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教授:也谈禅宗的“活”


也谈禅宗的“活”

陈坚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颜元(1635—1740)是一位力主排佛的思想家,曾写过许多辟佛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叫《辟念佛堂记》,内中有曰:

“自汉明帝乃西迎以死教天下之妖鬼,入我天朝,其号曰佛。五蕴皆空,是死其心及诸脏腑也;以耳目口鼻为贼,是死其身形也;万象皆空,是并死山川草木禽鱼也;推其道易天下,男僧女尼,人道尽息,天地何依!是并死世界宇宙也。”

颜元对佛教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佛教就是“死”教,佛教的“空”,其含义就是“死”。佛教的目的就是要“死”掉一切。总之,在颜元看来“死”是佛教的终极关怀。上面这段引文就集中地体现了颜元对佛教的这种独特的看法。颜元排佛,一是因为他看到当时佛教的膨胀给中国社会造成了许多伦理上、经济上甚至政治上的问题;二就是因为他认为佛教讲“死”,与重“生”与“生生”的儒家相冲突。

我们此处姑且不多谈颜元排佛的事,只看他的佛教是 “死”教这一观点。颜元的这一观点,充分地暴露了他对佛教的不了解或对佛教了解的肤浅。印度佛教原来虽然也讲“死”,但“死”并不是印度佛教的终极关怀,印度佛教的最终目的乃是要通过“死”来获得另一种“生”,即“来世永生”,这就是所谓的“涅槃”。因此,从印度佛教来看,颜元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如果我们再用中国佛教中的禅宗来检验颜元的观点,那么它就显得越发离谱。禅宗的终极关怀既不是颜元所说的“死”,也不是印度佛教的以“死”为中介的“生”,而是 “现世当下”的“活”。禅宗的“活”是通过“开悟”而实现事物“本来面目”。一个“开悟”的禅师,不但他自已的身心腑脏、耳目口鼻是“活”的,而且他触目所及的一切亦皆是“活”的:山川大地是“活”的,木石虫鱼是“活”的,整个宇宙都是“活”的。有一次,洪寿禅师听见柴垛上的柴扑落地上的声音,忽然有所省悟,于是作了一首《有省偈》,曰: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

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

洪寿禅师显然在一刹那间悟到了那“扑落”地上的“柴”、那“山河”、那“大地”并不是一般的尘物,而是显露着佛性的法身。“柴”、“山河”、“大地”从而整个宇宙一时都在他的悟境中“活”了起来。颜元指责佛教“并死山川草木禽鱼,”“并死世界宇宙”,这显然与洪寿禅师的“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洪寿禅师的这首《有省偈》很好地反映出了禅宗的真谛——“活”。在禅宗的视界中根本就没有“死”——不管“死”是作为一个动词还是作为一个名词;同时,禅宗也不满足于一般的纯粹的“生”[8],比如山野中的一棵树是一种“生”,但这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一般的“生”、纯粹的“生”。禅宗认为这样的“生”是没有意义和内涵的。禅宗的目的是要使这一般的纯粹的“生”变“活”,而不是要把“生”弄“死”。我们不妨用下图来近似地标示禅宗的意义位置:

死 生 活

| | |

颜元所理解的佛教 儒家及生物学 禅 宗

总之,禅宗是“活泼泼”的,而不是“死沉沉”的(禅宗给人的表面现象或许是如此)。禅宗的“活”不仅仅是指“开悟者”自身的“活”——这是主体的 “活”;而且还指他周围的一切事物以及整个宇宙的“活”:“悟者”看山,山是“活”的;“悟者”看水,水也是“活”的——这是客体的“活”。在禅宗开悟者的眼中,没有什么东西是“死”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三千大千世界,不管是有情的还是无情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本来面目中“活” 了起来,一切都显露着佛性。

最后,我们不妨再以青原惟信禅师下面这段着名的话来印证禅师之“活”。青原曰:“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青原在这段话中借助山水向他呈现的三种不同形态,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达到“开悟”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1)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2)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3)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在这三个阶段中,其中第三个阶段的山水就是“活”的山水,见下图:

(1) (2) (3)

见山是山 见山不是山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 见水不是水 见水是水

| | |

山水与人没发 山水的“本来面 山水的“本来面目”因人的

生内在联系 目”被蒙蔽 “开悟”而显露,山水“活”了

| | |

(假) (空) (中)

(分别一切相) (泯一切相) (立一切相)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1我们念佛、诵经、放生、供斋或做任何善事,都需要做回向,回向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是完整修法或善事的必要组成部分,修完法或做完善事后不回向,功德白白流失,实在是可..

在色达境内一个叫霍西的地方,于1969年(十六绕迥火鸡年)9月22日(佛陀天降日),格花堪布诞生在一个父母亲家族都辈出大成就者的家中。小时候父母带他到色达洛若寺住持罗珠..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