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何谓无诤三昧


经典导读:何谓无诤三昧

金刚经》云:“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无诤是佛教徒修行中的重要事项之一。不只部派佛教于此有详细的阐述,到大乘佛教时,也有进一步的发挥。“无诤三昧”便是大乘佛典中所常见的修行方法之一。

无诤:音译阿兰那。“诤”,即诤论,为烦恼之异名。诤有三种:(1)烦恼诤:指百八烦恼。烦恼为诤论之根本,故云。(2)蕴诤:死。此亦为诤论之根本。(3)斗诤:诸有情互相凌辱,言语相违。透过修行,使此三种诤论止息不起,谓之无诤。又《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七亦谓,和合方便,共为一事,名为无诤。

无诤三昧,指随顺空理无违无诤之三昧。此词多被用来称赞须菩提是离欲之阿罗汉,但天台宗则用以称任运证三谛行法者。《大智度论》卷十一云:“须菩提于弟子中得无诤三昧最第一,无诤三昧相,常观众生,不令心恼,多行怜愍。”《注维摩诘经》卷三云:“无诤有二:(一)以三昧力将护众生,令不起诤心。(二)随顺法性,无违无诤。”又云:“善吉(须菩提)于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常善顺法相,无违无诤,内既无诤,外亦善顺群心,令无诤讼,得此定名无诤三昧也。”

无诤就是不分别的意思。合而言之,就是无分别心达到了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境界。冲突、对立、不和平就是诤。诤,见于语言文字,见于行动,而实际深刻地存于内心。诤有见诤和爱诤,这二者是五蕴假合的产物。见诤是因为各自执着自己的观点而发生冲突,爱诤则是物质、情感等切身利益的冲突,这都是人类最大的烦恼。譬如有人争论:我说《金刚经》是经中王,他说真正的经王是《法华经》,观点一下子就对立了起来,为了一个虚名开始争执,这就是见诤了。

天台宗认为圆教初门之行者,于修一切无漏对治、观练熏修之禅定时,即证得圣果,成为大力罗汉,具足六通,同时也可证得此无诤三昧。

三昧:指禅定境界。系修行者之心定于一处而不散乱之状态。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定、等持、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等。三昧即心定于一处,就是说离诸邪乱、摄心不散,故称定;远离昏沈、掉举而保持平等的心,故称等持;正受所观之法,故称正受;调整散乱的心使正直,故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的依处,故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言息虑凝心。此一将心集中于专一对象的精神作用,可分两种,一是与生俱来的精神集中能力(生得定),二是因后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后得定)。前者乃前世业力的结果,后者由修行而得。心到达三昧的状态时,起正智慧,进而与所观境冥合,分明了知,而悟得真理,甚至于直接感见圣境,此称三昧发得,或称发定。可知,三昧是证悟(正见)的必须阶段。

然而对此三昧,各宗看法不一。俱舍宗以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列为五别境之一。而此二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认为心为此心所所摄持,故能住于一境,然而经部则认为心于一境相续而转,名三摩地;《成实论》主张三昧与心无异,即二者皆不许另有心所存在。

楞严经》云:“须菩提即从坐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须菩提由于通达空性,所以能随顺世间,行大忍辱,对任何人都能做到无恼无诤。他也由此成为众比丘的表率,被众人推崇。有起嫉妒心者,背地里对须菩提冷朝热讽,须菩提不仅不恼,反而劝阻为他鸣不平的众人说,辩白和争论就是有胜负心。这与诸法性空,无高下分别的真理有违。佛对须菩提的境界很是欣赏,称赞他已证得“无诤三昧”,而且比诸比丘的成就都高,是第一离欲阿罗汉。须菩提却不觉得自己是什么第一离欲阿罗汉,若是他有此念,心中就有了高低上下的分别,那他就不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了。也正因为如此,佛才对他高度评价。得阿罗汉果时懂得不执着,我辈学习做菩萨度众生,道理也是一样的,你度众生一着相,就不能降伏妄心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六祖坛经》原文《六祖坛经》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主要经典。经文主要记载慧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自..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与佛教之地、水、火、风四大种,能造说有相通之处。此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从前在舍卫国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的仓库裡堆满了无量的珍宝。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可以继承他的家业,于是他每天向天地诸神祈祷。不久,因为他的至诚,长者的夫人终..

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赞稽首本然净心地无尽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涌香云香雨花云及花雨宝雨宝云无数种为祥为瑞遍庄严天人问佛是何因佛言地藏菩萨至三世如来同赞..

说一些众生不喜欢施舍,劝他施舍,舍了能得种种的福田。我们这道友在这,每天我们这道友,你怎么样行布施,你怎么样施舍?我想每天大家都读经吧,都在学律,都在听课,你把..

每天起来,建议大家都能诵一部《普门品》,比较短。十分钟左右。很多人怕没空。其实中国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诵经这个时间不会耽误你一天的工作量,甚至会让你工作更..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