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听您讲法吗?”“你老了,除非再来。”


五祖弘忍,俗姓周,就是黄梅本地人。传说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

一次栽松道人问四祖道信:“我能够听你讲法吗?”

四祖回答说:“你已经老了,即使得法,以后也没有时间去帮助更多人了,除非你再来,我等着你。”

栽松道人听了,离开了四祖,走到小河边看到一女子洗衣服,就问:“我可以借宿一宿吗?”

得到应允后就投胎在洗衣少女的肚子里。

那时少女未婚怀孕是可耻事情,少女的父母把她赶出了家门。她白天在村子里给人当佣人,纺线织布,晚上则随便找一家店铺的屋檐底下过一宿。

几个月后,她生下孩子,也觉得非常秽气,不吉祥,于是便偷偷地把孩子扔进了一条脏水沟里。第二天,她去看的时候,大吃一惊,发现小孩却正向水沟的上游漂浮,而且小身子鲜嫩明好,底气很足,于是又情不自禁地把他抱在怀里。她暗下决心,不管今后受多大的屈辱,一定要把这个孩子抚养成人。

转眼间这孩子便长到了七岁。

有一天,她带着孩子乞讨,在路上遇见了一位出家人。这位出家人就是四祖道信禅师。

四祖仔细地端详了一下这个孩子。发现这孩子骨相奇特,感叹道:“这不是个平常的孩子,如果他出家修道,二十年后,他必定会大作佛事,能够继承佛法慧命,堪当众生的依处。”

于是便问小孩:“你是什么姓?”

小孩道:“是佛性。”

四祖又问:“你难道没有姓吗?”

小孩道:“性空,故无。”

四祖听了,暗自高兴,知道这孩子是个法器,于是命侍者来到孩子的母亲身边,请求她答应让这个孩子出家。孩子的母亲想起这孩子的身世以及发生在他上的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知道这一切都是宿世的因缘,于是痛快地答应了四祖的请求,把孩子舍给四祖作弟子。四祖遂给他起了法号“弘忍”。

弘忍禅师出家后,便住在双峰山,奉事四祖。

弘忍禅师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宽忍柔和。同学经常欺负他,他也不争辩,泰然处之。他心量宽宏,慈悲仁愍,纯洁无瑕,不谈人是非,在日常生活中,心心在道,行住坐卧,起心动念,无时无处不处在觉照当中,而且经常干苦活重活儿,甘为大众服务。白天混迹于大众中,干各种杂活儿,晚上则摄心打坐,通宵达旦,精进修行,经年累月,不曾懈怠

弘忍禅师的人品、精进和悟性,使他渐渐地成为同道们的学习楷模。四祖经常给他开示顿悟之旨,不断地随机钳锤,使他的道行很快地进入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终于因缘成熟,四祖把他的法衣传付了弘忍禅师。弘忍禅师也就成了中土禅宗的五祖。付法的时候,四祖说了一首偈语: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

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弘忍禅师得法之后,不久开法于黄梅冯茂山,又称东山,大启法门,很多人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亲近弘忍禅师,所谓“四方请益”,“月逾千计”。

弘忍禅师门下培养了十位得意的弟子,包括神秀、慧能、智诜、老安、法如等,有五位弟子被敕封为国师。

知识点

二十七相:四祖道信禅师当年遇到弘忍,发现这孩子骨相奇特,感叹道:“这不是个平常的孩子。细看,三十二大丈夫相中,只缺七种,虽然他的相貌不及佛圆满,但是如果他出家修道,二十年后,他必定会大作佛事,能够继承佛法慧命,堪当众生的依处。”

十大弟子:弘忍禅师门下培养了十位得意的弟子,契入五祖心法,弘扬东山法门。

栽松塔:贞元(785- -804) 年间,四祖寺僧为纪念五祖弘忍大师的前身种松道者,仿南阳慧忠国师首创的无缝塔模式,建造了蛋形石塔——种(栽)松塔,以供祭祀。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关于人物故事

人物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人物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人物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人物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