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自序


佛法的基本知识

日慧法师

自序

这本书,原是周日讲座的几篇讲稿,今既成书付梓,照例序之,点缀篇首。

参与讲座的朋友,多数都看了不少的佛学典籍,但都不太深入,有的还产生一些不很正确的观念。基于这一点,我试图为他们有系统的谈一些佛法知识。于是,提出了五个课题,即书目中所标列的五章。

在第一章中,首先揭示出佛法的中心思想在解脱。如经说,佛不为别事说法,但为解脱事。佛法,虽有三时*轮之别,三藏十二分教等众多圣典,都无非是为此一事。

五蕴,在佛法中,涵盖的层面很广,情、器世间既是因它建立,有情又是因它系缚,也因它解脱。所以,在第二章,对它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并讨论到心识的活动及了境之理,以至成立五蕴的次第等。最后,还介绍了生起如是诸法的六因四缘,俾供了解五蕴是如何缘起三界一切法的。又,业力是这一章和后文都要讨论的课题,而它对一切法的生起,又居于主导地位,故本章一开端便把这个器世间——三千大千世间,作了扼要的说明,不致使下文讨论业力时没有着落。虽然三千世界之说,不被现代学者认同,由这里面,有种种不同的时空领域,或不同次元的世界做背景,似亦未可一笔抹杀。

第三章,观察法义谈正见,仍随着五蕴而来,简单的依四法印和一实相法印,辨明正见和歧途。

第四章和第五章,谈十二有支缘起与还灭。在谈有支缘起时,我特别依行支说明作受因果之理,依识支说明各宗派对中有的看法,点出死后超度的不可靠;若欲来生不堕恶趣,必须凭仗生前,仔细检点自己的心地和行为。在谈到有支还灭时,跟四谛结合起来解释,以显解脱道虽有多门方便,终必殊途同归。最后,介绍了一个可浅可深而又切实可行的修习定慧方法——念息十六行。修数息如果不得力,不妨试用这个方法,说不定会好一些。至于修行的道次第,这里虽然没有讨论,而实已寓于十六行的次第中了。若欲对道次第作详细论究,那就不是本书的任务。

在本书中,讨论各个课题时,不管牵涉到那一宗派的思想,无不将其差别厘清,或并存以供参考,或比较以定取舍,决不轻率会通,导致思想紊乱,因为我总想藉这个简短的篇章,诱导初学,进入研究佛法的思想理路。虽然,限于谫陋,恐终难免绠短汲深之讥!

有人问:为什么不辟一专题介绍禅定?我的答复是:在佛法的思想体系中,戒、定、慧三学鼎立为纲;然其间,绝对不共世间学,惟一足以主导解脱道的,是慧学。而此慧的来源,正是法义。从法义中获得正见;由正见成就正慧。我当初计划这几个课题时,便是把重点放在法义的阐释上,也就是放在慧学之上,所以,未另辟讨论禅定的课题。虽然,在谈十二有支还灭章中,援引《杂阿含经》,佛陀教须深:专精思惟,十二有支缘起还灭之理,住不放逸法,离于我见。于中,所谓的“住不放逸法”便是定,不过,不是禅三摩跋底,而是念的无散乱。又,在本章后面所谈到的定觉支、正定,以及念息十六行,若循着这条修慧的路线,都能尽诸烦恼,直入声闻解脱,或菩萨无生法忍,不是很殊胜吗?

浩如烟海的佛法,本书所及非常有限,甚至还不足以窥得一斑,然亦深愿能为初学贡献一臂力!

最后,我还有项声明:从本书讨论的这些课题看来,好像谈的多是二乘解脱道,少及大乘菩提道。其实不然,因为这些课题,都是三乘的共同基础。离开这些基础,三乘道都会失去依据;何况在这个基础上,已提出了不少大乘的不共见。而这些不共见,又正是生起大乘胜解的因缘

且又,若是学佛人,在这个基础上,纯以厌离世间苦的心,自求解脱,以自得解脱为最后目标,不为一切众生进求一切佛法,对这种人,说是二乘——声闻乘、独觉乘。若是自求出苦,亦教他出苦,为度他出苦,誓愿求一切佛法,尽未来际,济度一切众生,这便是大乘人。所以,三乘道不因为基础而异,异在求道人立志的大小。

1996年丙子中秋

日慧于观自在兰若之伏心寮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每一个娑婆诃,都有六种意思;所以你记得,无论在任何的咒上,有娑婆诃,就有这六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成就..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浅谈“禅定”初修——唐安古寺居士学修心得篇吕军涉足佛教的人,一听到“禅定”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总以为那是别人的事,自己没那个天份。今天,我们来一起揭开神秘..

问:阿弥陀佛!弟子的功课是早课《地藏经》或地藏菩萨圣号,晚课持大悲咒,在《大悲心陀罗尼经》里边说到: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访广钦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说:“你有没有在修行啊?”居士回答:“有啊!我每天早上拜佛一个钟头,晚上也拜一个钟头,每天要拜佛好几百拜,念佛好几百声..

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花台上众人膜拜,非常羡慕。流浪汉: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菩萨:只要你不开口。流浪汉坐上了莲花台。他的眼前整天嘈杂纷乱,要求者..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