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真正的快乐和痛苦


其实人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凡是在古今中外人间社会上,出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人生的事情,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所有的努力也都是围绕着人生去努力的。我们知道人生的现象,也就是命运和因果,事实上就是被惯性与业力在推动着往前走。佛法是相信有命运的,过去世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这一生的命,这一生所有的努力又会继续往前推进你的命。所以命是由过去世来的,而运是这一生努力的结果。

古人说:算命算流年、抽签抽运气。就是过去生的所有努力会影响到这一生,这一生的所有努力又会影响到将来。这就是业力与命运、因果与惯性的相似相续、不常不断。我们的生命就是由地水火风构造起来的一个机器,而推动机器的这个东西,我们现在告诉大家,它就是业力。但业力,又是由谁来创造的?

很多人在人生路上认识不到这种现象,所以有些人只相信命运,有些人只相信现在,不能统一起来。当对人生更深入地认识,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第一种是从不认识到不认识,就是从迷入迷。对人生的起心动念、喜怒哀乐,你不知道到底从哪里来、它有什么样的规律?第二种是从迷入觉。由于因缘聚合,遇到了佛法、遇到了善知识;或者看了古大德的著作;或者在特殊因缘下,观察周边发生的事情,对人生产生了深刻的认识,总结出了人生的经验。虽然过去是迷失的、不了解的,现在反过来成为一个觉者。第三种是从觉入迷。当然这个觉并不是究竟觉。比如说一个人小时候,他知道应该与人为善,应该认真、积极努力,把人生的方向把握在自利利他的和谐的心态上,但是由于成长的过程遇到了逆缘,因此从觉入迷,忘记了以前的那份善良、快乐。最后一种是从觉入觉。就是过去世有大善根,这一生没有忘记这个善根,在觉悟的道路上继续往前走。

这四种情况,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人生是一个机器,你如果运用不好,我看很多人,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制造烦恼的机器,他所有的动力、追求,都围绕烦恼而展开;也有一些人,是一个智慧的机器,他在这个世界给自己、他人留下了一段美好的风光。

人生就是这样,由业力和因果的惯性来推动的。我们所作的努力都有共同性,就是不停地逃避,又不停地追求。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团队,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无一例外都是要逃避一些东西,舍弃一些东西,然后去追求一些东西。逃避我们都认为是痛苦的东西,追求我们以为是快乐的东西。大家的起心动念都是在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上,却对生命的整体规律没有把握。所谓法界的原则,就是缘起的、因果的规则,无我性空的规则,对这个真理没有把握。而大家认为的快乐、痛苦往往又是颠倒的,常常会把快乐当成痛苦来处理,把痛苦当成快乐来处理。因此人世间互相之间不能包容,不能理解别人。

我们看看人生的路上的那些颠倒:比如杀生、吃肉、伤害众生,这个本身是痛苦的,但你去看看饭店,一天多少生灵被人吃掉了,他们还吃得津津有味,以为不这样简直就不像正常的人;吃素是正常的,不会伤害任何一个众生,但是他们觉得吃素实在是太苦了。这种现实的人生路上你争我夺带来的痛苦结果,往往是最初认识上的错误。

对自己内在的情绪也是这样。特别是对于很多修行的人,按照戒定慧的规则,有了禅定就会有智慧。当你心真的安定了,就不用愁吃、穿、住。但他就是要找一点小名堂,让自己烦恼烦恼,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你的存在。事实上,你本来是快乐的,但你把快乐的信息错误地寄到痛苦的地址上了,所以你收到的是痛苦的结果。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怎么治疗心理呢?就是把你的痛苦的情绪、信息,(比如打坐用功,静心、慈悲布施,你觉得割肉一样难受)当一封信寄到一个快乐的地址上;又把你快乐的情绪、信息,(比如贪财、贪色、生气)寄到一个痛苦的地址上。

所以我们要舍弃和追求什么?大家要静下来思考一下。佛法告诉了我们正法的标准,就是要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伤害自己就是痛苦的,它不只是外在的表现行为,而是内在的觉受。所以佛法告诉我们,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最好都不要伤害。但由于我们人生的颠倒、对于快乐和痛苦的位置的颠倒,做一件善事心里好像感觉挺难,所以就如佛经所说:修行好像爬高山一样很辛苦,不修行好像是走下坡路,你不用走,坐在那里自然就滚下去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尊胜佛母心咒》教念及功德利益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