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法师:关于别离


关于别离

今生的别离,可是前世回眸不够?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相遇。今生,人来人往,不知前世有过多少次回眸?那些有情却不能相守的人们,可是因为前世回眸不够,才不能相守一生?跟一个人有情,有爱,有恨,有怨,那需要前世怎样的回眸?

每当看到一些很有才华的人,在很小的年纪就光彩夺目,名利双收,但是晚景却非常的凄凉甚至悲惨,我就想,如果他们学佛就好了。

如果这些人学佛,他们也许会了解,人不是只有一生,而是无始劫以来一直在六道轮回。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活得痛快!宁愿将人生的精华浓缩,也不愿意自己的人生如白开水般平平淡淡。我想如果人只有一生的话,这个选择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我们死了以后要去向另一个世界,而我们却毫无准备的话,死亡也许只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我们的人生在轮回中如朝露闪电,我们又何忍再将它速食?

如果这些人学佛,他也许会了解,“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不论你拥有多少财富,不论全世界有多少喜爱你的歌迷,不论你享受过多少世间的豪华,这些东西在你死亡的时候不但毫无用处,也许很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负担。如果这样我们何不将它放下

如果这些人学佛,他也许会了解,今生所受的果报正是由过去生的业力所形成的。他在今生受的财富名利,都要感谢过去生所修的福报。那么今生不但对于这些福报要非常珍惜,小心使用,而且要继续的修福、修慧,才能早日达到智慧彼岸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如果我们知道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如果我们知道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如果我们知道我们未来也许还将在六道中无数次的轮转,也许我们不会活得那么匆忙,那么焦虑,那么疯狂

因为有了生别离,生活不再显得漫无天日和度日如年,它让时间变的有意义,有存在的价值;它让我们知道一切都有期限,无论人,无论事,他们的出现、陪伴、相濡以沫及决然离去,都是有日可待的。

因为有了死别离,生命不再是琐碎的、啰嗦的、纠缠不休的。它让我们懂得了平等的概念,知道无论你是曾经幸福地爱过,还是艰难地苦过,无论你是一辈子飞黄腾达,要什么有什么,顺利得一塌糊涂,还是终身穷病愁苦,哭天天不应,坎坷的举步维艰,你都得从人生的宴席上抽身退步,在你无比清醒而不舍的时候说永别。

别离,让我们渐渐地、不得不地,学会了把握相聚的此刻,它强调了人生只有一次,来生你已是他人。

别离,不是为了再相见,它在警示我们相聚只有一次,过时不候,时不再来。

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何不力修善,求生极乐国。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一个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迅速的消业障送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地藏忏愿仪轨,是我在寺院一个法师给我的,他拜了很多遍,很管用的,地藏宝忏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一心顶礼..

编者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佛教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绝非我们的肉眼所看到的那样。这一篇嘎玛仁波切的开示,依据佛教的理论详细讲述了人死后最初阶段的生命流转历程,恐怖..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二谛是佛教关于认识和真理标准的重要学说,曾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二谛,指两种真实或实在的道理,它包括真谛和俗谛。真谛指佛教的真理,又称“胜义谛”或“第一义..

《尊胜佛母心咒》教念及功德利益

关于心律法师

心律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心律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心律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心律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