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佛教僧服“海青”


详解佛教僧服“海青”

佛教传入中国,由于气候、国情及实际需要等种种关系,原有之三衣不再适用,所以就另制小褂、中褂、长褂及大袍。原有之三衣仅于礼佛诵经或集会时,披搭于大袍之外,并依实际情况仅择一衣披搭。

佛教“海青”也就是大袍,是我国僧团中主要的服装之一。因它的款式: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比较其他衣裳肥大很多。所以也叫做“大袍”。

海青来源

“海青”这一名词,在辞源里解释它说:吴中称衣之广袖者为“海青”。按李白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盖言广袖之舞,如海东青也。今亦称僧衣曰“海青”。另据星云大师所著《无声息的歌唱》解释说:“海青本是雕类的鸟名,生得俊秀文雅,常在辽东海边飞翔,其状类似衫之大袖。因此,把海青鸟名,借来当做大袍的名字”。

海青服式

“海青”的服式,它原是从我国汉唐时代的服式衍流而来的。在从前,无论僧俗都穿用它。不过由于世界潮流的演进,生活方式的变革,世俗大众都早已改穿“满服”、“西服”、以至于穿着多彩多姿的“时装”了。

佛教尊重古制,同时为了整肃仪容、庄严道风,所以“海青”虽然不是“法衣”,但是到今天都还能够遵守穿用着。

海青颜色

“海青”的颜色,一为青黑色为主;已受戒者,可于海青外加搭袈裟;未受戒者,仅着海青,不得披搭袈裟。另有黄色,为一寺之方丈或法会中之主法者所穿,一般大众不得穿着。

海青寓意

古代丛林将礼佛的衣服称为海青,乃取意于:“海”,因海洋浩瀚深广,能容万物,自在无碍;“青”,因其色泽青出于蓝,意在鼓励策进修道者,不同凡俗,代代更胜。只要穿上海青就意味着已经是受持了在家戒律的真正居士,与一般的善男信女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特异之处

“海青”虽然是脱胎于汉服,但是它究竟还有一些特异之处。“海青”的衣领,是用三层布片覆叠缝制而成的;这样子叫做“三宝领”。在衣领的前面中段,还车有五十三行蓝色线条;这叫做“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同时还能加强衣领的耐用。另外,俗袍的袖口是敞开的,而“海青”的袖口,却是缝合起来。这也是僧袍和俗袍彼此不同的一点。

“海青”为何缝合袖口,也有一种传说。据说:“梁武帝的后妃郗氏,她不信奉佛教,时常想用方法诬害僧尼。有一次她命宫人做了一些猪肉包子,召请宝志禅师师徒用斋;以便造成和尚犯戒,羞辱佛门。如果僧众当时不吃,就会构成违逆皇后旨意之罪。宝志禅师乃是得道高僧,早已预知其意。于是事先命令门徒,都把“海青”袖口缝合起来,先把馒头预藏袖筒之中。当进宫接受午宴之时,一手把包子放进空袖筒里,一手取出馒头来吃。这样子才逃过了郗氏的诡计”。这一说法是否属实,已无从考证。

改革之争

在我国的僧团中,除了“袈裟”,“海青”算是最尊胜的僧服了。穿着“海青”,大都是在“礼诵、听经、会宾、议事”、以及晋见长老等重要的场合。

由于“海青”体量庞大,用布过多;而且宽松摇摆,动作不便,同时又非“佛制”;所以近代以来,曾经有人提议改革。民国太虚大师等,就曾经倡导过新式的僧装。不过在同时也有一些人士,抱持相反的意见。认为传统的服式,肃穆庄严,不宜轻言改革。因此,在“见仁见智”的情形下,海青保留到今天。

注意事项

(1)上下楼撩衣之法。(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拖地或被踩到。

(2)穿海青时,双手不可下垂,应放掌或合掌。

(3)跪拜时如何撩衣?(双手同撩前片)

(4)长跪时如何起身?(先将左脚向前弯曲,双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脚收回)

(5)静坐时,将盖布巾置于海青内。

(6)闭静后,双脚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原文及译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於国土。成就威仪。从..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结集三藏后的大约二、三十年,大迦叶忽然厌世起来,他想:“佛陀做了我的老师,像父母爱子似的,对我有如海一般深的大恩,我已为未来将大法流传,总算报答佛陀的恩惠于万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天王。四天大王。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见地,即知见、认识,见地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内在心灵及外在世界。在佛法修学中,见地是一切言行的指导。“见地”一词,较早见于《大智度论》卷七八。其中说声闻、缘觉、..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