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原来不神秘


以前我对禅修有误解,想到禅修,脑中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云雾缭绕,一位仙风道骨模样的人,闭着眼睛,盘腿坐在那里。至于坐在那里干什么,修什么,就不知道了,觉得禅修很神秘。

导师告诉我,凡是能将佛法正见转化为正知正念的方法都可以称之为禅修,禅修是改变我们的心,不论坐着、站着还是走着,只要保持正念,随时随地都是修行。观察修和安住修是重要的修学方法,观察修是针对某个问题,通过各种角度反复思考,形成正确认识和相应心念,并使这种心念增长广大;安住修,就是在获得正见后,让心长时间地安住在正念上,并使它坚固、稳定。

听了导师的开示,我恍然大悟,禅修原来并不神秘,它是如此亲和,就像影子一样时刻与我在一起。我每天做定课、自修、交流,只要带着正念,就是在禅修;每天吃饭、走路、跟邻居打招呼,只要带着正念,也是在禅修。禅修是一泓清水,明澈见底;禅修是夏日里的一丝微风,清凉宜人。那么,问题来了,我既然在禅修,为什么没有体会到禅修的喜悦呢?

仔细观察发现,我做定课时,妄念纷飞,心与正念是脱节的,所以体会不到禅修的快乐;我在自修时,眼睛看着书本,心中却是妄念纷飞,法不入心,何来禅修的喜悦?吃饭时味道好的就贪,味道不好的就嗔;跟邻居打招呼,没有带着一颗感恩、关爱的心,而是敷衍地例行公事。做这些事时,我满脑子都是不善的念头,不种善因,哪来乐果!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一方面用正见对治妄念,一方面用正向心理对治负面心理。不停地轮番做观察修和安住修,要十次、百次,甚至千万次地摆脱错误,重复正确,不间断地进行训练,让正知正念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主导力量,身心自然会散发出喜悦。

禅修要做的,就是把佛法智慧转化成我的认识和观念,进而提升我的生命品质。“转化”两个字非常关键,怎么转化?具体如何操作?导师为我们提炼出八个步骤,经过八个步骤产生三种结果,即观念、心态、生命品质的改变,八步骤的每一步中都要运用观察修和安住修。

第一至四步,学习法义内容,检查自己哪些观念是错误的,然后用佛法正见替代原有错误的观念,完成观念的禅修;第五至六步,观念改变后,用佛法正见指导人生,解决现实问题,建立正向心理,完成心态的禅修;第七至八步,通过重复正向心态,造就高尚的生命品质,完成生命品质的禅修。

将佛法智慧转化成自己的观念与面粉转化成馒头有些类似。我学习蒸馒头,做了N次观察修,反复看生活小妙招,百度上查询蒸馒头方法,研究其中的原理,做出后再品尝。如果味道不满足要求,再重复制作。在试错过程中总结出制作要点,最终成功了。

如果把佛法正见比作面粉,那么八步骤就是那些制作要点。书本上学的教理,是我获得的面粉,这些面粉是生的,不能吃,只有经过加工,才能做成美味的面食。只有面粉不断地变成各种美食,我才有继续获得它的动力。

那么同样的道理,不经过八步骤进行加工转化,佛法永远是佛法,我永远是我,佛法与我不能发生连接,我不能于法受益,就失去了继续修学的动力。只有把佛法正见真正落实到心行上,用它来指导我的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烦恼和问题,我的修学才有动力。所以法义经过八步骤“转化”为自己的心行非常重要,我必须学会使用八步骤来学习每一课的内容,让佛法进入心相续中。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一个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迅速的消业障送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是我在寺院一个法师给我的,他拜了很多遍,很管用的,地藏宝忏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一心顶礼..

编者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佛教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绝非我们的肉眼所看到的那样。这一篇嘎玛仁波切的开示,依据佛教的理论详细讲述了人死后最初阶段的生命流转历程,恐怖..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二谛是佛教关于认识和真理标准的重要学说,曾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二谛,指两种真实或实在的道理,它包括真谛和俗谛。真谛指佛教的真理,又称“胜义谛”或“第一义..

关于态度方法

态度方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态度方法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态度方法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态度方法。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