过来。国王拥有他想拥有的一切,拥有世界上每个人都欲求的一切。然而,他却满脸忧伤,坐着马车要去山里自杀。他拥有世上所有的一切,却要去自杀。因为他觉得很疲倦,很挫折,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无意中,国王看到榕树下很安静地坐着一个人,那个人看起来很美,身上散发出光辉。

那个人身旁放着一个乞丐碗,可那个人很美,很端庄、很安详,金碧辉煌,连落日的余晖都无法与他相比。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宁静笼罩着他,也笼罩着他周围的一切,使他的周围环绕着一个由他创造出来的非常宁静和安详的空间。

国王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宁静,不是死一般的寂静,是一种有着深深蕴涵的宁静,一种活的、充满内容的、端庄的,比落日余晖都要美丽的宁静,一种由内心散发出来的可以创造环境的美。

上一篇:佛法 - 活法
下一篇:每日一禅:初心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二谛是佛教关于认识和真理标准的重要学说,曾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二谛,指两种真实或实在的道理,它包括真谛和俗谛。真谛指佛教的真理,又称“胜义谛”或“第一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尊胜佛母心咒》教念及功德利益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关于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