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你不断的轮回的因果 藏在这三种业中


《回归本然》29

轮回因果链的第四个环节是:造业。

轮回中所有的业和因果,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不动业、福业和非福业,也被称为无记业、善业和不善业。

不动业是指禅定的业,属于轮回之业,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我们人类属于欲界,不动业的果报则属于色界和无色界。修习禅定的人,也就是修习不动业的人,心中没有粗大的烦恼、痛苦,或其他强烈的不适感,因此,他们能够断除欲界的业因,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中。色界里有四禅天,无色界里有四空天等,虽然投生色界、无色界的业很多,但主要还是以禅定为主,这个禅定是世间的禅定。

色界里的境界,拥有“寻伺喜乐”四种禅定的感受,除此之外,人类的七情六欲他们都没有。色界的初禅天会被大火所毁,二禅天会被大水所毁,三禅天最后会被大风所毁。火水风的灾害,到了四禅天便会停止,然后下降。就好像洪水泛滥时,水位涨到一定高度便会逐渐退去,最后只留下洪水冲刷过的痕迹。

色界的四禅天共有八处,前三个是色界凡夫的住处,后五个是圣者的住处。四禅的禅定是极高的,非常清净,修行证悟的人大部分能依靠四禅的禅定力而获得成就

既然是这样,那么为什么四禅天依然没有离开轮回呢?这是因为四禅天的天人只有禅定,并没有相应的大智慧,或者说只有“止”,没有“观”,因此无法解脱轮回的痛苦。

当四禅里比较粗大的禅定障碍被去除以后,我们就能进入无色界。无色界里共有四处,最高的一处叫做非想非非想天。色界和无色界里的众生,都是依靠修持不动业而投生的,在分别念消失之前,业不会停止。关于这一点,就连处于三界最高处非想非非想天的众生也是如此。他们的分别念虽然很微细,但依然存在,所以他们的业也不会停止,业的种子依然根深蒂固。一旦因缘具备,业的种子就会发芽,导致他们堕落,在轮回中流转,产生各种颠倒错乱的幻觉。

在色界和无色界中,众生禅定的时间可以很长久,甚至能在几百几千个劫中享受禅定的宁静。尤其是在无色界里,众生认为他们所入的禅定是最高的境界。的确,对于世间法来说,那样的禅定确实是最高级的,但那只是“止”上的最高境界,没有“观”的配合,所以无论在多少个劫中入定,最后还是会出定、堕落。堕落的原因,究其根本,是他们认为无色界的禅定是佛法真正的无上境界,但是,当禅定结束,他们预知到自己将要投生到什么地方,会有什么感受的时候,就会对佛法产生邪见,认为佛法是不究竟的,最终还是会产生痛苦,堕入恶道,这是非常可惜的。无色界的众生就差一点点就能脱离三界六道了,但却因为自身没有遇到空性的正见,只能继续在轮回中流转下去。

那么,认识和了解不动业,对我们来说究竟具有什么意义呢?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

第一,让我们认知分别念的过患。

分别念的习气,哪怕只是一点点,依旧会生根发芽,产生轮回的业,然后不断地流转轮回。

第二,只有止观双运的禅定才能断除分别念。

断除分别念的习气只能依靠禅定,别无他法。当然,前提是必须保持正确的禅定,也就是止观双运的禅定,而不是色界、无色界那样的不动业禅定。

要懂得,如果禅定只有“止”,而没有“观”,就会像密勒日巴尊者所说的那样:

无论是被铁链捆绑,还是被金链捆绑,其最终效果都是被束缚。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非福业导致我们被束缚在轮回的三恶道中,就像是铁链;福业和不动业导致我们被束缚在三善道里,就像是金链。纵然材质不同,但被束缚的效果是一样的。恶业让我们感受到折磨,善业让我们感受到快乐,而两者的作用最后殊途同归,都是让我们无法脱离三界六道的范围。

第三,避免我们成为佛法的大盗贼。

这对我们来说是意义最为重大的一点。有些愚痴的修行人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当某些禅定境界出现时,会误认为自己已经明心见性,证得了空性,继而觉得在因果上就可以不再谨慎,生出这种想法的修行者可以说是佛法的大盗贼!

莲花生大师告诫我们说:“证悟越高,因果上越要谨慎。”修行人的证悟是否达到最高,是以他的行为来判断的。如果行为上对于因果的取舍非常谨慎、非常重视,便可得知他的证悟已经很高。关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多多留意。还有一些修行人,在修习止观时会产生一些觉受,比如乐的觉受、光明的觉受,或是无念的觉受,这时就要异常小心了!为什么这么说?当乐的觉受产生时,我们或许并不知道它其实是障碍,甚至会误以为是佛菩萨加持,心想:可能普贤王如来心中的大乐,在我心中也产生了吧……如此一来,就会执着于这种乐的觉受,从而导致我们投生到欲界天。

当光明的觉受产生时,墙壁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阻碍,因为我们能够看见,就算天黑也会感觉到光明。对于光明觉受的执着,会导致我们投生到色界。

当无念的觉受产生时,我们会觉得非常清净,以致于误以为自己已经证悟,最终会导致我们投生到无色界。

上面所讲的三种觉受上的执着,是修行人很大的障碍,会让我们误以为已经证悟、已经成就,觉得因果方面不再可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就成了佛法的大盗贼,将承受极其可怕的恶果。

前文我们已经了解到,不动业是指禅定的业,那么福业又是指什么呢?简单来说,福业就是指人天道的善业,比如布施持戒、忍辱等。如果没有解脱之心,或是涅槃之心来摄受的话,那么,这些善业虽然能够为我们带来人天的果报,但终究仍是属于轮回的业,一旦福报用尽,早晚还是会堕入恶道。

非福业,顾名即可思义,主要是指十种不善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邪见。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见地,即知见、认识,见地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内在心灵及外在世界。在佛法修学中,见地是一切言行的指导。“见地”一词,较早见于《大智度论》卷七八。其中说声闻、缘觉、..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一颗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的平淡、平和、宁静之心。学会平淡,便会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清淡的日子活出精彩;学..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