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悟法师:访大苏山净居寺


访大苏山净居寺

天台山国清寺 月悟

为追寻天台祖师的足迹,应河南省光山县民族宗教局林志富局长之约,笔者于2002年4月下旬,专程赴大苏山考察,感慨万千。出光山县城西南近50华里,有大、小苏山。大苏山南、小苏山北有寺名净居寺。这里依山傍水,林木清秀,给人以气象清新、超凡脱俗的感觉。寺后,有南岳慧思大师“住大苏山慧思开石”的摩崖石刻和东坡读书台。寺前,有千年银杏遮地亩余,唐柏五株傲然挺立。寺门高悬宋真宗题额“敕赐梵天寺”。寺内存明、清碑刻数十块,苏轼游净居寺碑尤其闻名。目前,净居寺已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该寺最后一位僧人空悟老法师圆寂后,一直无有僧人住持,迄今由净居茶场(光山县农业局下属国有单位)代管。据净居茶场吴厂长介绍,并参考《光山县志》及《续高僧传》、《佛祖统记》等史料,获悉:北齐文宣帝天宝五年,即554年,天台三祖慧思结庵于此。次年,讲摩诃衍;数年之间,归从如市,“其中英挺者皆轻其生,重其法”,不避光州为陈齐边境、烽火险地,勇往苏山师事思大和尚。560年起,智者大师以其23岁至30岁的青春宝贵年华,师从慧思达七年之久,一时圆证法华三昧,以此“大苏妙悟”之资粮,为其后金陵弘法、开宗天台,奠定了充实的基础。唐神龙二年(707年),光州(光山)僧人道岸禅师(《大宋高僧传》有传),于慧思结庵处修建净居寺。不久,毁于唐庚子年间。宋乾兴1022年御赐重建,至今真宗赵恒题额“敕赐梵天寺”犹悬寺门。虽赐名梵天,但自宋及今,方内方外皆沿旧称。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东坡)因言获罪·,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多次游净居寺,并筑室大苏山(今有东坡读书台),与寺僧朝夕相处,探讨佛理。相传光山农村所用的秧马,就是苏轼自湖北引进的。苏轼为大、小苏山撰有一联“四壁青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并作有脍炙人口的“游净居寺诗并叙”,诗中“愿从二圣(智者、慧思)往,一洗千劫非”、“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表述了苏轼追慕天台二圣、并把苏山净居寺作为心灵家园的无尽情愫。不过,笔者满怀希望地走进净居寺,心里却不是个滋味:寺内虽有大殿、法堂、禅堂,却极为狭小,佛像塑得亦是简陋;祖师堂塑有天台二圣像,居中的居然是禅宗达摩祖师。问周围人等,竟不知“天台宗”为何物。然祖师的感应是不可思议的,1998年以来,每年净居寺的二月十八日庙会,香客、信众蜂涌而至,成千上万,茶场人力不够,还请当地公安干警维持秩序,由此引起了光山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00年5月26日至28日,由光山县人民政府、省宗教文化研究会、武汉大学宗教系联合举行“光山净居寺与天台宗学术研讨会”,邀请海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均予报道,并将论文40篇辑成册子予以出版。观其内容,大部分论文纯系炒作,因为这些论文认为净居寺是天台宗祖庭,缺乏充分的论据。笔者认为,天台宗祖庭只有一个,那就是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中国八大宗派,唯有天台宗因地名而得名,天台宗不名玉泉宗,亦不名大苏宗,就很能说明问题。天台宗成于天台山,天台宗的发源地在此,祖庭在此,根本道场也在此,这是不争的铁案。不过,大苏山净居寺,是天台宗孕育之地,倒是事实;唐道宣律师《大唐内典录》亦确定智者大师自发轸南岳(慧思),故笔者判定净居寺、大苏山为“佛教天台宗发轸地”,当否,望方家赐正。“轸”字释为“田间小路”,引申为“孕育”之意。该论文集收有《光山人文与自然资源开发论纲》一文,希望“光山净居寺与天台山国清寺合作”,可是天台山方面,绝对不赞成净居寺为台宗祖庭的论断。对此,笔者请林志富局长发表自己的看法,林局长说:“这次会议邀请人员都是学术界的,佛教界人士未参与,所以不存在祖庭之争的问题。我们迫切希望尽快恢复净居寺为正式宗教场所,僧住则灵。也希望天台山国清寺给予净居寺大力支持。”吴场长则希望笔者前去住持。笔者有感于自己缺乏领众才能,资历亦不深,遂对林局长表示难以胜任此职。林局长诚请笔者转告天台山国清寺决策人,有意欢迎合作。但愿净居寺尽快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笔者谨焚香祷告之,并祈请海内外台宗缁素、护法善信关注此事,这亦是笔者撰此短文的目的所在。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见地,即知见、认识,见地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内在心灵及外在世界。在佛法修学中,见地是一切言行的指导。“见地”一词,较早见于《大智度论》卷七八。其中说声闻、缘觉、..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一颗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的平淡、平和、宁静之心。学会平淡,便会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清淡的日子活出精彩;学..

关于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更多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更多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更多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