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经常会不清净、有厌怠心。为什么在修法时没有心力,内心不清净,平静不下来,感觉身体很粗重?为什么在利他发心的过程中,会感觉很疲倦、很懈怠?就是因为我们具足了五种障碍。这五种障碍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治?敬请关注本期内容。

我们可以用菩萨的功德跟我们凡夫做对比,菩萨的功德“离盖清净,无厌怠心。”(《无量寿经》)菩萨远离五盖,内心清净,在修法利益众生的时候不会有厌怠心。找一找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不清净、有厌怠心的原因。

经常会有人问,“我为什么修法没有心力,内心不清净,平静不下来,感觉身体很粗重?为什么我在修法利他发心的过程当中,感觉很疲倦、很懈怠?”这里就找到了原因,是因为我们具足了五“盖”。“盖”就是障碍的意思。这五种烦恼障碍、遮蔽了我们的功德,所以我们在发菩提心的过程当中很容易疲倦、很容易退失。

什么是“五盖”?

首先是“贪心”

大家反观一下,我们修行的时候突然提不起心力、利他的时候提不起心力,要么就是生起“贪心”了,绝对不会脱离这“五盖”,要么就是生起“嗔心”了,要么就是“睡眠”,没有智慧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智慧脉,睡眠过多的人,就会遮蔽这个脉,没有办法开发智慧,他就会愚痴。所以人越睡就越笨,睡眠要少一点。有人说,睡眠不足会引起脑供血不足,人的反应会更慢。

不一样的。如果你睡眠不足是因为思虑过度,或晚上不睡觉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这种情况的话你肯定是越不睡就会越愚痴,会掉头发、贫血、晕倒…… 但是这里是没有五毒的情况下,在修持善法的时候精进、不睡眠,他绝对不会愚痴的,他会越来越清净,而且精进修善法的时候身体会越来越轻安。

第四种是“掉悔”

我们修行当中,要么就是昏沉,要么就是掉举,有了这些烦恼还不去对治,困了就睡,散乱就继续放纵妄想。“悔”,就是经常做了一些遗憾的、羞愧的事情,有后悔心。

最后是“疑心”

其实就是邪见、愚痴,没有正知正念,或者对三宝没有信心的怀疑。我们没有心力、修行容易疲倦、身体比较粗重,就是因为对修法、对善法、对功德、对佛宝没有信心,经常有怀疑才会这样。

菩萨没有厌怠心

菩萨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有用不完的力气,从来没听过菩萨说累、厌倦、要放弃。

如果我不是因为在现实当中见到真的有这样的佛菩萨、大德示现,我可能会觉得这只是经典当中的描述。能支撑我一直坚持现在的动力,就是因为我真正遇到过这样的善知识。

这些善知识、高僧大德在利益众生的过程当中,不管人多人少、人好人坏,首先都是以平等心对待,我没有看到他对任何人有喜欢或不喜欢的厌弃心,不管是什么地位的人,或是什么样的形象,如何不堪,依然平等地饶益他。

而且菩萨利益众生的心非常勇猛、精进,即使有很多的违缘和障碍,菩萨也从来没有放弃或逃避过,没有任何的厌倦心,简直就是越挫越勇。我们亲近大德的时候,能看到他们身上那种菩萨的精神,就觉得特别惭愧,还会觉得他们“太没原则了”。

记得以前有个小女孩到处骗钱,说自己没有生活费、没有路费。刚开始我们也都帮她,但发现给她住了那么久也没有离开,还每天买零食吃。她经常去找比较有地位的高僧大德要钱,大德很慈悲,每次都会给她。我们跟师父说她是个骗子,以后不要再给她钱了。

师父也答应我们,下次不给了。过不了多久,又看到小女孩去找师父要钱,还在那边捂着脸哭,我们在旁边看到她一滴眼泪都没掉下来,但是师父还是把钱给她了,然后一转身的功夫那个小女孩乐得可开心了。没办法,一遇到这样的人就会心软。

这是一个小的事例,说明菩萨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众生都不会烦。我们只是相似地效仿,内心很难真正做到无怨无悔,尤其是遇到挫折违缘的时候,不退心是很难做到的。菩萨是这样利益众生的。

只要我们远离“五盖”,并像菩萨那样利益众生无怨无悔、乐此不疲、越挫越勇,相信我们的心力和道力一定能与日俱增!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尊胜佛母心咒》教念及功德利益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关于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知识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知识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知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