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家之待客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一世难以一帆风顺,常是苦多乐少。烦扰困于心,无以解决,常纠缠不去,积郁成疾。故大德高僧那般泯除妄执、超脱生死的人生境界格外令人向往。因而,不少人通过和出家师父往来互动,亲近佛法,感受僧家清净坦然的生活之道。从古至今不乏名流大家交游高僧大德的记述。

早在晋代,在家人同僧人的交往便见于书中记载。《晋书谢安传》载述谢安没有出仕的时候,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其中的同行者支遁,便是当时的东晋名僧,精通佛理,且有诗文传世。

由于寺庙大都坐落于山林幽美的地方,与僧人一同登山涉水、吟诗谈禅,是唐宋文人与僧人交游比较多见的方式。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同东林寺僧人法演、智满、士坚、神照等十七人曾游览庐山东林寺。白居易在《游东林寺序》中写道:

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古时交通多有不便,住宿等商业模式并不发达。旅途之中,遇到可以寄宿的寺院,安顿疲劳的身体之余,还能感受清净幽美的方外境界,自是别具风情。翻检文人集册,可以发现大量宿寺的题咏。张继《宿白马寺》有云: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古时寺庙接纳挂单为羁旅人士提供方便。宋元之际的文学家邓牧游雪窦山,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诗中的僧人热情地邀他住宿;清人罗文俊游岳麓山,山僧煮茗清谈,烧笋侑脱粟,饱食一过,清芬可人 ,领略到山中寺院的恬淡与素斋滋味。

由于寺庙多偏僻幽雅,僧人待客至诚,古代读书人不少在寺庙临时寓居,读书备考。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到京城汴京参加进士考试,就寓居兴国寺,在那里与其弟苏辙一道悉心准备,于次年二月通过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大获欧阳修赏识,名震京师。

客至莫嫌茶饭淡,僧家不比世情浓。僧人对待来客都是平淡从容,不以贫富贵贱来区别。《南海寄归内法传》记载:过去佛陀住世时,客僧到来,他亲自唱道:欢迎!印度僧人更是定下不少待客的礼仪,接待来客时,不论是新客、旧友、弟子或老朋友,都须上前说莎揭哆,即欢迎!如发现来的是新客,应接着说窣莎揭哆,即非常欢迎。来者幼小,请他在僻静处居坐;来者尊老,则请他坐到堂前。

佛门讲待客以至诚为供养,佛门的待客之道,其实就是平等至诚,不做什么排场讲究,而在平淡诚朴之间见真情。因为与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持有一颗朴实、平等的心。

唐宋时期,不少士大夫佛学修养亦颇深厚,与僧人的交游中留下了不少禅门机锋公案。《五灯会元》中有这么一则故事,苏轼在荆南时,听闻禅师玉泉皓机锋敏捷,想领教一下,于是换了身便服去拜见。

玉泉皓问:尊官高姓大名?苏轼故意说:姓秤,就是秤天下长老的秤。禅师突然大喝一声道:那你称一称我这一喝有多重?苏轼无言以对,对禅师以尊礼相待。

寺院是僧人们主持弘法之场所,自有其清净庄严。善信们入得寺院,虔敬礼拜诸佛菩萨之余,诵经品茗,漫步静心,本足以调适心情、减轻忧虑。佛门有云:世情看淡一分,则道念增长一分。出家人求无上佛道,他们远离俗念,清净高洁,我们本不宜多有打扰。但若有机缘,于僧人中遇一善知识,得其引领,既可修习佛法,又可学其品行高洁,也是夙有佛缘的欢喜事。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与佛教之地、水、火、风四大种,能造说有相通之处。此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从前在舍卫国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的仓库裡堆满了无量的珍宝。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可以继承他的家业,于是他每天向天地诸神祈祷。不久,因为他的至诚,长者的夫人终..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赞稽首本然净心地无尽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涌香云香雨花云及花雨宝雨宝云无数种为祥为瑞遍庄严天人问佛是何因佛言地藏菩萨至三世如来同赞..

说一些众生不喜欢施舍,劝他施舍,舍了能得种种的福田。我们这道友在这,每天我们这道友,你怎么样行布施,你怎么样施舍?我想每天大家都读经吧,都在学律,都在听课,你把..

每天起来,建议大家都能诵一部《普门品》,比较短。十分钟左右。很多人怕没空。其实中国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诵经这个时间不会耽误你一天的工作量,甚至会让你工作更..

关于其他文章

其他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其他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