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胜强居士:以智慧为导的“悲增上菩萨”典范──永怀导师


智慧为导的“悲增上菩萨”典范

──永怀导师

吕胜强

~摘自福严会讯第十期~

导师以老病示寂,虽然是“无常法尔”,但在缘起的世间,他一生不朽的德学风范,已经深刻地留下了道迹,也因此必然会对世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受到妙云华雨润泽的我,要如何表达对他老人家永远的怀思呢?除了敬述与他老人家之法缘外,我想举示他平实(自甘平凡)、淡泊、沉静、无我、任重道远的大乘宗风,学习他的典范,可能更有实质意义吧!

我于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三日在慧日讲堂归依导师,回忆三十年来,自己的困而学佛,却有幸亲近这样难逢的善知识,而得到佛法的饶益与信心,深深感念导师的法乳深恩。记得一九九二年元月一日,因为“无生法忍菩萨实践性”之疑问,写信请示导师,在信中曾表白:“弟子于六十二年初读《妙云集》,六十四年归依导师以来,常浸沐在您老人家着作的智雨悲光之中,从中确立了人生新方向,佛法新生命”,并自我期许“此生应可不移于三宝之净信,并愿尝试学习大乘菩萨正常道之行愿:于利他中完成自利”。如今,导师示寂了,再次报告自己的心声,藉此来表达对他老人家的怀念与感恩,并坚定自己的信愿!

自己觉得这一生,与导师是有法缘的,一九七三年左右因为冈山李一光老居士之介绍,初次读到老本小字的《成佛之道》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一九七五年因为宏印法师的带领而皈依导师,隔年,第一次写有关佛法的文字,即是《成佛之道》的心得。后来,自一九八三年迄二○○二年间,因为研读导师着作产生疑难,共有五次征得同意当面向导师请示法义(均留下录音,并已转录成光碟)。此外,比较特殊的因缘是:为回应教界对于导师若干质疑的声音,经由宏印法师的鼓励,于一九九八年不自量力地将导师着作中有关“止观”的内容,编辑成《妙云华雨的禅思──印顺导师止观开示集录》乙书,当时曾蒙导师亲自指正错处并予教示。回顾这三十多年来,可谓时时与导师的思想相伴,它丰富了我的人生,启发我“世间与出世间”之新思惟,真是“惠我良多”!

若问导师的思想,何者对我的启发最深:这莫过于与“见诤”(思想)有关的“缘起正见”及“佛教思想史”;与“欲(爱)诤”(行践)有关(从其自传中获知)的“无事的落叶白云”、“一向信任因缘”及“福严闲话”(“学尚自由,不强人从己”)。除此之外,则是他老人家终其一生“一以贯之”的“以智为导的悲增上菩萨”宗风(此即导师所说的“人菩萨行”)。以上内容,正是当年我编辑《妙云华雨的禅思》的蓝本。

导师谈“缘起正见”、“缘起性空”(其实就是“以智为导”的法门),其重点下手处在于“现实生命的缘起”,离此之外没有“正见”及“性空”可言。即使是论说“佛教思想史”也是透过“缘起正见”(三法印)而予以贯穿,因为佛教史是世间缘起的事实与样本。所以我认为,导师提出“以佛法研究佛法”(也就是无常、无我等三法印)的方法论,主要原因为:(佛教及佛教思想之)历史代表无数生命的轨迹,它不仅只是一门学问,而且是活生生的缘起事实,也就因为它是一个个的缘起事实,所以一定不能违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法则,在尊重这个法则的前提下,“佛教思想史”反而只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当中的样本而已。导师的伟大,就是因为透过缘起的内容,来挖掘事实真相是什么,所以就世俗的名称来说它是“历史”,但以佛法而言它却是“真理的样本”。因此,唯有透过佛教思想的流变,才能溯本追源地抉发出“释尊本怀”,也因此才能“畅佛本怀”,这不正是导师“所要弘扬的(佛法)宗趣”!

而从《平凡的一生》自传里,我领会到导师“教从宗出”的寂静“宗风”,读来内心法喜踊跃,但也令人生起“高山仰止”之感,虽然此生“不能至”,但是基于“种、熟、脱”之因果必然,我们愿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当下开始学习。

要学习导师何种宗风呢?个人以为,首先要体会“无事的落叶白云”般不攀缘(但是要“无所得”地与众生结法缘)的“自甘于平凡”,这可以从导师为其自传定名为《平凡的一生》看出,也可以从其自传记载受到“漫天风雨”的打击,而“仅发生等于零的有限作用”,看出导师宿植德本的伟大──“最难得的平凡”的修养。在凡夫地的我们学起来,当然困难,因为“甘于平凡”是与众生性的“我我所爱”相违逆的,因此“学道如逆水行舟”,可是既然学佛就不能不学。《杂阿含经》教诫我们不可“我胜、我等、我劣”(30经)以及“自举(不“骂者还骂、嗔者还嗔”)”(985经);《金刚经》在最初凡夫菩萨阶段的“发心菩提”,也提醒我们要“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导师开示我们:“学佛的说到修行了生死,不但要在万人喧嚣处安住而无所不足,还要能于无人处自静其心,做到名符其实的‘无事道人’(《佛在人间》p.129)”由于导师这种“真正平凡”的功夫,自然也就“尊重信任因缘”而淡泊、沉静了。

此外,导师在“福严闲话”这篇开学典礼的开示,宣示了“愿作十方道场,不为子孙庙”以及“学尚自由,不强人从己”的器量,充分流露“无我”的宗风。而“学尚自由,不强人从己”的教诲,对我的影响最深,也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

以上导师所展现的“泯除欲诤”之生活行践,深究其底蕴,其实是紧扣着「以智化情、以智导情”之“智慧为导”法门,诚如《杂阿含经》所开示的:“谓无贪欲成就,无贪欲法者,堪能知色无常,堪能知受、想、行、识无常。”(187经)“见”与“欲”是一体的两面,在五蕴之观察中,“受、想为诤根”是值得留意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乃是导师“以智为导的悲增上菩萨”宗风,其实这就是导师所倡导的“人菩萨行”,为什么“慈悲”是“以智为导”呢?导师曾深刻地论说“慈悲的根源乃是透过缘起的相关性而展现”,例如《学佛三要》(p.120 ~ p.122)说:“从缘起相的相关性说:世间的一切──物质、心识、生命,都不是独立的,是相依相成的缘起法。在依托种种因缘和合而成为现实的存在中,…离了关系是不能存在的。世间的一切,本来如此;众生,人类,也同样的如此。所以从这样的缘起事实,而成为人生观,即是无我的人生观,互助的人生观,知恩报恩的人生观,也就是慈悲为本的人生观。…。人与人间,众生间,是这样的密切相关,自然会生起或多或少的同情。同情,依于共同意识,即觉得彼此间有一种关系,有一种共同;由此而有亲爱的关切,生起与乐或拔苦的慈悲心行。…从自他的展转关系,而达到一切众生的共同意识,因而发生利乐一切众生(慈),救济一切众生(悲)的报恩心行。慈悲(仁、爱),为道德的根源,为道德的最高准绳,似乎神秘,而实是人心的映现缘起法则而流露的──关切的同情。”至于导师对于“悲增上菩萨”的阐扬与身体力行,乃是对于古代印度大乘佛教“悲增上菩萨”之未能充分开展,有所反省而产生的,导师说:悲增上菩萨,是“人间胜于天上”,愿意生在人间的。菩萨多数是人间的导首,以权力、智慧、财富,利益苦难的(人间)众生。到成佛,(菩萨时也)不愿意在净土,而愿在五浊恶世度众生。不愿生天而在人间,不愿在净土而愿在秽恶世界,彻底表现了悲增上菩萨的形相!…典型的悲增上菩萨,是释尊的菩萨本生,为了利益众生,不惜牺牲(施舍)一切。…“大乘佛法”,重视菩萨的悲心,然在印度佛教界,不脱原始佛教以来,“信行人”,“法(重智的)行人”的两大分类,所以大乘信行与智行的法门,得到充分的开展,而现实人间──“业因缘所生身”的悲增上行,不受重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289 ~ p.1290)

从以上导师对于印度佛教的反省,我们可以探寻到导师“愿生生世世在这苦难的人间,为人间的正觉之音而献身”之思想源头,原来他老人家是为了“畅佛本怀”,学习释尊于菩萨本生之悲增上菩萨典型,导师这般“任重道远的大乘宗风”,值得我们省思、学习。同时,也因此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导师特别重视“凡夫菩萨”之三心十善基础,因为那是对于现实人间──“业因缘所生身”的悲增上行啊! 从这一切,看到导师的苦心孤诣,我不禁于脑海中浮起一幅图像,它正矗立于福严精舍的山门两侧(导师所撰对联),我想这应是导师的精神所在:

即人成佛佛在人间 人佛一如真法界

因智兴悲悲依智导 智悲无碍大菩提

我们诚挚地向这位人间历史少有,重现释尊本怀的“以智为导的悲增上菩萨”典范,致上最深的敬意!为其僧俗弟子者,或同愿同行者,若能发扬这个典范,那么“苦难的人间,将长留正觉之音”,是为所盼。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尊胜佛母心咒》教念及功德利益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