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慈悲为伴,智慧是不圆满的


我对《共处规则》里“利和同均”的第三点很有感触,“通过做事成就慈悲,避免陷入我执我见和自我优越感”。

三年前,我第一次担任学佛沙龙的召集人,那时候服务模式的各方面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大家还都在摸索之中。活动结束后,按惯例都要写一个总结。说实话,那次活动我不太满意,发现各个部门的配合存在很多问题。我那时完全忘掉了《共处规则》的这一条,头脑一发热,唰地写了个两三千字的报告。并按世间工作习惯,提了不少所谓“建设性的意见”(问题+原因+解决方案)。我以为我是为改进工作所作的善意的举动,结果却让相关义工生起好大的烦恼

当时还有些不能理解,后来随着修学的深入,我慢慢懂得了。《共处规则》里还有一句话:“检讨自己不足,随喜他人功德。”佛法不是照妖镜,不是用来照别人的,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我的那些看似合理的建议背后是对他人的挑剔和不满,不仅是傲慢心的体现,更是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的体现,它是凡夫贪嗔痴的一种表现形式,会将我导向烦恼、痛苦的轮回道而不是自在安乐的解脱道。

正确的思惟应该是:

一方面我要检视自己做义工的发心,我是来历事炼心的吗?我在做事过程中带的是什么心?做到清净调柔、无我利他了吗?做这件事我成就了什么心?我对其他义工师兄有恭敬心、感恩心、爱心吗?细细一想,真是无比惭愧。我做了一下换位思考,每位义工他都有各自的家庭、工作和修学,也有自己的小组共修和班级共修,能够抽出宝贵的精力和时间发心做义工,我都应该感恩、恭敬和关爱他们。

第二,我要检视自己做事过程中是否尽心尽力了。说老实话,我在做事前并没有预见到会出现那么多状况,因此,也没有从源头上、做事模式上进行规划和理顺操作流程。而从大家现在的做事来看,已经超过我当年的设想。因此,回头再看,当时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做好自己,检讨自己可以成长的点,并以自己生命品质的改善来影响他人。别人没请求我提建议的时候,我应该保持沉默和尊重;别人请求我提建议的时候,我应该注意方式方法,慈悲善巧地进行平等的分享,而不是一下子提出一大堆自以为是的意见。

所以,这件事情也印证了如果只有智慧没有慈悲,也不是什么真正的智慧,无法真正地利益他人,产生好的效果。所以,通过做事成就慈悲,避免陷入我执我见和自我优越感,末学是真正体会到这一点了。通过这件事,也印证了佛法修学一定要悲智双运,解行合一。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见地,即知见、认识,见地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内在心灵及外在世界。在佛法修学中,见地是一切言行的指导。“见地”一词,较早见于《大智度论》卷七八。其中说声闻、缘觉、..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修的是一颗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的平淡、平和、宁静之心。学会平淡,便会淡看荣辱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清淡的日子活出精彩;学..

关于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菩提书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菩提书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菩提书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