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菩萨不显露真身来度化众生呢?


【原文】

窃怪今时造业者多,信道者寡,菩萨既度生无已,何不分身示现,化诱群迷?且昔佛法东流,自汉魏以迄宋元,善知识出世,若鳞次然。元季国初,犹见一二。近胡寥寥无闻?如地藏愿度尽众生,观音称无刹不现,岂其忍遗未度之生,亦有不现之刹耶?久而思之,乃知菩萨随缘度生,众生无缘则不能度。喻如月在天上,本无绝水之心,水自不清,月则不现。况今末法渐深,心垢弥甚,菩萨固时时度生,而生无受度之地,是则临浊水而求明月,奚可得乎?

【译文】

我有时感到不理解:现在社会上造业的那么多,信道的人又这么少,菩萨既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宏愿,为什么不分身示现来化度诱导痴迷的众生呢?而且,从佛法传入中国以来,自汉、魏时代直到宋朝、元朝,善知识相继出世,代不乏人。即以元朝末年至明朝初,犹能显现一、二。不知何故最近却寥寥无闻?如地藏菩萨发愿要度尽众生,观音菩萨称“无刹不现身”,难道地藏菩萨忍心舍弃未度的众生?观音菩萨也有不愿现身的地方吗?这个问题我思索良久,才知道菩萨是随缘度生的,假如众生得度的时节因缘还未成熟,即使菩萨勉强去度化也度不了。譬如月在天上,本就没有与水隔绝的心,如果水不清净,月的影像则不可能映现在水中。何况如今正值末法时代,离正法时期越来越遥远,众生的心垢越来越严重,菩萨固然时时愿度众生,奈何众生不愿接受菩萨的教化,这就好比临浊水而求明月,哪有这个可能呢?

【学文解读】

我们同修啊刚刚打七之后,经常会有这种疑问,就说既然佛菩萨有能力,为什么不示现出来给我们看一看?这样我们就好相信了。说实在话,佛菩萨是我们的本心随缘应现,如果佛菩萨不遵循这个规律,贸然示现,我们见到佛菩萨第一面,很可能是膜拜顶礼;第二天,我们见到佛菩萨可能就开口要求给一百万;第三天见佛菩萨,可能就要求佛菩萨得给我们找个媳妇;第四天呢,可能就要星星、要月亮了。如果佛菩萨不给,我们就认为佛菩萨不慈悲,就开始骂佛、攻击佛了。我们现在世态、社会、人心其实就是这样,无止境地索求,见到佛菩萨那只会无边地索求,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是不行的。这个教化不了人,也不能让众生回头,只能使他的私心膨胀,这是教化不了的,不行!没有用的。

所以佛菩萨呢要随机而应、随感而应、随缘而应。众生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佛菩萨要观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说法,是这样。那么比如说我们充满了贪嗔痴,那么在这个境界下面,很可能佛菩萨是用一种让我们警醒的身份出现;我们遇到困难、遇到危难,我们知道要回头,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影响我们,知道再为恶,后果不堪设想,是这样的。那么只有我们修行进步了,达到阿罗汉了,达到佛菩萨了,那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见佛,就能见到很多菩萨,见到很多神仙了。所以菩萨、佛为什么不在今时示现呢?其实佛菩萨时时都在示现,我们看不见而已啊!佛菩萨时时说法,我们听不到而已,问题不在佛菩萨那里,问题在我们这里。我们只要真正按照佛菩萨的要求落实,遵守五戒十善,把身口意安静下来,修戒定慧,自自然然呀就能够体会到佛菩萨的用心,知道佛菩萨如何度我们,我们啊就能够真正地入佛的智慧海里边去,关键叫如说修行,关键是常随佛学,这是根本。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归,换句话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必须蕴藏在第八意识。俗称灵魂,世间人称为灵魂,我们佛教讲根本识。前六识有时..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