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地狱一念间


天堂地狱一念间

据说,人死后都去了两个地方,一个叫天堂,另一个叫地狱。人人都向往美好的天堂,那地方没有苦难,没有辛劳,按需分配,要啥有啥,想啥来啥;居有屋,食有饴,男人有美女相伴;女人有帅哥相牵。厌恶可怕的地狱,冰冷冷,死沉沉,人到那里不但无吃无穿,还得受罪。可是天堂、地狱在哪里呢?它们离我们有多远呢?其实,它们不在别处,就在人的一念之间。一念纯净即天堂,一念烦杂则地狱。就看大家怎么选择了。
南隐禅师是日本明治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他的境界很高,常常能用一两句话就让人醍醐灌顶。因此,很多人慕名而至,请他点悟一叮
有一个即将赶赴战场的武士,生死未卜,心慌意乱,便来到寺院拜访南隐禅师,请教佛门常说的地狱与极乐是真实还是一种理想,并希望禅师能带他看看真实的地狱与天堂。
南隐禅师并没有直接回答,故意用嘴上恶毒的话辱骂他,让这位武士十分惊讶,但碍于礼貌的关系,武士并没有回嘴,还是礼貌地问了一次,禅师都不作答,只是嘴角露出一丝轻视和鄙夷的微笑。
这下武士再也按捺不住了,生气地大喝道:“你算什么禅师?简直是个狂妄无礼的野和尚。”
南隐禅师哈哈大笑,并用很刻薄的语言嘲笑道:“你这等粗俗之人,蓬头垢面,连剑上也是锈迹斑斑,打扮得像个小丑,像你这样,还配来问我有没有天堂。”
武士一听,青筋暴露,怒火中烧,随手抽出佩剑,朝南隐砍去:“看我宰了你这个老和尚!”
眼看着佩剑就要伤到南隐禅师,禅师却不慌不忙地告诉他:“你不是让我带你参观地狱吗?好了,你现在就在地狱!”
武士幡然醒悟,对自己粗鲁的行径深感自责,赶忙放下利剑,真心诚意地向禅师赔不是说:“末将愚痴,多有冒犯,尚望禅师见谅!”
南隐禅师微微笑道:“你看,这就是天堂了!”
天堂和地狱在哪里?人们一直向外苦苦找寻,一直未果,只是因为搞错了方向。天堂和地狱并不是死后才去的地方,并不是两个不同的外在世界,而是两种心理上的状态。它们就存在于你我的一念之间。一念觉、一念善,天堂现、极乐生;一念迷、一念恶,鬼畜生、地狱中。武士不识禅师引发其开窍的悲心,恚心一起,烈火焚身,地狱现世;幡然醒悟后,悔意顿生,清凉盖顶,天堂在前。正如星云大师所说:“天堂、地狱,唯在一心。可以海阔天空,也可以坐困愁城,可以自在生活,也可以扰攘终日,是天堂,是地狱,完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有一群生活在地狱里的人,一个个都面黄肌瘦,瘦骨嶙峋。原来他们都用一个特质的勺子喝粥,勺子的把有一米多长,虽然你争我抢地盛粥往自己嘴里送,只是那勺柄很长很长,却一点也喝不到自己的嘴里,盛出的粥都撒在了地上。最后锅里没粥了,大家都互相埋怨,彼此憎恨。
而生活在天堂里的人一个个满面红光,笑逐颜开。他们用的是同样的勺子,吃的是同样的粥,只是他们把粥盛出来喂别人,你喂我,我喂你,结果大家都吃到了粥,因而,大家天天幸福,日日快乐。
天堂是个人的天堂,地狱是自家的地狱。我们人生一世,究竟要上天堂,还是要下地狱,只有自己的心说了算。《维摩诘经》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如果我们心中装满了怨恨,那么是干啥啥不顺,瞅啥啥也不顺眼,你这时就可以说是身处地狱了;如果我们心中充满了高兴快乐,那么看啥啥顺眼,瞅啥啥喜欢,你这时就可以说是身处天堂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关于禅理

禅理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禅理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禅理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禅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