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效法地藏菩萨的精神


何谓地藏菩萨?这位菩萨,犹如大地,含藏万物。一切万物,得地而生,依地而长。无论那种有情和无情的众生,都不能离开大地而生存。由此可知,我们一呼一吸、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地藏菩萨法身中生存着。不过,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已。

好像蚂蚁在大船上,不知道是船。船在大海飘荡,经过很多的地方,可是蚂蚁不知这只船是什么?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一概不知。为什么?因为船身太大,牠的身太小的缘故。我们在地藏菩萨法身中生存着,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所住的地球,在虚空中,并无依靠。地球乃由风轮摄持着,在自然规律 ( 轨道 ) 中运行不息。地球在虚空旋转而飘荡,究竟飘到什么地方去?天文学家所知道的,不过是个名词罢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也不知道。

天地间奥妙的事,没有人能真正晓得其秘密。能真正明了宇宙的奥秘,那只有已经证果的圣人,才能清清楚楚的知道。我们凡夫俗子,不能明白这种不可思议的道理。都是在这里混吃等死,胡涂一辈子。

我们由生而少,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这是人生的过程,任何人也逃不出这种定律。在这一生中,有的人 ( 业障重 ) ,经过很多苦难,受尽很多的折磨,身心性命,觉得很空虚,产生消极的思想,感觉人生无快乐可言。

有的人 ( 业障轻 ) ,生在富贵的家庭中,衣食住行,皆是上等,一切满足,遂心如意。所谓「要风就有风,要雨就有雨。」甚至要月亮,父母也设法摘下来给他。这样的生活,看起来似乎是很快乐,很美满。其实不然,根本是胡涂一生,什么也不明白,所谓「醉生梦死」。没有真正了解到为何来到这个世界?来做什么?来为吃饭?来为穿衣?或者来为骗人?来为享受?这是人生一种迷,谁也打不破这种迷。

不但在家人打不破这个迷关,就是出家人,仍在此圈中打转。一切名放不下,一切利也放不下,到处攀缘,到处拉拢关系,这是最可怜的行为。出家人要想一想,为什么要出家?因为把世间一切的一切看淡了,不执着世间法,所以才出家修道,了生脱死。

出家人,一定要痛念生死,发菩提心,不可混吃等死,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这种思想的出家人,对于生死问题,一点把握也没有。虽然身处在空门,却无有是处。

我们打地藏七,要学习地藏菩萨救众生的精神。他在往昔时,曾经发过十八大愿,愿愿度众生出离苦海,得到快乐,他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又说:「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又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种大愿,多么伟大!诸位应当效法菩萨舍己救人的精神,地藏菩萨如今仍在地狱中为受苦的众生说法。

出家人,不可有贪心,要将贪心扫除一乾二净。否则,就没有资格作为出家人。如果贪这个,贪那个,什么都贪,越多越好。甚至把垃圾收集一大堆,在那里保存着,这真是可怜到极点啦!

念地藏菩萨的名号,要清清楚楚的念,教地藏菩萨知道我们的心意。为什么要念地藏菩萨?其目的是当地藏菩萨闻到此声音后,便晓得我们的需要。他一定发慈悲心,令我们满足心意,达成目的。

今年乃象征凶险的年头。我们不管它凶险不凶险,我们虔诚的念「南无地藏王菩萨」,祈求把世界的大灾难,化为小灾难,把小灾难化为乌有。以我们一片至诚恳切的心,来为世界所有的人类祈祷和平,得到幸福, 这是我们打地藏七的目的。

这是广大心,这是无量心,凡是出家人,皆要存这种胸襟,视众生如亲人。所谓「人溺己溺,人饥己饥。」要发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度度他的菩萨心。所以在地藏菩萨法会中,打七的时间,越诚心越好。有多少诚心,就用多少诚心来念「南无地藏王菩萨」的名号。

我们口中至诚的念地藏菩萨,那么,六道轮回便停止旋转。不知有多少众生,藉此机会,能超出轮回之外,不再受轮回之苦。所以说念地藏菩萨的名号,乃是最神圣的工作,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没有企图的念,不求代价的念,不图众生感谢的念。总而言之,心甘情愿的念。因此之故,本道场突然举行地藏七,事先没有声明,也没有宣传。就是住在万佛城中的人,也有不知道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机缘到了,才举行这个地藏七。

这个地藏七结束之后,接着打观音七(农历二月十九日),为祈祷世界和平,大家共同努力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所谓「众志成城」,大家齐心来念,努力来念,心真到极点,则有感应,所谓「感应道交」。只要不自私、不自利、不争、不贪、无所求,真正为世界众生的幸福,举行地藏七和观音七。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