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的前妻


比丘的前妻

修道之人最忌外求,我们都知道要内找,究竟如何做才算内找呢?通常大家的回答是:看自己的起心动念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一位比丘出外托钵乞食,遇见了他出家前的妻子。前妻一直思念已出家的丈夫,很自然的,当她碰到前夫比丘后,便想令其还俗,继续以前的夫妻生活。

于是,前妻施展少妇的妩媚,以各种柔美的姿态,挑逗、诱惑前夫。这位比丘有点招架不住,几度踌躇,终于闷闷不乐的回到祇园精舍。

精舍其他比丘,见他失魂落魄的样子,便关怀的上前询问,这位比丘如实作答。比丘们觉得,应该带他去见佛陀,因为依他们的能力,不一定能解决这位比丘的烦恼

于是,比丘们陪他一起见佛陀。来到佛前,众比丘先顶礼世尊,然后告知实情,安静的站在一边。佛陀询问:比丘!你陷入苦恼是事实吗?这位比丘回答:世尊!是事实!

佛陀问:你为谁而烦恼?比丘回答:世尊!我的前妻非常美丽,今天托钵遇见了她。一时之间,我难以割舍对她的思恋。佛陀微笑,然后告诉他:比丘!这个女人实际上是在害你,前世你也差点为她而死!于是为说过去之事。

昔日,于波罗奈都城,有梵与王治国。那时,释迦菩萨是国王的祭司。一天,有位渔夫去河口捕鱼。他撒下一张鱼网,然后坐在一边静等鱼儿落网。

当时,有一条大雄鱼为爱欲所牵,接近自己的妻子,与雌鱼一同游戏。这条雌鱼在丈夫的前面游泳,突然,她闻到鱼网的臭味。说时迟、那时快,这雌鱼迅速偏向,火速向旁边游动,早已将后面赶来的丈夫忘得干干净净!

可怜的雄鱼丈夫,内心充满着爱情,他的脑子里,除了爱妻还是爱妻。稀里糊涂的,为了追近妻子,他直奔鱼网游来。未等他有所反应,鱼网已将他牢牢缠住!

岸上的渔夫,见鱼网抖动得厉害,知道有大鱼入网。他高兴之极,赶快收网捉鱼。然后,将这大雄鱼丢在岸边,自己去捡点木材,准备就地烧上一顿鲜美的鱼肉吃。

当渔夫生起大火,正细心削制,烤鱼肉串所用的木签,那条雄鱼在一边无比悲伤,他哀叹不已,心想:火炙之苦,贯串之痛,我都无所谓的,唯有失去妻子,才是我内心真正的痛!

接着,他以鱼类语言,说偈一首:寒暑处网中,我皆不苦恼,恋夫赴他所,妻思我苦恼。

这时,菩萨祭司恰好由随从陪伴,来到这个河口洗澡。由于菩萨善知一切声音,了解许多动物的语言,所以他听到了雄鱼的悲哀之声。

释迦菩萨心想:这条大雄鱼,为情所困,为爱所伤,心情沉痛之极。如果它以这样的心态死去,将会投生地狱里去!今天,我必须救助于它。

于是,菩萨走近渔夫,亲切地对他说:渔夫啊,你每天都可以捕到鱼,今天能不能将这条鱼,供养给我呢?渔夫认识这位著名的祭司,连忙起身顶礼:祭主!您何出此言?如果您想要这条鱼,尽管拿去就是!

菩萨微笑感谢,然后用双手,轻轻地捉住雄鱼。来到河水边,对大雄鱼说:你今天如果不是遇见了我,必将遭遇死亡!今后,你不要再为情爱所累!菩萨这样教诫后,将雄鱼放进河中,回都城而去。

佛陀说完这个本生故事,接着便说明四谛义理,说完四圣谛,这位思念前妻的比丘,当即证悟初果!最后,佛陀连结过去、今生,作因缘结语:那时,雌鱼是比丘现在的前妻,大雄鱼是这位比丘,祭司即是我。

上一篇:本生故事
下一篇:妒忌的影响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有一次,迦旃延脱离佛陀,前往很悠远的边国波罗梨园的一位长者的竹林中教化。当时这儿的国王文荼王发生了意外的事端,即是他最心爱的王妃死了。文荼王万分哀痛,不就餐、不..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跋祇国首府毘舍离城,住在城北的大林重阁精舍。这天,尊者阿难早上预备进城去乞食,一出门,就看到一群来自城里的离车族小孩,以精舍大门的小门孔作箭靶..

江西省有一位做塾师的舒老先生,先后在湖南、广东二省建立学塾,以教学为生。有一年,他与很多江西同乡雇舟归里,船在半途停靠的时分,上岸漫步,遽然听到一阵惨痛的哭声,走近一..

一日禅:了解痛苦就了解了生活的真谛人世间有许多的状态和时空是无法超越、难以改变的,但生活本身又有许多精华存在于险象环生的环境之中,人们要学会从中发现这些宝贵的东..

一日禅:对他人宽容你能收获爱的礼物面对我们无法改变的现状,放手那些我们想去改变的人,这需要成长,需要耐心,需要宽容。我们总是禁不住遐想联翩,“要是他能改变”,“..

有神通力的目犍连尊者,非但不会给有魔力的弊魔所害,就是美色也动摇不了他的道心。有一次,目犍连在托钵归来的途中,经过一座园林,园林中有一位中年的女子在等着他。这个..

今日跟咱们分享一部佛经,佛祖说了7种女性,咱们看看做啥样的女性才干得到善神保佑吧。已婚的能够比照实习,未婚的能够提前预演。先说故事布景:学佛的师兄对给孤独长者应..

广东化州南山寺2009-4-14至4-21念佛七法会(4-19下午)不要心外求法感恩常住三宝慈悲、感恩诸位法师慈悲、感恩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人有一种错误:信仰法,..

现生延年的原理我们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目的不是求世间福乐,可是,我们念佛也自然有这种功效。因为罪福相对,罪灭自然福成,如冰凝水少,冰融水多。一声称名,灭..

【或已生。或现生。或当生。】我们来说这个「所有众生」,后头没有这三句,那个解释就很简单,有这三句,这个内容太丰富了。『已生』,是已经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阿弥陀佛成..

关于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生活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生活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生活故事。

点我申请多功能微信小程序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