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直与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经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岂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若以不得而令人不取法,是令人取法乎下矣。

大势至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彼极力教人散心念,不赞扬摄心念。念佛虽一切无碍,然欲亲证三昧,能静固好,不能静,亦无妨即动而静。彼直以静为邪,谓大违执持名号忆佛念佛之旨。其过何可胜言。

且念佛一法,圆该一代一切法门。而静之一字,尚隔其外。岂可谓为净宗真善知识。祈二次再版,删去此四大要诀。庶初机不致受病,而通人无由见诮也。

复丁福保居士书十

参考译白:

玉峰法师的行持虽然好,但是见地和理论有很多偏颇的地方。如果按照他所编述的文章去修行,也有往生的可能。但是那些偏执的言论,对学佛者的修行来说是有严重的妨碍的。比方说他的念佛四大要诀,用意也并不是不好,但是观点和内容,却和以往大德们的言论相反。(他教人)不消除妄想,也不需要努力做到心专一,(这类言论)都是错误的。

佛经教大家(修行)要心专一,他叫别人不需要去往一心一意的方向上努力。不(努力)去断除妄想,能达到心专一的程度吗?做事高标准严要求,或许也仅能达到中等水平。又怎能因为达不到最高标准而干脆弃用呢?如果(修行人一开始)做不到而告诉别人不需要去做,那样是教育大家往下劣散漫的方向去靠拢啊。

(《楞严经》里)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玉峰法师竭力教育他人散心念佛,却不称赞弘扬专心专意念佛。念佛虽然一切时一切处都没有妨碍,但是如果修行人希望亲自证得念佛三昧的话,能够达到静(心专一)的境界当然是好的。如果做不到,也不妨在散乱情况中以持念佛号为动中的静法。而他干脆以静为错误,说这是严重违背执持佛的名号忆佛念佛的主旨的,这种言论的过失之重又怎么能数得尽呢?

佛法门是能圆融包被一代一切的法门。但静这个字,在他的观点里却是要被排除在念佛法门之外的。(有这样子的观点言论,)又怎么能被称为净土宗的真正善知识呢?希望您下次再版书籍的时候,能将他这个四大要诀删去。这样初学佛者不会被误导,通达佛法者也不会责备笑话了。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稍微有一点点偏差就会产生众多不良影响,在这方面不可以不慎重考虑。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弥陀的救度各位法师、领众、台中分会的会长,以及北部、中部的同修:南无阿弥陀佛!念佛道场为当地带来吉祥现在是冬天,前几天台北还下着雨,但是今天阳光普照,风和日丽,..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谦卑(资料图)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理净三论宗起源于印度,以龙树菩萨为代表,主要思想理论以龙树有《中论》为依据,一般来说三论宗在印度的弘传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时期:以佛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原文法会圣众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