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丹居士:人生如何才能八风吹不动?


人生如何才能"八风吹不动"? ——节选自 卢志丹居士《日常生活中的佛心》 一天,佛学造诣颇深的苏东坡居士做了一首诗偈,叫书童乘船从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指正。偈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后,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

东坡居士一见大怒,立即过江责问佛印禅师。

禅师哈哈一笑,对他说:“从诗偈中看,你修养很高,既已八风吹不动,怎又一屁打过江?”

苏东坡一听,默然无语,自叹修养不及禅师。

俗语说:“动则生风”,这即是“风”的来源。在佛家修行中,常提到“八风吹不动”这句格言。佛家的所谓“八风”,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这四顺四逆也是四对相反的事:

利:利益,顺利成功是利,凡与自己有益的皆名为利,或称如意的事名为利;

衰:衰败,凡与自己有减损的皆名为衰,失败或失意亦名为衰;

毁:毁谤,背后诽谤是毁;

誉:荣誉,赞美、赞叹是誉;

称:称赞,当面赞美、推重其善是称;

讥:讥讽,当面诽骂攻击、捏造是非是讥;

苦:苦恼、逼迫之义,遇到恶缘恶境,身心均受逼迫叫苦;

乐:快乐,欢悦之义,遇到好缘好境,身心得到欢悦叫乐。

这八种境界是人生名利、得失、盛衰、成败的总和。众生时时刻刻都被这八风所吹动,因这八风而生无穷烦恼。所谓“不住”,即自心安定,心不住于这八风,不执著任何一风,不为外界的环境变化牵动,从而达自性清净、烦恼解脱的境地。

具体而言,经常做如下的观想,就可以远离“八风吹动”的烦恼:

利时当衰想:得到利益就高兴,失去利益就悲哀。我们的一切造作哪一样不是具有两面性的呢?这也和得马成群、焉知非祸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是观想,哪有利心?

衰时当利想: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做到损失不计较,失败不动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是观想,哪有衰心?

毁时当誉想:有人毁谤你,说你的坏话,无所谓,当思对方是在赞叹你,这样处之泰然,自然风平浪静。如是观想,哪有毁心?

誉时当毁想:有人赞叹你,宣传你的名望,仍要无动于衷,当成是对方在毁你,视功名犹如瓦上霜。如是观想,哪有誉心?

称时当讥想:人家称赞你一声,你当是过奖,当是故意嘲讽你。如是观想,哪有称心?

讥时当称想:人家讽刺你一句,不要受不了,反当是对方在称赞你。如是观想,哪有讥心?

苦时当乐想:受到苦楚,想这是对我的考验,庆幸没给我更大的苦楚,这样地苦当乐受。如是观想,哪有苦心?

乐时当苦想:受一点快乐,不要得意忘形。一切乐都是考验,这乐就是苦,所谓乐极生悲。如是观想,哪有乐心?

八风正是对一个人修行功夫最好的考验。学佛人必须通过种种顺逆境缘来鞭策自己、鼓励自己、磨练自己、坚定自己、提高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豁达胸襟、广博如海,如此方可“八风吹不动”。

佛教古德开示世人:“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於自性,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就是说,日常生活中于一切境缘现前时都要无动于衷、如如不动,要远离善恶的两边,如此心才能清净无染,不受外尘境界的污染和动摇。因为所谓的善恶、毁誉、称讥、苦乐等等,都是见仁见智,各说各话,往往因人而异,没有标准。若深陷于两边的见解之中,就会产生对立而不知所措,所以两边即为烦恼的根源。

在日常生活中修炼一颗佛心,就应该心如止水,待人接物、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之中,要使我们现前这一念心保持清净,不要受到外尘境界的影响而随风披靡,心随境转。因为外面的境界相都是缘聚缘散、变化无常,了不可得的,只是暂时存在的一种假相而已。学佛之人必须清楚事实的真相,才不至于被境界所骗!

真正学佛的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因为佛心是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正觉心,佛心远离一切妄想、分别、取舍、得失,于一切人事物都能不取不舍、不嫉妒亦不贪求,真正做到“与人无争,与世无求”。能如此,就不被外在的环境所迷惑动摇以致造业受报于苦海之中不能自拔。一切心念即是为了芸芸众生,想帮助苦难的众生能离苦得乐,有这种人溺己溺、人饥己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花台上众人膜拜,非常羡慕。流浪汉: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菩萨:只要你不开口。流浪汉坐上了莲花台。他的眼前整天嘈杂纷乱,要求者..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赞稽首本然净心地无尽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涌香云香雨花云及花雨宝雨宝云无数种为祥为瑞遍庄严天人问佛是何因佛言地藏菩萨至三世如来同赞..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白话唐三藏法师玄奘奉召译这些内容,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说的。有一次,当世尊为了教化众生,而在印度的各个国家和地方云游的时候。来到了一座国..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