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酒的经文和咒语


咱们要想心无异念,首先要懂得,六根接触六尘境地,实在做到不起心、不动念,诚心就现前。就像交光大师《楞严肃脉》里面所说的,你目睹不是眼识见,咱们现在用眼识,眼识是别离,意是固执,要是不起心不动念是见性见。见性见全部色法,这个色法不是色尘,尘是什么?染污,色声香味触法染污。它不染污了,由于你不起心不动念,所以色尘也变成色性,你看见性见色性,耳闻性闻声性,这就叫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事情是有点难,听都听不懂,你怎么个修法?修法,用这一句「弥陀佛」,妙极了!咱们要用性宗的法门禅宗的法门,那真难,你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假如用净宗法门,那就太简单了,效果一样好,甚至于比禅、比性宗还要好、还要高,那这个法门值得称赞。

那便是咱们目睹外面的色,别离、固执才起就赶快把它换下来,用什么东西换?用阿弥陀佛换它。你看目睹色是阿弥陀佛,耳听声也是阿弥陀佛,鼻嗅香也是阿弥陀佛,舌尝味也是阿弥陀佛,满是阿弥陀佛,净宗之妙就妙在此地。换句话说,便是你会不会念?我再讲得白一点,你会不会换?念头才起马上就换成阿弥陀佛,这叫会念佛。不然的话,口里头还念阿弥陀佛,目睹外面色相、耳听声响,你又想其他东西去了,你就不会念,那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你不会!不会,你念的佛号功夫不得力;要会,功夫得力了。所谓得力便是把你的梦想别离固执止住、换下来了,这叫功夫得力,久而久之养成习惯,自天然然就把烦恼伏住,这是真念佛人,这是真学佛人,与全部经教、与全部法门没有关系。

实在能够契入自性,自性便是专注,咱们前面讲的实在之际、实在才智、实在利益,三种实在都在这一句佛号之中,就看你会不会。念佛人最忌讳的,便是见色闻声你会起别离固执,你会起梦想,把你的功夫完全破坏掉,咱们能不能成果、能不能往生、能不能这一生成佛,要害就在此地。所以要常常想到,咱们念佛方针是在专注不乱,《弥陀经》上说的,要把这个做为咱们的规范,咱们天天用这个规范来衡量,我今日有没有功夫?得不得力?全在这一句。不知道什么叫专注不乱,你用底下这一句也能够,「心无异念」,心无异念便是专注不乱。异念是梦想,想什么都是梦想,只淮想阿弥陀佛,想其他的通通叫梦想,《华严经.探玄记》贤首大师说的。

叫做(受持酒戒)。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节选)(酒戒第五)

从今日若言我是佛弟子者。不得喝酒。甚至小草头一滴。亦不得饮。

佛种种呵责喝酒过错已。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得喝酒者。有二种。

谷酒木酒。木酒者。或用根茎叶花果。用种种子诸果草。杂作酒。

酒色酒香酒味。饮能迷人。是名为酒。

若优婆塞尝咽者。亦名为饮违法。

若饮谷酒。咽咽违法。若饮酢酒。随咽咽犯。若饮甜酒。随咽咽犯。

若噉麴能醉者。随咽咽犯。若噉酒糟。随咽咽犯。若喝酒淀。随咽咽犯。

若饮似酒色酒香酒味。能令人醉者。随咽咽犯。

若但作酒色。无酒香无酒味。不能迷人及馀饮。皆不犯。

增一阿含经

(节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於此众中。我不见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

受畜生.饿鬼.阴间罪。若生人中。狂愚痴惑。不识真伪。所谓喝酒也。

诸比丘。若有人心好喝酒。所生之处。无有才智。常怀愚痴。

如是诸比丘。慎莫喝酒。

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欣奉行。

《增一阿含经》

(节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於此众中。无有一法胜此法者。若修行已。多修行已。

受人中福。受天上福。得泥洹证。云何为一法。所谓不喝酒也。

诸比丘。若有人不喝酒。生便聪明。无有愚惑。博知经籍。意不错乱。

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欣奉行。

在许多佛教经典里面,都记载了关于喝酒或许造成的过错,很具体,咱们拣选其中一些与我们分享:

一,心无节限。这是最主要的,喝少点没事,但人一旦喝多了,就控制不住自己了。本来没想多喝,但经不住别人劝,最后喝得越多就越想喝,直到酩酊大醉停止。

二,资产虚竭。人要喝酒上了瘾,往往最后都是穷困潦倒。由于他太爱喝酒,每天喝酒度日,就顾不上专注工作了,不能赚钱还要花钱买酒,最后就把家里资产耗空了。

三,众病之门。喝酒少了,对身体还有些好处。可是常常喝多就不行了,既伤肝,又伤身,对大脑神经也有影响,最后闹出一身病来。

四,斗诤之本。人一喝多了,就不理智,脾气也变大了,很简单和别人起抵触,好多打架斗殴都与喝酒有关,一旦发作命案,就很难拾掇了。

五,裸露无耻。一旦喝多了,就很简单失态,也不知道羞耻了,衣服都敢当众脱了,什么也不管了,跟牛马的形象差不多,很丢人。

六,才智遮盖。酒精会麻迷人的大脑神经,让人变得思想愚钝,记忆大减,哪里还有什么才智。

七,流失资产。喝的模模糊糊,晕头转向,随身携带的资产就很简单忘记,没准落在酒店,也没准落在租借车上,到第二天也不一定能想的起来。

八,伏匿之事,尽向人说。俗话说:“酒后吐真言”,人喝多后,嘴巴就没有把门得了,什么都敢说了,什么秘密都保存不住了,酒醒之后再后悔,就现已晚了。

十,纵色无度。酒和色这两个字通常是连在一同的,喝酒多了就简单放纵色欲,不知道节制,伤了身体还是其次,假如触犯法令,那费事可就大了。

十一,疏远贤善,结交伪君子。喜欢喝酒的人,很少去主动结交善良有贤德的人。反而简单结交一些狐朋狗友,总跟这些人在一同,往往无心违法,最后还是跟他们一同稀里糊涂的犯了法,遭到法令的制裁。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关于戒酒

戒酒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戒酒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戒酒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戒酒。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